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精读训练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精读训练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准确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理解文章的基本语法结构。

2. 学生能够概述文章的主题思想,提炼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的基本脉络和结构。

3. 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技能目标:
1. 学生通过精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快速获取信息、准确解读文本的技巧。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3.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互助互爱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能够尊重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英语精读训练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生特点:初中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关键阶段,对英语有较高的兴趣,但阅读理
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后作业和评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内容
本节精读训练课程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
1. 词汇:本节课将重点学习与旅行相关的词汇,如destination, itinerary, landscape, souvenir等,共计20个单词。

2. 句型: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般过去时的陈述句、疑问句和否定句,以及描述旅行经历的常用句型。

3. 课文:学习第三单元的两篇课文,第一篇为日记形式,描述作者的旅行经历;第二篇为说明文,介绍旅行准备和注意事项。

4. 语法:学习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包括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不规则变化。

5. 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扫读和精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6. 写作:学习如何写旅行日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词汇、课文第一篇,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篇,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第三课时: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撰写旅行日记,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

教学进度:共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精读训练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词汇、句型和语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语言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规律。

2. 情境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真实的旅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旅行经历,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日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5.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解答、示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

6.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如词汇填空、句型转换、阅读理解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7.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互助精神。

8.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查阅资料、预习课文、完成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教学方法应用如下:
1. 词汇学习:采用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
学习词汇。

2. 句型和语法: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和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3. 阅读理解: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思维品质。

4. 写作训练: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进行旅行日记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5. 课后巩固:采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为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本节精读训练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以及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这部分占总评的30%。

- 课堂参与: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问和参与小组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互动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问答环节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完成的词汇、阅读和写作作业,占总评的30%。

- 词汇作业: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掌握情况。

- 阅读作业: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的应用。

- 写作作业:评价学生旅行日记的写作质量,关注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

3. 考试: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考试,占总评的40%。

- 期中考试:检测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

-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精读能力,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

4. 特殊评估:
- 小组合作:在小组活动中,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贡献度。

-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创新性。

教学评估的实施:
1. 定期检查作业,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 考试内容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确保评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结合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综合素质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4. 定期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五、教学安排
为确保教学任务在有限时间内顺利完成,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本节精读训练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
1. 教学进度:
- 课时分配:共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 第一课时:学习词汇、课文第一篇,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篇,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 第三课时: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撰写旅行日记,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型。

2. 教学时间:
- 课堂教学:按照学校课程表安排,每周两次英语课,确保课程连续性。

- 课后辅导:每周安排一次课后辅导,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

-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加强知识巩固。

3. 教学地点:
- 课堂授课:安排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便于使用教学设备和资源。

- 课后辅导:可在教师办公室或教室进行,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4.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 作息时间:教学安排避开学生疲劳时段,确保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 兴趣爱好:结合学生对旅行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 能力水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5. 教学资源:
- 利用课本、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 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旅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