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庐枞矿集区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硒、碲的赋存状态及富
集规律研究
张亮;王世伟;范裕;周涛发;许龙;江涧;王延明;涂文传
【期刊名称】《岩石学报》
【年(卷),期】2024(40)2
【摘要】硒和碲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在现代工业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硒和碲通常很难形成独立矿床,目前全球大部分硒和碲来自斑岩型铜金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成矿带之一,前人虽然对成矿带内矽卡岩型矿床中伴生关键金属已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对成矿带内斑岩矿床中关键金属的赋存状态、分布和富集规律尚关注较少。

本次工作以成矿带内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不同深度、不同类型的岩矿石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岩化学分析、TIMA及矿物原位LA-ICP-MS微量成分测试等分析技术方法对矿床中硒和碲等关键金属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沙溪矿床中硒和碲元素发生显著富集,与主成矿元素铜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估算矿床中伴生硒资源量约为1196t、碲资源量约为96.6t,其中硒达到大型规模,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与成矿带内其他典型矽卡岩矿床(包括斑岩-矽卡岩矿床)相比,沙溪斑岩型矿床中硒和碲的含量明显偏低,这可能是深部成矿岩浆演化过程的差异导致的。

矿床中有91.64%的硒、87.48%的碲是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

沙溪矿床硒、碲与主成矿元素铜和金的富集规律一致,流体混合过程中氧逸度的变化可能是硒和碲的主要的沉淀机制。

【总页数】14页(P663-676)
【作者】张亮;王世伟;范裕;周涛发;许龙;江涧;王延明;涂文传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铜冠(庐江)矿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75;P612;P618.76;P618.83
【相关文献】
1.安徽庐枞盆地龙桥铁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和空间分布规律
2.黑龙江金厂斑岩型富钴矿床钴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研究
3.江西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矿床硒碲钴等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4.安徽铜陵矿集区新桥矿床中钴-硒-碲等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
5.安徽庐枞盆地西湾铅锌矿床闪锌矿中镉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