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卫、运”等8个生字。
会写“病、医”等5个字。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棉花姑娘》这篇课文选段,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能仿照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能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认识生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帮助学生高效识字。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与分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了解不同动物的本领,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
准确认读“卫、运”等8个生字,掌握“病、医”等5个字的书写。
例如在认识“卫”字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卫生”这个词,再通过观察字形,理解字的含义。
对于“病”字的书写,重点强调“病字旁”的写法,先写点,再写横,然后写撇,接着写横折钩,最后写竖、横折、横。
2. 阅读理解
理解《棉花姑娘》选段的内容,能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问题。
如: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动物给她治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棉花姑娘请的动物,再进行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3. 句子补充
仿照例句“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补充“火红火红的()”“金黄金黄的()”等句子。
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颜色特点,进行填空练习。
(二)教学难点
1. 字形相近字的区分
如“病”和“痛”,这两个字都是病字旁,但右边部分不同。
教学时,对比讲解,让学生明白虽然都和身体不舒服有关,但表示的具体含义有区别。
通过组词“生病”“痛苦”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2. 阅读理解的深度挖掘
在《棉花姑娘》选段中,理解棉花姑娘生病时的难过心情以及动物们不能治病的原因。
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描写,如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句话,体会她的心情。
对于动物们不能治病的原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总结。
三、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
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图片、字卡等直观教具。
例如,展示“棉花”的图片,引出“棉”字,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在讲解“医”字时,通过展示古代“医”字的写法演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字的构成。
2. 朗读教学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在朗读《棉花姑娘》选段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再指名朗读,纠正读音;接着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最后全班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游戏教学法
设计识字游戏,如“摘苹果”游戏。
把生字写在苹果形状的卡片上,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上台摘下苹果,并读出上面的生字。
在句子补充练习中,可以进行“句子接龙”游戏,一个学生说出一个句子,下一个学生仿照前一个句子的形式再补充一个句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合作学习法
在阅读理解和讨论问题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探究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动物治病这个问题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然后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生字卡片、课文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制作字卡、词卡。
3. 准备字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棉花生长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棉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大家快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
师: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呀?
生:棉花。
2. 引出课题《棉花姑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姑娘的课文。
(板书课题:棉花姑娘)
(二)识字教学(12分钟)
1. 初读课文,圈出生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就把它圈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2. 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卫”。
师:同学们,这个字读“卫”,谁能给它组个词呢?
生:卫生。
师:非常好,那大家看看这个字的字形,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保卫安全)
(2)出示生字卡“运”。
师:这个字读“运”,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它,“云”加上走之旁,就是“运”,表示移动、运转的意思。
谁能给它组个词呢?
生:运动。
(3)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认读“会、虫、七、星、医、病”这几个生字。
在认读“医”字时,展示古代“医”字的写法演变,讲解这个字的构成部分,外面的框表示医院,里面的矢表示箭,因为古代打仗受伤要用箭来治疗,下面的“酉”表示酒,古代用酒消毒。
3. 开火车读生字。
师:现在我们来开火车读生字,小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读音)
4. 生字游戏:摘苹果。
师:老师把生字写在了苹果卡片上,现在请同学们上台来摘下苹果,并读出上面的生字。
(学生上台摘苹果读生字)
(三)写字教学(10分钟)
1. 学习“病”字的书写。
(1)师:我们先来学习“病”字的写法。
(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范写“病”字)同学们,注意看老师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然后写撇,接着写横折钩,最后写竖、横折、横。
病字旁要写得窄一些,里面的“丙”字要写得饱满。
(2)学生书空。
(3)学生在练习本上写3个“病”字,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笔画顺序。
2. 按照同样的方法,学习“医、七、星、会”这4个字的书写。
在写“医”字时,强调笔顺是横、撇、横、横、撇、点、竖折。
写“星”字时,注意“日”字要写得窄一些,“生”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四)阅读理解(15分钟)
1.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棉花姑娘怎么了?她请了哪些动物给她治病呢?(学生再读课文)
2.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1)师: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
生: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请了燕子、啄木鸟、青蛙给她治病。
(3)师:那这些动物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语句)
生:燕子说:“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啄木鸟说:“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青蛙说:“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
(4)师: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本领。
那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
生: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想当棉花姑娘?谁想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呢?(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语气)
(五)句子补充练习(10分钟)
1. 出示例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两个例句,“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这两个句子都是用两个相同的字来形容事物的颜色,而且非常生动。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师:(展示火红的太阳、金黄的稻穗的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两张图片,你们能仿照例句来说一说吗?
3. 学生练习。
生:火红火红的太阳。
生:金黄金黄的稻穗。
4. 拓展练习。
师:那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这样的词语呢?(学生思考,回答,如乌黑乌黑的头发、湛蓝湛蓝的天空等)
(六)查字典教学(10分钟)
1. 认识字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那就是查字典。
(拿出字典)这就是字典,它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2. 讲解音序查字法。
(1)师:我们先来学习音序查字法。
以“病”字为例,首先我们要找到这个字的大写字母“B”,然后在字典的音序表中找到“B”对应的页码。
(教师示范查找)
(2)师:找到页码后,我们再按照音节“bìng”去查找这个字在字典中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这个字的解释了。
3. 学生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音序查字法查一查“星”字。
(学生练习查字典,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查到了?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查的。
(学生汇报)
(七)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还学会了写字、补充句子和查字典。
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
2. 作业。
(1)背诵《棉花姑娘》最后一个自然段。
(2)用今天学到的生字和词语写一句话。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识字教学中,直观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
例如在学习“医”字时,通过展示古代字形演变,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更加深刻。
写字教学中,注重示范和指导,学生的书写规范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在阅读理解部分,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还需要更多的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更多分层教学的环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句子补充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但在拓展练习时,学生的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进行类似的思维训练。
查字典教学是一个难点,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速度慢、容易出错等问题,需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