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宣恩县文澜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恩施宣恩县文澜桥
“文澜桥”又名“宣恩风雨桥”该桥为步行桥,长80米,宽10米,高约26米。
桥下部为钢混结构,五礅四跨;上部为全木质结构,采用侗族花桥和鼓楼及土家族凉亭桥相结合的建筑风格,22架木排采用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组合结构,榫铆衔接的梁柱体系,亭檐上下均为飞角斗拱,屋脊瓦沿设有古朴装饰,二楼过道设有靠背座板,桥头南北两面有砖石结构的门楼,门楼南北门外分别立有座式麒麟和走式独角兽各一对。
该桥其造型工艺、建筑风格目前当属湖北省之最。
该桥的建设根据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民族风情走廊的要求,宣恩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予以修建,并要求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民族标志工程。
建设中得到了省民宗委的极大关怀和支持,得到了州民宗委及相关部门的鼎力相助和指导,同时,还得到了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大力帮助和努力,仅用一年时间,赶在恩施州建州20周年时际顺利建成,为恩施州城镇民族风情走廊建设添上了民族标志工程的新亮点。
目前,“文澜桥”已成为宣恩县城内一道亮丽的民族风景线,每天游人不断,参观者络绎不绝,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群众的出行,更为拉动县城兴隆小区的开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该桥建成后一年多时间,几十栋新楼房沿兴隆大道拔地而起,真可谓:一桥贯南北,珠山添新景。
风雨桥又称花桥、文澜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在恩施的侗乡,有许多风雨桥。
这些桥结构严谨,造型
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于2002年12月30日破土动工,2003年11月30日主体完工,2004年8月全部竣工。
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