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郏县渣园乡中心学校
魏高杰
2012-12-1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
在课堂上表现为“六环节”,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测试。
因而也被称为“六环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优化了教学环节,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增效减负、快乐学习的目的。
一、起源与发展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滨州清怡中学,是一所远近闻名的中学,因推广这种教学模式而风靡全国。
核心思想:
以导学案为载体,把教案、学案、练案融为一体;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合作学习不仅是分组讨论,更多的是相互检测和帮助;学生展示的主要是问题而不表演;收获盘点不仅仅是总结所学的知识,更主要是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总体目标是:
1、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2、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
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中自尊、自信、自强,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
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给语文教学创造了一个全新、自由而广阔的天地,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种教学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照抄照搬,只有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科的实际,才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否则就会走进一个死胡同,而我校引进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先由听过课的教师作课,而后通过讨论、分析、整合,逐步进行确立这种教学模式如何用在自己的课堂之上。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与步骤,但一个整体思路不变: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课下与课上相结合,学案与教案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立交桥”,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这样我们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推进了较大的一步。
二、过程与方法: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测试。
”这六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1、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的方向标、指挥棒,在课堂上首先进行学习目标的明确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目标的设定也要根据内容的需要,设定浅显易懂、表达清楚的目标,这样会让学生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怎样的效果。
一般设置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项目标,而他们又对应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盘点收获等环节。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始终,教师退到了最后一步。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哪些环节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其基本原则是: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不先讲,自主学习贯穿课堂教学
的始终。
自主学习不等于教师不管,每个环节教师的指导都做到了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学生总是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每一部分新知识都是先让学生自学,自己不会的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放到全班来讨论,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只要全班有一个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老师绝不先讲,老师退到了最后一步。
上课时学生分组对面而坐,老师很少站在讲台上,更多的是穿插于学生之间,启发、引导、激励、解惑,教师不再是占据讲台的演员,而是组织学生的导演和节目主持人。
3、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不仅是分组讨论,更多的是相互检测和帮助。
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但有许多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所以不管什么问题都先让学生讨论一番,学生往往自言自语,谁也听不谁的,“嗡嗡”一阵就算是合作学习了。
在清怡中学的课堂上学生首先是独立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相互检测和交流。
合作学习没有主角和配角的区别,没有演讲者和听众的划分,大家平等地相互检测自学的结果。
对于个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首先相互帮助,能者为师。
后进生也不再羞于问别人,别人在检测他的自学结果时发现问题会主动帮助他。
4、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的主要是问题而不表演,点拨疑难的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老师。
小组内学生通过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是马上由教师来回答,而是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写在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老师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不是马上解答,而是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能解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别的同学也可以上去补充和纠正这一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评价,只有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的问题老师才进行点拨和讲解。
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减少了那些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表演,减少了无效的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5、盘点收获:
盘点收获不仅仅是总结所学的知识,更主要是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每堂课都有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结,这是教学常规,过去是由教师来总结,现在是学生总结,但大部分还是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
“盘点收获”主要是引导学生归纳一类问题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把所学知识勾画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达标测试:
课堂练习不仅要堂堂清,还要人人清。
以前也强调达标测试,但总是老师出几个检测题,找几个好学生对一下答案就行了,不会的学生很少说话,老师也不清楚有多少学生不会,哪些问题不会。
而我认为它更应该强调人人清,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达标测试题逐一检查,然后老师统计,有个别的学生不会首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全班解决,全班再解决不了的由老师来解决,这样就做到了人人清、截断了后进生后退的路子,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当堂课的任务。
三、反思与创新:
在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要数“导学案”了,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
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
与传统的教案不同,导学案重在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
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导学案”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课堂检测。
它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练案)。
有了“导学案”,教师把思路交给了学生,取消了神秘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练习题就印在“导学案”上,学生减少了抄题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