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红岩》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姐(剧照)
主要人物
江竹筠(1920-1949),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 万县被捕,被关押于重庆军 统渣滓洞监狱,受尽酷刑仍 坚不吐实,1949年11月14 日,在重庆即将解放前夕, 江姐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渣 滓洞监狱,牺牲时年仅29岁 。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 楼上,忍受住悲痛,英勇地投入到新的 战斗。 性格特点: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贞、
作者简介
罗广斌
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 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 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在狱中 坚持斗争。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 夜,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 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者简介
杨益言
坚强不屈
江姐相关故事
相关故事:江姐在狱中受尽严酷的折磨 ,但绝不屈服。 性格特点: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具 有钢铁般的意志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微笑着面对死亡 性格特点:视死如归,信念坚 定,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江姐相关故事
江姐遗书:在临刑 之前,用棉花灰制成 墨水,写下遗书。“ 假若不幸的话,云儿 就送给你了,盼教以 踏着父母之足迹,以 建设新中国为志。” 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 一名母亲,对儿子浓 浓的思念之情。
片段欣赏
“还有一点小消息,我也不想隐瞒。”徐鹏飞再次露出奸 笑,端详着许云峰满怀信心的脸。“共产党的胜利就在眼 前,可是看不见自己的胜利,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 我不知道此时此地,许先生到了末日,又是何心情?”
许云峰无动于衷地笑了笑。“这点,我完全可以奉告。 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受尽旧社会的折磨、迫害,终于 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变成使反动派害怕的人,回忆走过 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见了无产阶级在中国的胜 利,我感到满足。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 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 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这就是我 此时此地的心情。”
主
要
发现郑克昌可疑,立即
人
命令放弃沙坪书店这个
物
联络站;
有高度的政治敏感、 许云峰(剧照) 处事果断
为掩护市区委书记李敬原,挺身而出, 说自己是《挺进报》的领导人;
顾全大局、临危不惧
主要人物
用手和铁镣挖穿地牢 ,绝不自己逃生
意志顽强,有自我牺 牲精神
大义凛然面对死亡
许云峰(剧照) 视死如归、有为 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成岗
他是长江兵工总厂厂长、中国共产党员,负责《挺 进报》的印刷工作;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屈服; 被敌人注射“诚实注射剂”,凭借顽强的毅力保守党的 秘密;在狱中仍坚持办《挺进报》。
刘思扬
他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负责 《挺进报》的收听、抄录工作;在监狱中同 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 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 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 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 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 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 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重庆市委 工作。
作品评价
• 《红岩》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 秀的革命英雄传奇,被誉为 “革命的教科书”。
• 《红岩》被称为“黎明时刻的 一首悲壮史诗”。
成书背景
革命者的 遗像,有些 革命者生前 没能留下照 片。
成书背景
女牢关押过的16位烈士名单
成书背景
红岩公墓在重庆市红岩山沟的深处。 198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将烈士们骨灰集 体移往红岩,建造红岩公墓以安葬之。
目录
1.沙坪书店 2.厂长成岗 3.华蓥山噩耗 4.书店的义务工 5.魔窟“慈居” 6.潜伏的特务 7.书店危机 8.茶园被捕 9.我的“自白书” 10.智勇赴宴 11.禁锢的世界 12.狱中追悼会
13.无耻的叛徒 14.钢铁意志 15.新年大联欢 16.保释遇毒蛇 17.白公馆 18.智辨奸细 19.狱中的《挺进报》事件 20.隐藏最深的党员 21.黎明前的黑暗 22.最后的疯狂 23.歌乐山晨曦
主要人物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 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 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 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 跳。
成书背景
1948年,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 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 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 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 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 黑暗的殊死搏斗。
成书背景 为了表现这种在全局上我们处于绝对优势而 在局部处于暂时劣势的局面,作者将笔触从渣滓 洞、白公馆伸展开去,把震撼人心的狱中斗争、 城市地下党的活动和学生运动以及农村的武装斗 争这三条线索交织成一个整体,描绘了重庆解放 前夕革命者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最后一幕,从一个 重要侧面反映了解放战争走向全面胜利的斗争形 势和时代风貌。
成书背景
渣滓洞距白公馆2.5公里。原是一个小煤窑 ,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 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在此设立了监狱。
成书背景
白公馆旧址位于重庆沙坪坝区歌乐山, 1939年,被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它 和渣滓洞一并被人们称作:“两口活棺材”。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逃离重庆前 ,以亘古未闻的残忍手段,屠杀集中营内 500余名政治犯,制造“中美合作所”惨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 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 更为可悲。
——郁达夫
解题
“红岩”本是地名,位于重庆市郊, 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 办事处所在地。
红是革命的颜色,岩石又是非 常坚硬的物质,革命者在狱中坚持 斗争坚韧不拔,就像红色的石头一 样。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 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序言
《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 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 1949年重庆解放。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 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 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 狂镇压统一起来;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 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