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实施农村全域
清洁化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8.09.07
•【字号】津南政办发〔2018〕20号
•【施行日期】2018.09.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
正文
津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津南区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
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津南区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工作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2018年9月7日津南区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工作方案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抓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农村净化,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夯实乡村振兴的工作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现就做好我区农村全域实施清洁化工程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以净化美化农村环境、提
升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为目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农村环境面貌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坚决打赢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第一仗,为全面实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生态宜居绿色津南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
9-10月份,利用6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力量在农村全域实施清洁化工程,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臭”等突出问题,实现“三无、三有、三覆盖”的目标,即:河道水系无杂物,公路两侧无垃圾,公厕无粪便污水外溢;垃圾有效管控,污水有效收集,畜禽散养有效治理;村庄保洁队伍全覆盖,村镇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全覆盖,村庄网格化长效管护机制全覆盖。
根据市有关要求,我区确定北闸口镇为试点镇,其余各镇适时实施。
二、主要任务
(一)清洁农户庭院环境。
围绕实现农户庭院干净卫生、整齐有序、绿化美化,开展“三项清理、一项绿化”。
1.清理垃圾。
清理农户庭院内、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教育引导农户自觉将生活垃圾投放进垃圾箱。
2.清理杂物。
清理庭院内,房前屋后堆放的杂草、废旧物品等杂物,及时做好庭院内硬化地面的清洁。
3.清理房屋。
经常性开展大扫除,保持厨房、卧室等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
4.绿化庭院。
在庭院内开展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微田园”建设,建设绿色生态的庭院环境。
(区农经委、市容园林委牵头,各镇为责任主体)(二)清洁村庄环境。
围绕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臭”等突出问题,开展“四项整治”。
1.整治生活垃圾。
进一步完善村庄保洁员队伍、设施设备配备、日常管理、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确保村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科学规划建设转运设施,购置专业运输车辆,构建高效、环保的收运体系。
(区市容园林委牵头,各镇为责任主体。
)
2.整治生活污水。
加快推进实施美丽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建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管理机制,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采用新建三格化粪池和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方式,加快实现农村卫生户用厕所全覆盖。
加强对村庄已建公厕的管理。
(区农经委、区爱卫办按职责分别牵头,区建委、区环保局配合,各镇为责任主体。
)
3.整治杂乱无序。
全面清理村内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清理小广告、乱涂乱画。
整治违章建筑,严格规划管理,依法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加强村庄整体风貌管控。
整治村庄建筑立面,规范村内主干路两侧建筑色调。
设置美观整齐的村务公开栏、宣传栏,村内主干路两侧院墙增设文明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区市容园林委、区农经委、区文明办、区国土资源分局按职责分别牵头,区综合执法局配合,各镇为责任主体。
)
4.整治畜禽粪污。
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工程,创新推广新技术、新措施,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逐步消除臭气对村庄环境的影响。
各镇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引导村庄内专业养殖户有序退出村庄。
村庄内确需保留畜禽散养的,应当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并实行舍饲,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对散养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收集、处理、利用。
户内散养家畜、家禽的,要在庭院内圈养,及时清理粪便,杜绝乱飞乱跑。
(区畜牧水产业服务中心牵头,各镇为责任主体。
)
(三)清洁城乡结合部环境。
聚焦镇域内道路两侧、河道坑塘沟渠水系、农田、片林等重要部位,针对农业
农村面源污染,开展“三项清洁”。
1.清洁水体环境。
全面清理河道、坑塘、沟渠等水系中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管理。
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向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加快迈进。
(区水务局牵头,区环保局、区农经委、建委配合,各镇为责任主体。
)
2.清洁道路环境。
区公路局要借鉴河长制的做法,对镇主、次干道积极探索建立路长制,负责牵头落实道路环境整治工作各项任务要求。
全面清理高速公路、乡村公路等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裸露垃圾。
有序推进镇域内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采取进场处理、建设防渗设施、转移合并等办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暂时不具备无害化处理条件的,要采取有点位、有围挡、有苫盖、有防护、有值守“五有”临时措施,坚决杜绝“增量”。
(区公路局、区市容园林委牵头,区农经委、区环保局、区国土资源分局配合,各镇为责任主体。
)
3.清洁田间环境。
集中清除田间地头各类积存垃圾,重点整治丢弃于田间地头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
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工程,全面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水平。
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种养模式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加强田间地头日常动态保洁,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区农技服务中心、区畜牧水产业服务中心、区农机服务中心分别按职责牵头,各镇为责任主体。
)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津南区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农经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
区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各镇对本镇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负总责。
农户
是清洁庭院环境的责任主体,“村两委”是清洁村庄环境的责任主体,各相关镇是清洁城乡结合部环境的责任主体。
各镇要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强化保障,切实做好清洁化工程的各项工作。
各村要组织好农户庭院和村庄环境清洁工作,为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确保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村容村貌投身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工作中。
(二)落实经费保障。
各镇要履行全域清洁化工程的属地责任,区、镇共同筹措资金,为全域清洁化工程的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同时积极争取市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全域清洁化工程。
(三)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卫创城期间,各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津南区机关、单位包村“双创”义务劳动的通知》精神,将每个月的最初一周确定为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清整周,持之以恒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各镇要广泛宣传发动,建立“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逐户划定责任区域,并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社会氛围。
实施村庄保洁网格化管理,以村为主,各镇加强指导,划定村庄保洁责任区,实现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
建立考评机制,镇市容部门、村“两委”要定期对保洁质量、卫生状况进行督查考核和情况反馈,督查考核结果与保洁员报酬挂钩,确保保洁质量。
(四)加强督查考核。
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区调研督查考核办要在活动期间对各单位、各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各镇、各部门进行整改。
(五)营造广泛参与的巨大声势。
各镇、各相关部门要组织机关干部、驻村帮扶组干部、村“两委”成员开展义
务劳动。
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通过制定奖惩办法,鼓励农户参与,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发挥村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乡贤等作用,参与支持清洁化工程。
区教育、妇联、工会、共青团等部门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渠道、多层次宣传清洁化工程。
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开展全域清洁化工程的重要性,迅速掀起“人人参与、净化家园”的热潮,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整治标准
附件
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整治标准
1.清洁农户庭院环境。
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制成铭牌置于门楼显著位置,并明确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具体内容。
院内、房前屋后无积存垃圾,庭院内路面干净整洁,物品堆放有序,居室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厕所无异味。
庭院内种植果树、蔬菜等,管护良好。
2.整治生活垃圾。
划定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农户庭院、房前屋后由农户负责,纳入“门前三包”责任制内容。
村庄内道路、绿化、公厕等由保洁员负责,设立卫生保洁责任牌,明确保洁范围、保洁员姓名、联系方式、责任和监督方式。
建立适宜村庄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模式,按照5‰的人口比例配齐保洁员,村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管护制度健全并上墙,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处理能力不足的区,整治清理出来的生活垃圾要通过外运处理或进入有防渗措施的堆放点留存等办法进行处理。
3.整治生活污水。
采取纳入市政管网、“管网+污水处理站”、单户或联户净化槽处理等方式,建立适宜村庄的污水处理模式。
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逐步实现农村卫生户用厕所覆盖率100%。
公厕及时清掏维护,无粪便外溢、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现象。
4.整治杂乱无序。
村内无柴草、杂物乱堆乱放,无小广告乱贴乱画。
违章建筑
得到有效整治,庭院、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挂,庭院外观整齐有序。
村庄主干路两侧建筑立面、色调与庭院内外、周边景致、环境协调一致。
村内广告、路牌和公共标志设置规范。
5.整治畜禽粪污。
区制定引导村庄内专业养殖户有序退出村庄的相关政策。
村庄内保留畜禽散养的,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并实行舍饲,对粪污进行收集、处理、利用。
户内散养家畜、家禽的,在庭院内圈养,粪便及时清理,无乱飞乱跑。
6.清洁水体环境。
河道、坑塘、沟渠等水系无有害水生植物、垃圾杂物和漂浮物,达到“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
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各涉农区河长制管理,向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加快迈进。
7.清洁道路环境。
高速公路、乡村公路等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裸露垃圾。
制定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逐步推进整治。
8.清洁田间环境。
田间地头无各类积存垃圾,无随意丢弃的农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田间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基本建立日常保洁和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