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兰文霞高丽媛吴丽娟张玉杰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旨在应用品管圈这种品质管理工具降低我院结直肠外科大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现报告如下。

员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山西省人
民医院结直肠外科106例造口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8月104例造口患者设为干预组。

纳入标准:①行回肠造口术、横结肠造口术、乙状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②有一定的读写能力;③无老年痴呆;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患、交流障碍;②有意识障碍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③语言沟通障碍。

对照组男性62例,女性44例;年龄41~82岁,平均(70±9)岁。

干预组男性72例,女性32例;年龄51~86岁,平均(73±5)岁。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应用日常造口护理用物及常规宣教法进行造口护理。

干预组采用品管圈即应用显色造口底盘及强化教育等方法进行造口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
组建品管圈:确定小组活动的圈名为“玫瑰圈”,寓意为:让每一位肠造口患者学会自我管理,使造口宛如玫瑰一样美丽。

(2)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了5个常规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按照领导重视程度、重要性、可达成
性、圈能力对每个主题进行打分,结果确定“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本次圈活动的改善主题,同时将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衡量指标确定为出现并发症的肠造口住院患者例数辕同期住院行肠造口患者总例数×100%。

(3)
现状把握:绘制查检表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改善前106例肠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并发症患者51例,根据
80/20原则,将降低粪水性皮炎及皮肤黏膜分离发生作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问题。

(4)目标设定:根据现况调查数据结果及圈能力,计算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48.11%-(48.11%×78.43%×60%)=25.47%,也就是说,将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改善前的48.1%降至改善后的25.47%。

(5)原因分析:针对改善重点问题,圈员们采用头脑风暴法绘制鱼骨图,将每个小原因评价打分后选定要因,采用现场验证的方式对选定的要因进行真因验证,最终得出护士未及时发现造口底盘渗漏、造口患者的交接内容不完整、护士造口知识不全面、患者未知造口相关知识是真因。

(6)对策拟定与实施:①经咨询造口师、检验师、病理师,实现多学科跨团队合作模式设计显色造口底盘图纸,在盘体的一侧增加显像层,改变了常规底盘材质厚,颜色深的弊端。

患者佩戴显色底盘一旦被粪水渗漏,即变成绿色,被医护及时发现;②每周安排2名护士在造口师的指导下强化培训,并将掌握的造口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PPT 形式向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护士长利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核护士的肠造口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掌握的情况;③修订造口患者的交接班流程,在原有《班情交接班》记录单中,DOI :10.11655/zgywylc2019.03.093
是加大了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术后的健康教育管理力度,。

这样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早期的健康教育知识干预对患者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宫颈癌放疗术后的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现代肿瘤学科一致认为宫颈癌患者的
生活质量更能准确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3]。

因此,
目前人们更倾向于采用生活质量作为评价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的新指标,虽然随着宫颈癌术后患者及放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这是由于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整体要优于对照组(P <0.05)。

表明强化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放疗术后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临床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是极易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本临床研究中干预组患者通过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延续性治疗及干预,及时得到专业人员的疏
导与建议,可以纠正患者对放疗术后恐惧及焦虑心理,改善患者情绪,增进患者身心健康,最终提高其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强化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放疗术后的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对延续性治疗信息知识的认知度,提高其生存质量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放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和晓风,
高玲玲,卜秀青,等.中文版自我控制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34⁃36.
[2]黄瑞英: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
质量影响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267⁃268.[3]徐河王,
罗婷婷,杨林瑛,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B ):4⁃6.
(收稿日期:2018⁃08⁃09)
表1
品管圈干预前后肠造口护理相关指标比较组别例数
对照组1065148.12826.45652.833734.9干预组104
24
23.1
95
91.4
101
97.12
94
90.4
χ2值36.51941.28478.13596.571P 值
<0.01
<0.01
<0.01
<0.01
增加造口患者交接的专项内容;责任护士在确认造口患者后,在床头呼叫器上粘贴玫瑰花标识,便于接班护士病情观察。

④修订《肠造口患者护理流程》,包括造口术后第1日,责护发放自制《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手册》,手册中增加了饮食须知、造口护理流程、造口常见问题等相关内容,同时进行造口护理时,以示教反示教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演示肠造口护理过程,并将录制好的造口护理操作视频给予患者及家属,出院前责任护士利用《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评估单》对患者评分,就其不了解的内容进行强化教育,直至患者完全掌握造口护理技能。

(7)
效果确认:调查2组住院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组干预效果。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
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2.1有形成果:品管圈干预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由
改善前48.1%下降至改善后23.1%,实现预期目标。

干预组患
者造口知识知晓率、护士发现造口底盘渗漏率、造口交接班内容的完整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见表1。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因妊娠原因引发的糖尿病成为妊娠期糖尿病。

近年来,受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转变等因素影响,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高,妊娠期糖尿病患病人数随之增长,威胁患
者生命安全[1]。

妊娠期糖尿病一旦出现,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干
预控制,可出现早产、流产、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母婴死亡。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担心药物治疗影响、胎儿健康等,多存在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不佳等情况。

因此,在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同时,加强患者妊娠期、围产期临床护理干预,对短时间内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保证
DOI :10.11655/zgywylc2019.03.094
整体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韩云梅
2.2无形成果:本次品管圈活动提升护士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了护士自信心。

2.3
附加效益:护士处理并发症的时间节省13.3h/月,处理
并发症费用减少100元/次,平均住院日下降了约0.5d ,患者满意度由改善前93.8%提升至98.5%。

3讨

为了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降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医生会为患者在腹部建立造口。

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生理、心理、经济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采用“现场、现物、现实”原则进行真因验证,查找出造成肠造口并发症的真因,根据真因大家集思广益提出相应对策并付诸于实践,最终将《显色造口底盘应用流程》、《新护士造口护理技术规范化培训流程》、《肠造口患者管理流程》、《肠造口患者交接班流程》进行标准化后统一实施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士对造口患者交接班内容的完整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造口知识
技能的知晓率。

自从造口患者佩戴研制的显色底盘后,一旦粪水渗漏,通过底盘变绿色,即可提示医护人员及时更换底盘,减少了粪水性皮炎的发生,有效降低了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品管圈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环,在活动中促进部门之间,圈员之间相互协作及沟通,质量的改善,促进了员工对工作的成就及喜悦感,提高基层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1]。

应用质量管理工具,不仅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
改进,而且降低住院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为患者节省了换药费用、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节省了护士处理并发症的时间,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同时构建了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陈莉,
王小俊,周坚,等.品管圈在护士识别压疮及分期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7):3861⁃3865.
(收稿日期:2018⁃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