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人口与城镇)好题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高考地理专题(人口与城镇)好题练习
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和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总体上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
2.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多盐碱地、沼泽,不利于农业发展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D.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历年ꞏ湘赣粤联考)近年来出现一些逆向流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他们有一技之长,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懂得市场运作,这类农民工被称为“城归”。

“城归”可以给乡村带来人口红利升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就业,这将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3~5题。

3.“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升高
B.国家政策优惠,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迅速
D.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现象较严重
4.“城归”给乡村带来的人口红利升级主要是指()
A.劳动力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B.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劳动力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D.劳动力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5.“城归”对“返乡”地产业活动的影响不包括()
A.创造就业机会
B.带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C.促进产业升级
D.导致产业恶性竞争加剧
(历年ꞏ山东泰安二模)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旅游城市土地投资和开发日益强盛,用地空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土地出让空间区位选择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其中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出让具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安徽省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图。

据此完成6~7题。

6.黄山市城市用地的分布特点是()
A.三类用地分布均衡,集聚程度较低
B.居住用地分布在近郊和重要旅游区
C.三类用地集中度高,呈多中心状态
D.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城市外围低
7.甲区虽然位于城市外围,但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规模大,其主要原因是()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低
B.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邻近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历年ꞏ四川凉山一模)1986—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从24.52%快速上升到57.35%,是对世界城镇化率贡献最大的国家。

目前,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成为普遍共识,发展目标也转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要逐步实现从“人口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

下图为1986—2016年中国与美国对世界城镇化率的分时段贡献率。

据此完成8~10题。

8.据图可知,中国对世界城镇化的贡献率()
A.1986—2016年呈整体上升趋势
B.在图示时期,1991—1995年达到最大
C.自2006年开始下降
D.在1986年之前为零
9.在图示时期,和中国相比,美国()
A.城镇人口多
B.城镇化水平低
C.城镇化速度慢
D.城镇化动力强
10.为实现“人口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中国今后应()
A.发展地方特色城镇
B.规划统一发展模式
C.加快农民入城转化
D.大力建设公共设施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要。

下表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回流的劳动力、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和未曾外出就业劳动力基本情况统计表(注:劳动力数量为调查样本数)。

项目总计回流

劳动

仍在外

业劳动

未曾外出

业的劳动

劳动力数量/人10
651
2 83
3
4 168 3 650
平均年龄/%15~29

27.219.347.010.6 30~45

40.647.339.636.7 46~60

32.233.413.452.7
婚姻状状/%未婚、

异或丧

18.810.732.49.5
已婚81.289.367.690.5有父母在农村
/%
41.844.048.832.0有配偶在农村
/%
37.647.312.059.5有孩子在农村
/%
18.741.67.425.0
人均年收入/元17
068
14 98322 85211 562
材料二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第一份工作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

(1)读表,比较回流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的不同。

(2)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

(4)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8月26日,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宣布迁都计划,新首都将迁往地震、洪灾、火山爆发等较少的东加里曼丹省,这里大部分是未经开发的森林及自然保护区。

现首都雅加达是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陆交通枢纽,城市面积约7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为1 056万,“大城市病”严重。

下图示意该国迁都方向。

(1)分析雅加达“大城市病”的成因。

(2)说明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

(3)东加里曼丹省的居民得知首都将迁到该省后,有人赞成,但也有人反对。

如果你是该省居民,你持什
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2.1.D 2.B答案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江苏省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中部大于东、西部,总体上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

第2题,M地的地势低平,为坦荡的平原,拥有湖泊,有
大面积滩涂、沼泽;长期受海水浸渍,土壤盐碱化严重,对农业发展不利,导致人口较少。

3~5.3.B 4.C 5.D答案解析:第3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
乡创业、就业,“城归”返乡创业、就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乡村
经济蓄势发展,B项正确。

城市产业未饱和,仍然有较多的就业机会,A项错误。

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在发展,但不迅速,不是“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

“城归”主要是
回乡村创业、就业,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不是“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4题,“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
的提升,C项正确。

劳动力数量的提高表示人口红利增强,并不能表示劳动力技能、素质
提升产生的人口红利升级,A项错误。

与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性别结构的均衡化无关,B、D两项错误。

第5题,“城归”有一技之长,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懂得市场运作,
会促进当地产业的良性发展。

“城归”返乡创业,可以为“返乡”地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三大
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故选D项。

6~7.6.C7.D答案解析:第6题,据图分析,黄山市三类用地区域位置差异较大,居住用
地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重要旅游区附近;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开发区、工业园区
和重要交通沿线;商业用地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集聚区、大型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周围、重要交通设施附近。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城市外围高。

第7题,黄山市旅游业发达,甲
区与市中心距离较远,可能为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度假旅居型、疗养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甲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规模较大,土地租金较高。

8~10.8.B9.C10.A答案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中国对世界城镇化的贡献率,在1986—2016年是先增加后降低,图示时期内,在1991—1995年达到最大值,且之后开始下降,故B项正确。

第9题,美国是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速度慢、水平高,在图示时期
中国的城镇化贡献率大于美国,且人口基数也远大于美国,美国的城镇人口总数少于中国,A、B两项错误,C项正确;美国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图中美国对世界城镇化的贡献
率一直在0左右徘徊,说明城镇化的动力不足,D项错误。

第10题,为缩小城镇与乡村的
经济差距,降低人口迁移率,中国应发展地方特色城镇,发展特有经济模式,而不应规划统
一发展模式,故A项正确,B项错误;加快农民入城转化会给城市带来负担,产生严重的城
镇化问题,故C项错误;大力建设公共设施会增加城市的经济负担,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故
D项错误。

11.答案(1)回流的劳动力中,已婚的比例较高;回流的劳动力中,有配偶或孩子在农村的比
例明显高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回流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较大;回流劳动力平均收入较低。

(2)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
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增加较多。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

(4)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解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答案解析:第(1)题,回流的劳动力与仍在外就业劳动力之间基本状况的差异,可结合表中数据从平均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个人收入等方面比较。

第(2)题,农村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从事的行业具有关联性。

据图可知,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于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回流前其职业选择倾向于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回流后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减少较多;回流后从事农业的人口较回流前增加较多。

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应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人口迁出的推力、农村地区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两方面回答。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就业机会减少。

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加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回乡创业,使得农村人口出现回流。

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回流人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由于回流人口回流后在农村不同行业就业,增加农村各行业的经济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此外,人口的回流能够促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回流人口增多,减少了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

12.答案(1)缺乏合理规划;人口密度过大,产业过于集中;不注重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2)靠近印度尼西亚地理中心;土地资源广,人口密度低,经济水平较低,开发成本较低;生态环境好;自然灾害少。

(3)赞成。

理由:首都迁到该省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或反对。

理由:首都迁到该省后,会冲击当地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答案解析:第(1)题,雅加达“大城市病”的成因,可从城市缺乏合理规划,人口、产业过于集中,不注重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第(2)题,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可依据图文信息,从地理位置、开发成本、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方面说明。

第(3)题为开放性设问,赞成或反对均可,但要答出相应理由。

赞成可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方面来分析;反对可从对当地居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来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