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劳动教学设计 7 垃圾桶巧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垃圾桶巧改进
内容解析
总体概述
1.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垃圾桶使用的不方便之处,激发劳动意识,将它改进得更加实用。

(2)通过学习探究,学会美工刀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矿泉水瓶和瓶盖对垃圾桶进行简单加工改进。

(3)通过自主设计,寻找其他改进垃圾桶的小妙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探索创新的劳动品质。

2.教学内容
(1)交流垃圾桶使用的不方便之处。

(2)学会美工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3)准备材料和工具。

(4)利用矿泉水瓶和瓶盖对垃圾桶进行简单改进。

(5)尝试其他改进垃圾桶的小妙招。

3.活动安排
核心活动:利用矿泉水瓶和瓶盖对垃圾桶进行简单改进。

(1)针对垃圾袋固定不住的问题,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讨论改进方法。

(2)根据教材概括制作步骤:切割瓶盖、切割瓶子、粘贴瓶盖、粘贴瓶子、放垃圾袋。

(3)提出制作过程中有困难的地方(切割要点等),通过观看制作视频或教师示范解决难题。

(4)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5)展示评价。

栏目解析
1.劳动基础
此栏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美工刀的使用方法:铅笔握法和食指握法。

铅笔握法适用于切割细小物体,食指握法适用于切割硬质物体。

“小贴士”提示了美工刀的使用安全,特别要注意使用前正确调整刀片伸出的长度,并拉下安全锁扣。

2.劳动场域
此栏目展示了劳动的场所、材料和工具。

在塑料瓶和瓶盖的切割环节,最好在劳动教育教室完成,桌面须铺橡胶垫板。

本课是对传统垃圾桶的改进,应选择简易无圈套的垃圾桶,两个矿泉水瓶盖最好是同色的,显得比较美观。

3.劳动过程
此栏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垃圾桶改进的五个步骤,技术点在于对塑料瓶和瓶盖的切割技巧,既要符合尺寸要求,又要平整美观,还要注意美工刀的使用安全。

可以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提供制作视频或教师示范,有效突破制作难点。

4.劳动成果
此栏目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展示改进后的垃圾桶。

学生可以画下来,也可以拍照贴上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5.劳动评价
此栏目根据制作的技术要点,设计了切割平整、粘贴牢固、美观实用和创意新颖四个评价指标,可以从自评、他评和师评三个维度进行多元化评价。

6.劳动日志
此栏目设计了一个问题,即采访家人对于改进后的垃圾桶的意见。

旨在回顾制作过程,反思改进效果。

7.劳动拓展
此栏目是在完成基础改进上的拓展环节,通过自主设计,尝试其他改进垃圾桶的小妙招,培养探索创新的劳动品质。

8.劳动名言
此栏目引用李大钊的名言,阐述劳动带来的快乐,勉励学生尊重劳动、积极参与劳动。

教学建议
1.课前调查
以动手实践的形式设计劳动过程,要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设置真实的劳动情境。

课前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中的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不便之处,激发劳动意识,为设计制作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
制作环节不是简单的技术模仿,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美工刀的使用方法,掌握塑料切割的基本技能,合作完成垃圾桶的改进。

3.设计创新
教材中的改进方案仅是参考,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尝试其他垃圾桶改进的小妙招,培养劳动设计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品质。

教学资源
这款环保垃圾桶是由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教师张
抱一、胡玲玲设计的,曾摘得设计界的“奥斯卡”——德国红点设计大
奖。

相比于一般垃圾桶,它在边沿上多了一些细槽,这样就能把大小不
一的塑料袋都利用起来,方便实行垃圾分类和干湿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