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理轻文专家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重理轻文专家解读
1、现代社会比起以往专业化程度更高,需要精细技术的工作更多,技术人才普遍缺乏,针对就业缺口,高校专业设计和学生择业自然有所偏向。
2、相比而言,文科培养思维和人文素养,在工作中很难立竿见影,工作内容技术性低,可替代性更强,所以文科学生竞争力不比理科生。
3、我国建国后最缺乏技术人才,为鼓励发展而强调数理化和外语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全社会普遍性的重理轻文观念,一时也难以改变。
4、相比而言,技术致富被认为是更合理的致富方式和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因而也更被社会普遍认可,不容易产生仇富心理,所以更吃香。
5、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文科知识自学性较高,也比较容易自主培养,但是理科知识更精细更需要长期训练和老师的引导,所以此类课程更多也合理。
其实呢,重理轻文这种现象也就在咱们国家比较突出,而且是有深窥刻历史背景的。
新中国初期,国家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大量务实的人才,数理化被搬到了新高度,学好数理化,就能支援到国家方方面面的建设,建筑、桥梁、医药、会计、化工等等等,这些行业都是理工科。
而所谓的文史哲则被冷落了很多,文史哲相比理工科显得不那么
务实和接地气,文史哲研究的是精神建筑层面的事情,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自然被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