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童谣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童谣说课稿
大班语言童谣说课稿(一)
一、听声音猜人物,引出主题。
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声音,请你们听听看这段声音是哪个动画片里的?谁在说话?教师播放声音后提问:
1、谁在说话?你从哪里听出是孙悟空?
2、他喊的师傅是谁?
3、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一起告知我?
4、小结:听说过《西游记》吗?这四个人是中国闻名的神话故事《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
《西游记》深受人们的宠爱,百看不厌,后来人们把《西游记》出版了大人的读本和小孩的读本,还拍了电影、电视、制作了动画片。
(PPT在同一画面上逐个出示这四个人物的汉字,电影、电视剧照以及图书封面)
此环节设计意图:
孙悟空是小朋友比拟熟识的人物,我通过让幼儿听声音猜人物的嬉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通过孙悟空的声音,渐渐引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一步一步引入活动的主题,并通过小结让幼儿对《西游记》有一
个也许的了解。
二、观看叙述,渗透童谣内容。
1、你最喜爱西游记里的谁?
2、他长得怎么样的?使用什么兵器?有什么本事?
3、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常常会遇到谁?最终怎么样?
(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操作PPT,出示相应的人物图片,并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进展叙述)
此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让幼儿说说喜爱西游记里的人物,一方面在集体沟通中帮忙幼儿对已有的阅历进展整理,形成关键性阅历。
另一方面,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围绕话题绽开谈话,无意中渗透童谣内容,为童谣学习做预备。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在PPT中预备好的9张图片正是童谣中的9句话。
)
三、观赏童谣,了解童谣内容。
1、有一首童谣讲的`也是西游记里的事情,想不想听一听?(第一次观赏)
2、想不想再听一遍,听好后请你给这些图片拍一个队伍。
(其次次观赏)
(依据幼儿排队状况操作PPT)
此环节设计意图:
我设计两遍观赏的目的是:第一遍让幼儿听清晰童谣内容,了解也许;
其次遍让幼儿带着问题观赏,能使幼儿集中留意力,并借助图片让幼儿理清每句话的先后次序,为接下来的练习童谣埋下伏笔。
四、多种形式练习童谣,调动幼儿朗读积极性。
1、跟着教师念。
要求:先渐渐轻轻,再洪亮(1~2遍)
2、查找童谣作品中的连锁调的形式特点,降低记忆难度
(1)小朋友,你们在念的时候,有没有发觉这首童谣念起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教师举例如:先念第一句,把其次句开头重复的地方洪亮的念出来,引导幼儿感知。
(2)你发觉了什么?幼儿答复
(3)小结:这首童谣中的句子,上一句的末尾都做了下一句的开头,这叫做连锁调。
发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更快的记住这首童谣。
(操作PPT,在图片上悬浮消失汉字,并用红色笔标注意复的地方)
(4)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1~2遍)
3、出示节奏图谱,练习童谣
(1)师:怎么样使这首童谣念起来更朗朗上口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启发幼儿一起动脑筋想方法?
(2)对了,我们可以像唱歌一样有节奏的念。
(1~2遍,并逐步加快节奏)。
(操作PPT,在图片上方消失节奏条)
4、以RAP说唱的形式练习
(1)假如念得太快,小朋友来不及想接下来的内容怎么办?(启发幼儿思索)教师这里有一个好方法,你们听,教师在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了什么?教师示范唐僧骑马咚咚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吆,吆,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吆,吆。
(2)幼儿以说唱的形式练习。
5、幼儿观看RAP表演
教师还能又说又唱又跳,你们想不想观赏一下?
教师以RAP的形式表演童谣
大班语言童谣说课稿(二)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用书图片)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首童谣吗?谁还记得它的名字叫什么吗?(金银花)对了,童谣的名字就叫《金银花》还记得童谣里是怎么念的吗?一起再听教师念一遍。
二、进一步帮忙幼儿理解儿歌。
1、教师完整朗读童谣,幼儿观赏。
童谣的名字叫什么?这首童谣里是怎么说的呢?
2、结合用书边叙述边帮忙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
童谣里是怎么说的呢?(金银花)引导幼儿用童谣里的句子来答复。
带着幼儿答复。
(金银花、十二朵)请幼儿学说童谣里的句子。
3、有谁?(大姨妈) 大姨妈干什么?(大姨妈、来接我)带着幼儿学说
4、有哪些动物?(猪) 猪干嘛?(猪打柴) 我们把这句也连起来说一说。
5、还有谁?(请个别幼儿和集体答复)我们也一起来说说。
6、猫又在干什么?(幼儿答复)
三、完整朗读儿歌内容。
1、教师完整朗读童谣内容,幼儿边看图边观赏。
2、教师带着幼儿完整朗读童谣。
四、幼儿朗读儿歌。
小朋友,你们喜爱这首童谣吗?那谁来完整的把它念出来呢?(请个别幼儿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