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的病理、检测和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情感障碍的病理、检测和预防
蹇学松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受精神疾病的影
响越来越严重。
精神疾病不仅会导致人们的精神世界崩
塌,还会使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
情况下,我们对于精神疾病的研究工作也在快速向前推
进,对于很多精神疾病,我们目前已经掌握了其病理、
病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检测和预防措施。
双向情感障
碍又称为躁郁症,可能大家对这种疾病的了解还比较
少,但是从目前该病的实际发展情况上来看,其发病率
呈明显上升趋势。
该病的症状表现包含躁狂症及抑郁症
这两种常见精神疾病的相关症状,可交替出现或同时出
现,对患者的精神意志影响极大,且长期患病会让患者
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
现代医学对于双向情感障碍这种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
高,我们对该病的研究也逐步加深。
为了让读者朋友们
更加了解双向情感障碍,本文将针对其病理、检测以及
预防措施进行相应分析。
首先,我们对双向情感障碍这种精神疾病进行简
单的介绍。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疾病,
患者发病年龄一般比较小,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年人,
从当前的临床资料来看,多数患者的年龄集中于15~25
岁。
患者的精神状态异常情况较为明显,当患者处于躁
狂症的支配下,会表现出兴奋异常、精力过度充沛并出
现与当前所处情境不相符的精神状态,而当患者处于抑
郁症的支配下又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心情悲伤、兴
趣下降甚至是厌世情绪,同样也会出现一系列与当前所
处情境不相符的精神状态。
通过多年来对于双向情感障
碍患者的跟踪研究,我们发现该病的确诊难度较大,这
主要是由于患者在两种症状下的转换时机并无规律可
循,很多患者在就诊时表现为躁狂状态,而被诊断为躁
狂症,还有很多患者来诊时处于抑郁状态,而被诊断为抑郁症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错误使用药物反而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认为双向情感障碍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病因。
1. 遗传因素。
这也是很多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族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父母就存在精神疾病,而且有不少患者的父母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该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我们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有紧密的关系。
国外很多遗传学研究人员在长时间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如果个体染色体中几个基因点存在异常,则其出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许多,这是经过大量数据研究证实的一种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双向情感障碍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特征,那么代表其患病风险比较高,但是也不必过于担
心,虽然双相情感障碍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并非所有
具有家族史的人群以后就一定会患该病。
如果在基因检
测中发现自身存在较高的患病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
低自身患病概率,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也应该选择一些精神压力相对较小的
职业,避免高压的职业环境,同时应该在未出现疾病症
状的情况下强化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对内向的人群
应该多与人交流,逐渐改善自身性格,养成开朗的性格
是预防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重要方式。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针对某种疾病长时间进行
服药治疗,那么应该养成定期复查疾病并严格按照医生
用药指导进行服药的习惯,遵照医嘱服药是避免不科学
用药最直接的方式。
无论任何疾病,我们在服药治疗的
(下转第195页)
193
195
碍导致的心理问题,大部分人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或者寻求父母、老师与朋友的帮助加以调节,如果未能取得良及精神心理特征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9(9).
[2]林春燕,陈亚林,丁万涛等. 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探索与伦理反思[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