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语文)科试卷
高三年级第二次摸底考试
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需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小壹同学在网站上查阅“批判性思维”相关资料时,读到了布鲁克菲尔德这本《批判性思维教与学》,下面是该书的部分图书目录、试读内容以及读者评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图书目录(部分)
第一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挽救了我的生活
发现假设
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批判性思考
哪些假设需要批判性思考假设不分对错,只论是否适宜
小结第二章跨学科的批判性思维
不同学科的共同之处
五大思想渊源
小结
第三章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
如何示范批判性思维
具体经验
困境迷惑
循序渐进
小结
试读内容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组学习是最有趣的学习方式,这一说法出现在大部分问卷中。

约80%的学生声称,小组学习中那些切中要害的问题让他们受益最深。

似乎当同伴指出来的时候,学生更能发现假设和新
的角度。

他们生动地描述了被同伴提问一些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时的情形,从同伴对自己观点的反馈和提出
的不同角度当中,他们学到了很多。

不论是从它的预测性还是反复出现的频率来看,这一发现都值得引起
注意。

一节又一节,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学生不断地告诉我,正是通过小组学习中的同伴交流,才
让有时十分抽象的批判性思维有了血肉,更容易让人理解。

考虑到通过深度自省来认识自己的动机、假设和世界观有多难,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也
就不那么让人吃惊了。

认识假设是一项困难又矛盾的任务,没有几个人能靠自己未完成,不论我们以为对
自己的认识有多准确,都难免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识自己的思维!这就像一条狗试图咬住自己的尾巴,抑或一个人试图在壁镜里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囚徒,被困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中,被我们的思维左右着。

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反过来
肯定这些假设是正确的,最后形成一个自我肯定的循环。

要辨别我们的假设,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我
及自己的行为,根深蒂固的假设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很难通过自我意识认识清楚。

然而,借助朋友和同事来认清自己的假设,也存在一个问题:你找到的镜子常有着跟你相同的假设。

这时,同他们交流只会形成一个封闭环,不断肯定同样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就像我们倾向于读一些跟我们
意见一致或我们觉得亲切的作者所写的书一样,我们也倾向于找一些跟我们态度一致或熟悉我们的态度的
同伴,人们极少有意通过一些跟我们意见相左甚至动摇我们既有信念的书籍、会话或做法,来进行反思。

因此,作为老师,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确保你设计的活动能提供一些让学生感到吃惊的信息、问题
或思考角度。

系统地找出假设常被人们有意地避免,以免带来什么后果。

没有人想知道自己相信了那么久的观念竟
然是歪曲的、错误的,可如果把它变成一个共享的过程,尤其是当看到别人在寻找假设和新角度时也是痛
苦万分的时候,一切就容易接受得多了。

学生大体上认为,被同伴提问或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比由老师提
出来得更舒服。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首先,同伴更可能用接近学生经验的用语和例子来提出问题或指出新
角度,所以,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提出的问题和角度更容易被接受和准确理解。

作为一名60多岁的老教师,对我来说,用学生容易接受的例子和语言越来越难。

要是60岁的我和18岁的学生有着一样的生活方式,
看一样的电视节目,喜欢一样的音乐,使用一样的社交媒体,反倒让人觉得吃惊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权力分配不同,并不是说权力分配在学生之间不重要,恰恰相反,种族、阶级和性别
差异在学生小组中也一样重要。

学生之所以试图掌控整个小组的组员合作,要么是因为他对话题感兴趣。

要么是因为他是个自大狂、乐于倾听与自己一致的观点。

换作是一个老师告诉你要质疑自己的假设,或者
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角度,再或者你忽视了某条信息的重要性,这比听一个最自大、自吹自擂的同学说这
些更可怕。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细心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重要性。

我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的时候,有一
个限定条件。

据学生反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是那些一开始就把基本准则说清楚、理解清楚,把焦点放在
批判上的活动。

社会学习绝非闲谈或者散漫的对话,而是让学生认真地相互倾听,相互提问,揭开假设,
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或想法。

能实现上述目标的社会学习,有两种组织形式:情景分析和批判会话。

这两者都运用了同样的批判性
思考方式——寻找假设、考虑如何检验假设,最后找到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两者都受益于参与者给出的不
同答案和建议,但两种练习的强度明显不同,后一项强度更大的练习有着严格的基本准则,确保同伴在给
出批判性反馈的同时、不会随意评判别人。

读者评论
作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位倡导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者的个人经历。

他的洞见和诚恳的讲述是宝贵的、有
趣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组学习被多数学生认可,因为这种学习的方式很有趣,而且也让学生收获很大。

B.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知自己的思维,所以很难靠自己来认识自己的假设。

C.设计活动时提供新颖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是小组学习活动有效性的首要保证。

D.相比于老师的质疑和提问,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被同伴提问或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本内容看。

“试读内容”应该选自第三章第一节《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

B.人们的行为受到假设的影响,如果不能对假设加以批判,就很难真正养成批判性思维。

C.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可通过不同学科或不同形式来实现,但都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方法。

D.批判会话有严格的基本准则,练习强度明显大于情景分析效果也要优于情景分析。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作者所主张的“小组学习”理念的一项是()(3分)
A.学习《劝学》时,老师将本节课的讨论主题明确为:在AI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学习《过秦论》时,小壹和同学们展开了激烈讨论,他提出了这篇文章“以叙代议”不符合“论”的写法的观点。

C.学习《鸿门宴》时,小壹和朋友讨论项羽的人物形象,大家一致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且优柔寡断,缺乏战略眼光。

D.学习《边城》时,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心理学概念“情绪价值”,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小说中有怎样的情绪价值?
4.下图是某校提出的“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型”,结合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型
A.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二者都聚焦于“思维过程”。

B.课堂教学模型里从“质疑”到“假设”的过程,与上文中作者提出的“质疑假设”的做法是一致的。

C.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假设”进行论证评估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演绎归纳论证来进行推理。

D.学生通过建构知识策略,并不一定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可能还要再次经过假设和推理的过程。

5.本书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我试着以一种亲切,放松和会话的方式来写这本书。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
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金
张琳
小张提干不久,调入炮校后勤工作。

办公室里,从大校到少尉五六个人,小张是少尉,军衔最低,因此,一到这里,就承揽了到茶炉房打开水的工作。

第一次去茶炉房,小张一手拎着一只竹编壳子的热水瓶。

出门左拐,走到这排办公室尽头,再拐过墙角,远远看见,茶炉房前的空地上,一身穿军服须发花白的人,正一板一眼地打着太极拳。

近了才发现,那人看相貌也就五十岁上下,军服上领章、肩章都没有,不是现
役军人。

见小张打水,那人停止打拳,问,新来的小兵蛋子?小张感觉这话问得突兀,像首长的口吻,他
一边答是,一边瞥一眼那人的脸,感觉他脸上似乎透出些与常人不同的神色。

那人一看小张看他,哈哈大笑,说,不用看,本人老金,炮校谁人不识君?
话音刚落,来了一位拎水的大尉军官,到了老金跟前,大尉抬起右手,一丝不苟地敬了一个军礼。


金一个立正,还了一个军礼。

咦?小张心底纳闷一声,感觉老金这人有故事。

临走的时候,小张也向老金
敬礼,老金同样立正还礼。

甚至有一次,小张值夜班,他去茶炉房打开水,看到一位穿背心大裤衩的矮矮壮壮的中年人在跟老金
对弈,老金悔棋,中年人攥住老金捏棋子的手,争得面红耳赤。

中华人穿便服,小张也知道是谁,在炮校,谁不认得中将校长呢。

渐渐地,小张听说了老金的故事。

老金曾是济南一地下工作站负责人,公开身份是一家南货店的老板。

济南战役前夕,因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时犯了麻痹大意的毛病,被捕了。

敌人对他软硬兼施,金钱美女,封官许愿,毒打凌辱,种种手段使尽……老金始终一口咬定自己是商人,不是他们说的什么共党要人。

在非人的折磨下,老金精神失常了。

被营救出狱后,老金住进医院,经过几年调理,病情渐趋好转,但依
然不适宜担任领导工作。

老金一再要求分派工作,说哪怕打扫卫生都行。

就这样,老金做了炮校的茶炉工。

小时候,囤桌吃饭,父亲老张时常讲述他年轻时在炮校的工作经历。

讲到老金的故事,父亲慨叹不已。

父亲说,老金出身沙捞越华侨富商家庭,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就从事地下活动,老革命呢。

前两年逛旧书市场,我从一册纸张发黄的文史资料汇编中,无意间瞥到金石这个名字——金石正是老
金姓名。

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相较于父亲老张梗概式的讲述,这篇文字翔实生动,让老金的形象鲜活起来。

敌人感觉老金是条大鱼,见各种手段都撬不开他的嘴巴,就调来一位上校政战官,走攻心之策——上
校是一位心理学专家。

在审讯室,两人一见面,都暗自吃了一惊,但表情没丝毫异样。

老金认出对面的女
军人是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同学王瑛,毕业后,老金去了延安,而她去了重庆。

老金使用的是化名,王瑛见
到他之前,一直以为对手是一位廖姓共党嫌疑分子,哪会想到是老金呢。

令老金难以置信的是,王瑛没有
告诉其他人他的真实身份。

以后的接触,就淡化了审讯的意味。

王瑛脱去军装,换上旗袍高跟鞋,一副珠光宝气的模样。

而老金
也被卸去刑具,沐浴更衣,老板派头俨然。

王瑛仅带司机和看守两名随从,邀请老金到街上吃西餐喝咖啡,甚至到舞厅跳舞。

而看守不得近前,只能远远地跟着。

老金问,你这样,不怕我跑?王瑛莞尔一笑,说,
敢这样,怕你跑?
一天,咖啡屋里光线柔暗,王瑛从精致的坤包里取出一个信封,说,令尊来函。

老金接过,拆开信封,抖出几页信纸和一张照片。

照片上,祖母、父母与姐弟坐在别墅前的草地上,融融亲情扑面而来。

金父在
信里说,吾儿回祖国报效,老夫全力支持……无奈老夫年迈,欲让吾儿接手打理家里的橡胶园……看到这里,老金忍不住,掩面号啕大哭。

王瑛从包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绢,递到老金手里。

王瑛扭头瞥一眼心不
在焉的看守,轻声对老金说,你逃吧。

老金摇了摇头。

王瑛一见,眼眶湿润了。

那看守是个老滑头,貌似心不在焉,实则盯得很紧,他不光监视老金,也一直窥觑王瑛举止。

每次回去,他都向上司报告王瑛的动向。

这次,上司震怒了:革职严查!侦查中,发现王瑛有其他“通共”嫌疑,遂被秘密处决。

有一天放风,老金从看守嘴里听到王瑛被害的消息,惊愕良久,始仰天大笑,继而捶胸痛哭……
父亲老张说,听过老金演讲,在一次师团职干训班开班仪式上,校长邀请老金给学员讲几句。

主席台
上的老金神采飞扬,他一手掐腰,一手配合讲话打着手势:你们来炮校这座熔炉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军
事素质;而我呢,在炮校烧茶炉子,为你们这些祖国的保卫者服务。

熔炉是炉,茶炉也是炉,我们因“炉”结缘,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老金话语思路清晰,赢得满堂掌声。

老金年轻时的照片很帅,西装革履,发型一丝不苟,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影星范儿。

父亲老
张顿了顿,又对我说,影星怎能跟老金比呢,老金可是享受行政十二级干部待遇的茶炉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次见面,小张对老金“小兵蛋子”的称呼感到不舒服,但老金的与众不同还是引起了小张的注意。

B.老金没有军衔,但无论是大尉军官,还是中将校长,都对老金十分客气,表明老金的身份十分特殊。

C.敌人调来王瑛使用攻心策略来审问老金,故意淡化了审讯意味,但也为王瑛“通共”提供了机会。

D.面对敌人老金毫不屈服,而王英被害却不禁痛哭,与鲁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的精神一致。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金的名字——金石在文中只出现一次,全篇使用“老金”,既写出了老金的平易近人,又能表现同志们对老金的爱戴。

B.第三段“甚至有一次”中“甚至”,既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密,也突出小张的疑惑、老金的神秘,将故事推向一个小高潮。

C.老金在看信的时候,嚎啕大哭,是老金真情的流露,王瑛给老金手帕并劝他逃走的细节,凸显出二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D.传统小说常以描摹人物衣饰外貌来塑造人物,本文却不提及,而以一种故事讲述的方式将老金形象融于
人物的言行中。

8.文中面线句“王瑛莞尔一笑,说,敢这样,怕你跑?”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说说这句话的丰富意蕴。

(5分)
9.文章主要从“小张”和“我”两个视角讲述了“老金”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渠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
有二焉。

昔黄帝、尧、舜、禹、汤、周成王封泰山,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西伐大夏,南伐至召陵。

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

昔三代受命,亦何
以异乎?”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

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

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桓公乃止。

(节选自《史记·封禅书》)材料二:
汉光武建武三十年,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

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
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屯田。

”从此群臣不敢复言。

后二年,上斋,夜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

”感此文,乃诏梁松等按索《河》
《洛》箴文言九世封禅事者,遂奏三十六事。

于是求武帝元封故事,以三月行封禅礼。

唐太宗贞观五年,群臣以四夷咸服,表请封禅,诏不许。

六年,复请,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
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
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已而欲从其请,魏郑公[注]独以为不可,发六难以争之,至以谓崇虚名而受实害。

会河南、北大水,遂寝。

十年,复使房乔裁定其礼,将以十六年二月,有事于泰山,会星孛太微而罢。

(节选自《容斋随笔·汉唐封禅》)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何事污七十二A代之B编录C若郡县D远遣吏E上寿F盛称G美H必髡令屯田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一般在泰山举行。

B.所以,指用来、用以,与《伶官传序》“与其所以失之者”中的“所以”词义不同。

C.故事,指旧事、先例,与《六国论》“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中“故事”词义相同。

D.许,指被允许,这与《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的“举”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认为自己征伐了山戎、大夏、召陵,多次与诸侯会盟,已经一统天下,诸侯都不敢违背他,可以
封禅。

B.管仲指出,古时封禅需要廊上的黍、北里的禾,以及江淮的三脊茅,各地还要进贡比目鱼、比翼鸟和十五种物品。

C.汉光武帝东巡时,群臣进言封禅,光武帝以即位三十年百姓满腹怨气为由拒绝,但后来改变主意,举行了封禅礼。

D.唐太宗认为想要敬奉上天,扫净地面就可以祭祀,只要帝王心中怀有对天地的敬意即可,不一定要去泰
山封禅。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

(2)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14.管仲、魏郑公反对君主封禅的理由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昌英主簿叔久雨
杨万里
积雨今晨也解休,殷勤日脚傍花流。

半明衣桁烘梅润,全为农家放麦秋。

更著好风堕清句,不知何地顿闲愁。

新晴佳处无人会,隔柳一声黄栗留。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回复昌英主簿时久雨已停,日光透过云的缝隙照在花上,景象清新而动。

B.颔联呼应诗题和首联,既写“久雨”“解休”后的日常生活,也描写农忙情景。

C.颈联体现诗歌“起承转合”中“转”的结构特点,由眼前之景转而写心中之情。

D.尾联以景结情,借写柳叶间传来黄鹂的鸣叫声,寄寓诗人丰富浓郁的思想情感。

16.诗人心中的“闲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家夹在大国中间,
且存在“______,______”的危机。

(2)宋人曾批评王安石“偏执己见,凡诸君子之论,一切指为流俗”,拒绝他人意见,对此,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回应说,“______,______”,不算拒谏。

(3)黄庭坚《登快阁》中既描绘出诗人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又写出诗人胸襟怀抱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______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
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透过鲁迅的
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

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
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

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
台______,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

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也慢
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变成遗传基因。

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
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

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

“多喝水”能养生的话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讨论。

水作为维持我们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水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

无论是在炎热的夏日帮助我们通过出汗散热保
持凉爽,还是在寒冷的冬天保持休温,水都是我们体内重要的调温器。

其次,()。

所有的水解反应,无论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是脂肪的分解,都离不开水的参与。

此外,水还能滋养皮肤。

它能保持皮肤的
弹性和湿润度,减少皱纹的出现,让皮肤看起来更加年轻、健康。

水在我们肌体内与每处器官打着招呼,
送去给养,默默地守护着健康。

喝水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不爱喝水的人常常会不以为意,殊不知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容
忽视的潜在风险,()。

肾脏是我们身体的“过滤器”,负责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和多余水分。

当饮水
量不足时,尿液会变得更加浓缩,这增加了尿路结石形成的风险。

而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降低尿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