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C.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答案:D
解析:中心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而植物细胞中不存在中心体,因此选项D错误。
2.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 DNA复制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 DNA复制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D. DNA复制过程中,两条链都是新合成的
答案:A
解析:DNA复制需要模板(DNA双链)、原料(四种脱氧核
苷酸)、能量(ATP)和酶(DNA聚合酶等),因此选项A正确。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但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其他阶段,因此选项B错误。
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还
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选项C错误。
在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另一条链是模板链,因此选项D错误。
3.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B.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D.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因此选项A正确。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即突变的方向是随机的,因此选项B正确。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选项C正确。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但不是根本来源,根本来源是基因重组,因此选项D错误。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C.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选项A正确。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因此选项B正确。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选项C正确。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但食物链和食物网只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一部分,因此选项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5.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产生ATP。
光反应的公式为:2H2O → 4[H] + O2。
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利用ATP和[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暗反应的公式为:CO2 + C5 → 2C3 → (CH2O) + C5。
6. 描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两个基本定律。
答案: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
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
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
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产生多种不同的配子,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7. 阐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以下特点: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和反复
性的特点。
全球性指物质循环不受地域限制,涉及全球范围;循
环性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不会消失;反复性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不会枯竭。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和不可循环的特点。
单向性指能量只能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不能反向流动;逐级递减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时,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会减少,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不可循环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反复利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8. 描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答案: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
(1)目的基因的获取:通过PCR技术、基因文库筛选或人工合成等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如质粒、病毒等)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通过转化、转染或显微注射
等方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通过分子水平(如PCR、Southern杂交等)和个体水平(如抗虫、抗病等)的方法检测与
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5)目的基因的表达与应用:将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产生所需的蛋白质或性状,应用于生产、医疗等领域。
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高考试题及答案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