学分制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疆工科中职学校学分制应用模式研究现存问题分析
王环波唐志全魏东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新疆乌鲁木齐830013)
摘要:中职学校学分制应用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本文是笔者自己学校,部分专业在试行学分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文中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新疆中职;学分制;措施
Xinji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Credit System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modes of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WANG Huan-bo,TANG Zhi-quang,WEI Dong
(Xin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chool,Urumqi ,Xinjiang 830013)
Abstract: The credit system applied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s been garner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n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a.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some courses when the credit system tried out in author's own school.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have been indicated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Xinjiang, Credit system, Solutions
根据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市场就业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要求职业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柔性”教育。
学分制正是实现和推进根本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校在2010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分制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办法,在2010级水利工程管理、测量2,4,班实行试点工作。
近一年多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推进学分制工作。
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性。
通过学分制教学实施,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1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和共建共享程度差问题
1.1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足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经济欠发达,尽管“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
开发,对新疆的教育投入很大,学校建设也得到了基本改善,但是试行学分制后对教育资源的要求大大增加,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教室、教师、实训设备等难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的需要,致使选课制在学分教学过程中难以深层次实施。
1.2资源共建共享程度差
实行学分制教学需要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但由于前几年职业教育发展一直处于低谷,虽然,我区职业教育大力宣传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也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缺乏实质性的举措。
教育资源共享不仅仅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校建筑、教学仪器、实验实训设备等硬件设施共享,还应该是在软件资源方面有师资队伍、专业课程、精品课程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共享与共建。
2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问题
2.1教学计划设计
学校虽然对试行学分制的班级单独制定了教学计划,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在设计学分制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学计划,考虑学分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对于集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实验、实习、设计、军训、顶岗实习等,也应该设置学分。
另外,为进一步突出职教特色,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分别按初、中、高级相应加分。
2.2学分制课程体系的开发
针对学年制课程体系的刚性强、灵活性差,学科性强、应用性差,专业面窄、适应性差等弊端,学校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应充分进行市场和企业用人岗位需求调研,按照关键岗位用工需求设置课程,并通过课程体系整体优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设计模块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教学现代化等途径构建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并根据市场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3教学管理与学分互认问题
3.1教学管理难度大
教学管理变过去的共性管理为个性管理,从班级管理变为针对对学生个体,由原来每班一张课表变为每生一张课表;变过去的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管理难度大大提高了。
因此,学校教务管理、学籍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如研制
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
3.2学分互认目前还难以实现
目前,学分制仅在发达地区小范围试行,并未全面实施,尚未建立一套学分互认制度,致使同类学生相近专业、校际间学分互认难以实现。
致使广大学生难以就近选择同类学校学习;或参加同层次社会自学考试,承认其学分。
4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分制措施
4.1政府要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政府要根据要当地教育资源的实际分布情况,合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另一方面,仍需加大基础能力建设投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4.2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统筹制定学分制互认制度,积极推进区域间、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
鼓励学校开展学分制的改革实验,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校要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和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实现学分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学军. 中职学校实施学分制过程中的困难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2011(4)
[2] 黄艳群.长株潭职业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湖湘三农论坛,2011(6)
[3] 向元元.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探索[J].西部科教论坛,2009(6)
[4] 张钢. 李劲松.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