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一、填空
的阔大情怀和的政治抱负。
3.本文写作上最大特点是、、和紧密结合。
4.请写出文中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很多于2句)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⑴增其旧制.()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⑶前人之述备.矣()⑷浊浪排.空()
⑸日星隐耀.()⑹山岳潜形
..()
⑺满目萧然
..()⑻而或
..长烟一空()
⑼岸芷汀
..兰()⑽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⑾或异二者之为.()⑿百废具.兴()
⒀属.予作文以记之()
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⒂宠辱偕.忘()⒃至若春和景.明()
⒄微.斯人()⒅不以物.喜()
⒆去国.怀乡()⒇予观夫.巴陵胜状()
(21)吾谁与归.()(22)越.明年()
三、辨别下列词义
⑴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态()⑵极南极潇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乐何极()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感极而悲者矣()
⑶一洞庭一湖()⑷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一碧万顷()属予作文以记之()
长烟一空()
⑸以属予作文以记之()⑹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则北通巫峡()
则有去国怀乡()
四、阅读理解(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
..:②去国.怀乡:③薄.暮冥冥:
④连月不开.:
2.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车彗。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车彗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释]①车彗(wèi)车轴头。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皆以车彗折车败.败:____________ ②期年不克.克:____________
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____________ ④南面而王.耳王:____________
2.下列向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陋之.有 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何敢言若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岳阳楼记》(二)设计:王双兰审校:夏国余9.4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百废具.兴(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4.锦鳞
..游泳( ) 5.或异二者之为.( ) 6.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7.增其旧制.( ) 8.予观夫巴陵胜.状( ) 9.横无际涯.( ) 10.朝晖.夕阴( ) 11.前人之述备.矣( ) 12.连月不开.( ) 13.浊浪排.空( ) 14.日星隐耀.( ) 15.春和景.明( ) 16.波澜不惊.( ) 17.沙鸥翔集.( ) 18.宠辱偕.忘( ) 19.把.酒临风( )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1.吾谁与归.( ) 22.乃.重修岳阳楼( )
23.而或
..长烟一空( ) 24.其.必曰(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偶的句子
1.衔远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南极潇湘。
3.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__。
4.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形容水势浩大的是: ________
________,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人生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用原文回答)
五、阅读理解
张良受书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②,顾谓良日:“孺子,下取履!”良鄂然③,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日:“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④,复还,日:“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日:“诺。
”五日平明⑤,良往。
父已先在,怒日:“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日:“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日:“后,何也?”去,日:“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
”出一编书⑥,日:“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⑦。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⑧,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⑨。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⑩。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释】
①从容:闲暇的样子。
圯(yí):桥。
②直:特,故意。
③鄂然:惊讶的样子。
鄂:通“愕”。
④里所:一里路光景。
所:表示约数。
⑤平明:天刚亮时。
⑥一编书:一卷书。
古代书籍写在竹简上,用皮条串连起来,故称编。
⑦兴:兴起。
⑧济北:楚汉时期诸侯王国,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南。
⑨谷城山:一名黄山,在今山东东阿东北。
⑩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吕尚所著的兵书。
太公:名望,字子牙本姓姜,祖吕氏,号师尚父,又号太公望,周文王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褐()②顾.谓良曰()
③笑而去.()④当如是.()
⑤遂.去()⑥良因异.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去里所,复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良受书”虽带有传奇色彩,但从中可见张良后来功业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请根据张良的性格特点,并谈谈所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岳阳楼记》(三)设计:王双兰审校:夏国余9.4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é()守yín()雨fēi fēi()qiáng()倾jí( )摧浩浩shāng shāng( ) 静影沉bì()岸zhǐ()tīng( )兰二、解释加点的词:
1.予尝求.古人仁人之心2.或异二者之为.
3.先.天下之忧而忧4.越.明年
5.百废.具兴6.刻唐贤今人诗赋.
7.属.予作文8.谪守
..巴陵郡
9.百废具.兴10.增其旧制.
三、认真比较,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之居庙堂之.高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先天下之.忧而忧去去.国怀乡通政通.人和
委而去.之北通.巫峡
四、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1.A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 B 衔.远山(连接)
C 横无际涯.(边)
D 朝晖.夕阴(光辉)()
2.A 岳阳楼之大观.(景色) B 前人之述备.矣(准备)
C 然则
..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D 迁客
..骚人(谪迁的人)()3.A 连月不开.(放晴) B 浊浪排.空(冲)
C 山岳潜.形(暗暗地)
D 薄.暮冥冥(迫近)()
4.A 去.国怀乡(离开) B 忧谗.畏饥(说坏话)
C 春和景.明(景色)
D 波澜不惊.(起、动)()
5.A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B 宠辱偕.忘(皆,一起)
C 把.酒临风(执、持)
D 静影沉壁.(圆形的玉)()
五、翻译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六、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4.体现古仁人宽阔胸襟的句子是,,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岳阳楼记》(一)设计:王双兰审校:夏国余9.4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一、填空
1.本文选自《唐宋文举要》。
作者范仲淹,字希文。
北宋初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2.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的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本文写作上最大特点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
4.请写出文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的句子(不少于2句)
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⑴增其旧制.(规模)⑵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
⑶前人之述备.矣(完全,详尽)⑷浊浪排.空(冲)
⑸日星隐耀.(光辉)⑹山岳潜形
..(隐没了形迹)
⑺满目萧然
..(萧条冷落的样子)⑻而或
..长烟一空(有时)
⑼岸芷汀
..兰(水草,水中小洲)⑽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
⑾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⑿百废具.兴(同“俱”,全,都)
⒀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
⒂宠辱偕.忘(一起)⒃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⒄微.斯人(非,如果没有)⒅不以物.喜(外物,客观环境)
⒆去国.怀乡(国都)⒇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21)吾谁与归.(归依)(22)越.明年(及,到)
三、辨别下列词义
⑴观予观夫巴陵胜状态(观赏)⑵极南极潇湘(最远到达(某处)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此乐何极(穷尽)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⑶一洞庭一湖(一个)⑷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助词,的)
一碧万顷(一片)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长烟一空(全)
⑸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用来)⑹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因为)然则北通巫峡(那么)
则有去国怀乡(就)四、阅读理解(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②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③薄.暮冥冥:迫近
④连月不开.:放晴
2.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感极而悲。
4.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文章重在表述作者的见解,不着重在写景状物。
(二)田单即墨之战
初,燕人攻安平,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车彗。
及城溃,人争门而出,皆以车彗折车败.,为燕所擒;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乃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令解围,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而让之曰:“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乐君若能有齐,与燕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燕国之福,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乃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
[注释]①车彗(wèi)车轴头。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皆以转折车败.败:坏,损坏,破坏②期年不克.克:攻下,战胜,攻克
③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距离,离开④南面而王.耳王:称王,作动词,做王2.下列向中的“之”与“或谗之于燕昭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何陋之.有 B.将军宜枉驾顾之. C.辍耕之.垄上 D.怅恨久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辖。
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
②汝何敢言若此!
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4.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不轻信谗言、办事果断.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岳阳楼记》(二)设计:王双兰审校:夏国余9.4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百废具.兴(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太守) 4.锦鳞
..游泳(借代指美丽的鱼。
)
5.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6.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
7.增其旧制.(规模) 8.予观夫巴陵胜.状( 优美)
9.横无际涯.(边) 10.朝晖.夕阴(日光)
11.前人之述备.矣( 完全,详尽) 12.连月不开.(放晴)
13.浊浪排.空(冲) 14.日星隐耀.(光,光辉)
15.春和景.明(日光) 16.波澜不惊.( 起,动)
17.沙鸥翔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18.宠辱偕.忘(一起) 19.把.酒临风(持握)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 21.吾谁与归.(归依) 22.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23.而或
..长烟一空(有时) 24.其.必曰(那)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3.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写出与下列句子相对偶的句子
1.衔远山,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南极潇湘。
3.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___。
4.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
1.《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是:百废具兴_,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面对人生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有“不人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原文回答)
五、阅读理解
张良受书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②,顾谓良日:“孺子,下取履!”良鄂然③,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日:“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④,复还,日:“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日:“诺。
”五日平明⑤,良往。
父已先在,怒日:“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日:“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日:“后,何也?”去,日:“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日:“当如是。
”出一编书⑥,日:“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⑦。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⑧,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⑨。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⑩。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注释】
①从容:闲暇的样子。
圯(yí):桥。
②直:特,故意。
③鄂然:惊讶的样子。
鄂:通“愕”。
④里所:一里路光景。
所:表示约数。
⑤平明:天刚亮时。
⑥一编书:一卷书。
古代书籍写在竹简上,用皮条串连起来,故称编。
⑦兴:兴起。
⑧济北:楚汉时期诸侯王国,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南。
⑨谷城山:一名黄山,在今山东东阿东北。
⑩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吕尚所著的兵书。
太公:名望,字子牙本姓姜,祖吕氏,号师尚父,又号太公望,周文王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褐(穿着)②顾.谓良曰(回头看)
③笑而去.(离开)④当如是.(这样)
⑤遂.去(就,于是)⑥良因异.之(认为……奇怪)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去里所,复还。
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
②旦日视其书,乃从太公兵法从也。
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3.“张良受书”虽带有传奇色彩,但从中可见张良后来功业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请根据张良的性格特点,并谈谈所受的启示。
张良具有谦虚,执著、胞怀宽广的性格特点。
我们应该学习张良的为人之道及做事的精神
【译文】
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直把他所穿的鞋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年轻人,下去给我把鞋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
因为看他年纪老,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
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恭恭敬敬地给他穿上鞋。
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而去。
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
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给你。
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
”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
老人已经先到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晚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
会。
”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
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还晚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走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
”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
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
”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
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
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张良就感到很惊奇,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姜堰四中07级语文作业
《岳阳楼记》(三)设计:王双兰审校:夏国余9.4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é()守yín()雨fēi fēi()qiáng()倾jí( )摧浩浩shāng shāng( ) 静影沉bì()岸zhǐ()tīng( )兰二、解释加点的词:
1.予尝求.古人仁人之心2.或异二者之为.
3.先.天下之忧而忧4.越.明年
5.百废.具兴6.刻唐贤今人诗赋.
7.属.予作文8.谪守
..巴陵郡
9.百废具.兴10.增其旧制.
三、认真比较,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之居庙堂之.高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先天下之.忧而忧去去.国怀乡通政通.人和
委而去.之北通.巫峡
四、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1.A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 B 衔.远山(连接)
C 横无际涯.(边)
D 朝晖.夕阴(光辉)( D )
2.A 岳阳楼之大观.(景色) B 前人之述备.矣(准备)
C 然则
..北通巫峡(既然这样,那么) D 迁客
..骚人(谪迁的人)( B )3.A 连月不开.(放晴) B 浊浪排.空(冲)
C 山岳潜.形(暗暗地)
D 薄.暮冥冥(迫近)( C )
4.A 去.国怀乡(离开) B 忧谗.畏饥(说坏话)
C 春和景.明(景色)
D 波澜不惊.(起、动)( C )
5.A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B 宠辱偕.忘(皆,一起)
C 把.酒临风(执、持)
D 静影沉壁.(圆形的玉)( A )
五、翻译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六、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4.体现古仁人宽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