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
摘要
在学习东南亚各国历史和文化的时候,让我可以更好的认识到东南亚各国的历史和文化是怎么样的,更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及其各个阶段的以及总体上的特点。

东南亚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古代东南亚和近现代东南亚两部分。

然而东南亚的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图景,通过对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分析,对东南亚国家历史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认识;发展;东南亚历史;东南亚文化;
1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各国也呈现出发展的趋势。

在探讨东南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深感有一个问题,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极为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可以说,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和社会在宏观上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认识。

尽管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其发展毕竟是有序的。

探讨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更清楚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众所周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更多的人更加关注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2东南亚国家的历史发展
2.1古代东南亚的历史
1891年,荷兰科学家尤金•杜波依斯在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特里尼尔(Trinil)发现了距今约70万~50万年前的直立人头盖骨,这是东南亚最早的原始人群,被称为爪哇猿人,也称“直立猿人”。

东南亚的早期居民为澳大利亚—美拉尼西亚人,大约4万年前,他们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

他们的后裔称为尼格利陀人,他们的肤色呈浅黑色,身材矮小而壮实,被有些学者称为“小黑人”或“矮黑人”。

距今约10000—8000年前,东南亚大陆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东南亚的发展进程明显加速,并出现了原始农业。

大约从纪元前后起,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政治势力的扩展,中国和印度对东南亚各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逐渐增强,加快了东南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2.2近现代东南亚的历史
2.2.1早期殖民侵略活动
葡萄牙人在东南亚的殖民侵略。

1511年12月,葡萄牙殖民者从马六甲向马鲁古群岛派出了第一支远征队,但未能到达香料最多的产区帝多雷和德耶地。

1513年,葡萄牙殖民者派出的第二支远征队顺利地到达了帝多雷和德耶地。

此后,葡萄牙人在马鲁古的香料贸易一直持续到1605年,在马六甲的香料贸易更是持续到1641年,直到荷兰人把他们赶走。

1521年11月,西班牙船队也来到了马鲁古群岛的帝多雷和德耶地,与葡萄牙人展开了香料争夺战。

1529年4月,双方签订了《萨拉戈萨条约》,以马鲁古群岛以东17度线为界限划分两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范围。

葡萄牙人控制了马鲁古群岛,而西班牙人把侵略的重点放在了菲律宾。

1565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开始了它长达333年的殖民统治。

1600~1615年,英国连续进行了七次前往东南亚的航行,并陆续在东南亚万丹、阿瑜陀耶、北大年等地建立起英国商会或者商站。

1595年,由荷兰远方公司派出的第一支远征队在霍特曼的率领下绕过好望角前往东南亚,6月,到达爪哇的万丹。

1597年8月,这支远征队回到了荷兰。

1602年3月20
日,荷兰也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1619年,荷兰人侵占了爪哇岛上的查耶卡特拉,并建立了巴达维亚市(今雅加达),这里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活动总部。

1623年,荷兰人把英国人从班达群岛上赶走;1641年,荷兰人攻占了马六甲,结束了葡萄牙人在东南亚130年的殖民历史。

2.2.2殖民统治政权的形成
1786年,英国海军占领了马来西亚半岛西北部的槟榔屿。

1795年,英国占领了苏门答腊的巴东和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并封锁了巴达维亚。

1819年,英国占领了新加坡,标志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的方向由马来群岛转向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

在马来群岛上,1811年8月,英国人占领巴达维亚,并在1811~1816年间统治了印度尼西亚群岛。

1888年,英国与文莱订立保护协定,1906年又签订补充协定,文莱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中南半岛上,19世纪初开始,英国对缅甸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

1886年1月1日,英国驻印度总督宣布缅甸为英国的领地。

1862年6月5日,越南的阮朝与法国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标志着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开端。

1863年,法国又在中南半岛扩大其侵略,通过签订《法柬条约》使柬埔寨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1893年,法国人迫使泰国与之签订《曼谷条约》,泰国被迫将湄公河东岸的老挝领土割让给法国。

法国人侵吞了越、老、柬三国之后,建立起了“法属印支联邦”,由法国总督统领,总督府设在越南河内。

1896年,英、法都表示承认泰国的“独立”,以之为“缓冲国”。

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战败,不得已出让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菲律宾,自此菲律宾又沦为美国的殖民地。

直到1946年7月4日,菲律宾才脱离美国的统治而独立。

3东南亚国家的文化
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图景,主要有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化文化,佛剑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的天主教文化四种文化类型。

3.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
中国的文化对东南亚国家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儒学的传播。

秦汉以来,华夏文明以儒学为重心,稍后以中国化的佛教哲学和中国的道教哲学,即儒、释、道文化为核心,这种文化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时传入了东南亚,并与东南亚各国的本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哲学。

在今天的东南亚各国中,依然保留着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的近邻越南和以华人为主要国民的新加坡。

3.2佛教文化
佛教大约在公元3世纪传入了东南亚地区,当时,南传上座部佛教从斯里兰卡传入了缅甸,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了下缅甸,北传大乘佛教传入了缅甸北部。

11世纪以前,佛教的南传和北传两大教派以及婆罗门教在缅甸境内同时并存。

11世纪之后,上座部佛教逐渐成为中南半岛上处于统治地位的宗教。

1044年,缅甸蒲甘王朝的缔造者——阿奴律陀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将上座部佛教定为国教。

其后,泰国在13世纪建立的素可泰王朝也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柬埔寨和老挝也纷纷成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由此形成。

在马来群岛上,主要流传的是大乘佛教。

7世纪,苏门答腊兴起了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大的佛教王朝室利佛逝;9世纪在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则建造了闻名于世的婆罗浮屠佛塔,这充分说明佛教在那里曾经盛极一时。

后被伊斯兰教取代。

发展至今,缅、泰、老、柬四国仍然是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为文化主流的国家,泰国和柬埔寨仍然从宪法上规定了上座部佛教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3.3伊斯兰教文化
伊斯兰教传入东南亚地区大约是在13——14世纪,是由印度人和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传入的。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主要集中在马来群岛地区。

1401年,马六甲王国建立,其国王拜里米苏剌改奉伊斯兰教,并下旨令其臣民都信奉伊斯兰教,马六甲王国成为伊斯兰教的重要的传播中心,马来半岛迅速伊斯兰化。

在印度尼西亚,13世纪下半叶,伊斯兰教传入爪哇北部沿海地区。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伊斯兰教从爪哇沿海改奉伊斯兰教的万丹国传入苏门答腊的中、南部地区,随后在爪哇相继出现了淡目王国、万丹王国、马打兰王国等几个伊斯兰教王国。

3.4基督教文化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天主教随之传入东南亚。

1520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登临帝汶岛,逐渐在这里建立起殖民统治,天主教在帝汶岛传播开来并流传至今。

1521年,来自西班牙的天主教徒抵达了菲律宾的宿务岛,受到了当地统治者的欢迎。

随后,天主教在菲律宾中北部的广大地区迅速传播开来。

到17世纪初,天主教在菲律宾就已经站稳了脚跟,18世纪则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菲律宾中北部地区的主要宗教文化类型,这种局面也一直延续至今。

4 对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认识
通过对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东南亚地区曾创造出了自身灿烂的地方文明。

但是,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东南亚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将东南亚引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道,并最终导致今日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样的发展局面。

东南亚地区在原始时期曾经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地方文化,但是,由于东南亚地处三大洲、两大洋交叉的十字路口,又于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相邻,长期接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外来宗教和文化的强劲影响,加上各国民族众多,历史发展进程十分复杂曲折,使得东南亚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图景。

东南亚地区被人们称为是宗教博物馆、民族博物馆、政治制度博物馆以及经济发展模式博物馆的集合体,形象概括了东南亚的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

东南亚的历史和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在旅游文化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5 结论
本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东南亚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古代时候东南亚地区遭受外来侵略者的侵略,但是他们努力的抗争,最后各个国家取得了独立,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在国际形势的发展的大环境促使下,他们加入了东盟十国,东盟各国为了更好地发展,除了继续保持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外,还要积极采取包容的态度接纳与自己不同的社会文化。

东南亚的历史与文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2. 刘稚.东南亚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潘光.各国历史寻踪[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4. 邬宏编.畅游东南亚[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3
5. 孙大英,高歌.东南亚各国历史与文化[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