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答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B》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A.浸膏剂
2.水丸的制备方法为:B.泛制法
3.应用时有起昙现象的是: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4.醇溶液调PH法可驱除:A.鞣质
5.下列属于动态浸出的是:B.渗滤法
6.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不包括 E.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7.下列不属于肠溶衣材料的是: B.丙烯酸树脂Ⅳ号8.可作为软膏、滴丸、栓剂基质的是: C.甘油明胶9.成品要检查溶化性的是: A.颗粒剂
10.下列属于湿法制粒的是: D.挤出制粒法
11.又称升华干燥的方法是D.微波干燥
12.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的方法是A.沸腾干燥
13.物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当表面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时,其所含的水分称为: B.平衡水分
14.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 E.栓剂
15.属于二相气雾剂的是: A.溶液型气雾剂
16.无菌、无热原是对下列哪个剂型的要求A.注射剂17.水化膜是下列哪个剂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C.胶体溶液
18.薄荷水为: B.真溶液
19.下列对等渗溶液论述错误的是: A.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20.低温间歇灭菌法属于: A.湿热灭菌法
21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的空气灭菌的是E.紫外线灭菌法22.需通过九号筛的是: B.眼用散剂
23.水蜜丸的溶散时限为: A.1小时
24.属于特殊散剂的是: 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25.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 B.混悬剂26.藿香正气水属于: B.酊剂
27.采用滴制法制备的是: E.微丸
28.常用于毒性及刺激性药物的丸剂为: A.糊丸29.需检查融变时限的是: A.栓剂
30.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这一概念指的是: A.置换价
31.含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易: A.氧化32.麝香宜采用下列那种粉碎方式: D.加液研磨法33.中药材中药物成分浸出的过程为: C.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
34.滴丸的制备流程为:
D.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35.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C.卵磷脂36.孔径规格以相对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的精制方法为: B.超滤
37.中药全粉末片是指: C.处方中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38.下列属于动态浸出的是: B.渗滤法
39.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
40.使用时,能够产生温热刺激性的是 D.熨剂41.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 E.栓剂
42.属于特殊散剂的是: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43.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 B.混悬剂44.藿香正气水属于: B.酊剂 45.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 B.流浸膏剂
46.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是; C.结合水
47.属于亲水胶体的是: B.溶胶
48.适于少量单纯提取低沸点挥发油而不收集水溶性成分的叶、花、全草: C.通水蒸气蒸馏
49.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做囊材: B.复凝聚法
50.适于无菌操作室空气环境灭菌的是:无
A.环氧乙烷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
D.辐射灭菌 E.干热空气灭菌
51.在注射液中可作为止痛剂和抑菌剂的是B.苯甲醇52.下列错误论述胶囊剂的是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53.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 C.254nm
54.下列对注射剂的论述正确的是E.应无菌、无热原55.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
56.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E.水不溶性
57.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 A.滴眼液
58.片剂药物需要包衣的原因,除了E. 减少服药次数59.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其细度应通过: C.6号筛60.采用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D.固化剂
61.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
62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63.炉甘石洗剂属于: C.混悬液
64.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D.剂型65.滴眼剂的制备流程为: A.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
66.中药注射剂生产时,采用胶醇法是为了除B.鞣质67.薄荷水制备时加入滑石粉的目的是: E.分散68.加入冰糖黄酒在胶剂制备中的操作过程为E.浓缩收胶
69.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D.新修本草70.外用药品每克或每毫升可以检出: E.霉菌71.一般用作O/W的HLB值宜为: B.8~16 72.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对于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要: A.隔离层 73.咀嚼片、口含片宜选用的稀释剂是: A.糖粉
74.下述丸剂中不能用塑制法制备的是B.水丸
75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利用热原的B.不挥发性76.注射剂的pH值为: C.4~9
77.为祛除注射剂中的氧气,常采用的措施除了:C.通入空气
78.不能作为片剂肠溶衣物料的是B.丙烯酸树脂IV号79.一般药物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C.20g
80.白降丹的主要成分为:A.氯化汞
B型题
A.浸膏剂 B.流浸膏剂 C.糖浆剂D.合剂 E.煎膏剂
81.一般多用作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的中间体A
82.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B 83.常用渗滤法制备: B
84.一般要进行乙醇量测定: B
A.塑制法 B.泛制法 C.滴制法 D.压制法 E.凝聚法
85.滴丸的制备 C
86.蜡丸的制备 A
87.水丸的制备 B
88.微囊的制备 E
A.聚乙二醇 B.液体石蜡 C.凡士林D.甘油 E.羊毛脂
89.滴丸基质 A
80.栓剂的基质 A
A.颗粒剂 B.散剂 C.栓剂 D.胶囊剂 E.丸剂
81.成品检查均匀度 A
82.成品检查溶化性 A
83.成品检查融变时限 C
84.室温下为固体,体温下易软化或溶解 C
A.沸腾干燥 B.喷雾干燥 C.微波干燥 D.减压干燥 E.冷冻干燥
85.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 A
86.适于液态物料干燥 B
87.又称升华干燥 E
88.用于粉针剂的制备 E
A.澄明度 B.刺激性 C.热原 D.鞣质 E.起昙
89.会引起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C
90.采用家兔试验检查的是 C
A.混悬液 B.真溶液 C.乳浊液 D.高分子溶液 E.溶胶
91.检查沉降体积比的是 A
92.为安全起见,剧毒药不宜制成 A
93.薄荷水为 B
94.水化膜是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E
A.等渗 B.等张 C.等压 D.等质 E.等效
95.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B
96.经常用氯化钠调节的是 A
97.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 A
98.采用溶血法调整的是 B
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紫外线灭菌法99.火焰灭菌法属于 B
100.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的空气灭菌 E A.119-122℃B.105-115℃C.80-100℃D.60-80℃ E.116-118℃
101.中蜜: E
102.老蜜: A
103.嫩蜜: B
A.升法与降法 B.熔和法 C.涂膜法 D.热
熔法 E.热压法
104.制成品含无机汞: A
105.丹药的制备方法: A
106.膜剂的制备方法: C
A.隔离层 B.粉底层 C.糖衣层 D.有
色层 E.打光
107.使片衣表面光亮,且有防潮作用: E
108.包衣材料只用胶浆; A
A.半浸膏片 B. 全浸膏片 C.提纯片 D.全
成分片 E.全粉末片
109.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浸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 B
110.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
形剂制成的片剂: C
C型题
A.二相气雾剂 B.三相气雾剂 C.二者均
是 D.二者均非
111.混悬型气雾剂为: B
112.溶液型气雾剂为: A
113.乳剂型气雾剂为; D
A.油脂性栓剂基质 B.水溶性及亲水
性栓剂基质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114.甘油明胶为: B
115.半合成山苍子油脂为: A
116.聚乙二醇为: B
A.片剂薄膜衣物料 B.片剂肠溶衣物料 C.二
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17.聚乙烯吡咯烷酮是: A
118.虫胶是: B
119.丙烯酸树脂Ⅳ号:D
120.丙烯酸树脂Ⅲ号:B
A.增加粘度 B.降低粘度 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
121.制备某些胶剂时,加入阿胶的目的是: A 122.制备胶剂时,加入花生油的目的是: B
123.制备胶剂时,加入酒的目的是 C
A.粘冲 B.松片 C.二者均
是 D.二者均非
124.片剂硬度不符合要求:B
125.片面不光 A
2
126.片重差异超限: D
A.减压浓缩 B.常压浓缩 C.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27.成分耐热的药液浓缩:C
128.热敏性药液的浓缩: A
129.中药醇提液的浓缩: C
130.中药水提液的浓缩: B
A.干燥粘合剂 B.崩解剂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31.微晶纤维素在片剂中常作: C
132.硫酸钙(二水物)在片剂中常作:D
133.滑石粉在片剂中常作: D
134.羧甲基淀粉钠在片剂中常作: B
A.滴制法 B.压制法 C.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35.软胶囊的制备:C
136.硬胶囊的制备: D
137.滴丸的制备: A
A.泛制法 B.塑制法 C.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38.蜡丸制备用 C
139.浓缩丸制备用 C
140.水丸制备用 A
A.除去细菌 B.除去热原 C.二者均可 D.二者不可
141.重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可以除去: C 142.用热压灭菌可以除去; A
143.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纯水,可以除去; B 144.能使恒温动物的体温异常升高的是: B
A.滑石粉 B.活性炭 C.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45.除去注射液中热原可用; B
146.有助滤作用的是: C
A.液状石蜡 B.水或乙醇 C.二者均可 D.二者均不可
147.用PEG6000作基质制备的滴丸中,选用冷却剂为:A
148.用氢化植物油为基质制备的滴丸中,选用冷却剂为:B
149.软膏剂制备中用以调节稠度的是: A
150.用甘油明胶为基质制备的滴丸中,选用冷却剂为:A
X型题
151.口含片中常加赋形剂是: A.糖粉 B.糊精D.甘露醇 E.山梨醇
152.能够产生热原的有: A.细菌 B.真菌C.病毒E.微生物的尸体及代谢产物
153.需作融变时限检查的是: C.栓剂 E.阴道片
154.中药注射剂质量存在的问题有: A.有效成分的水溶性小 B.有效成分本身有刺激性 C.含较多杂质D.pH值不适宜 E.疗效不稳定155.除去热原的方法有: B.酸碱法 C.吸附法D.高温法 E.离子交换法
156.微囊可用于: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B.减少配伍禁忌 C.降低毒付作用
D.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 E.遮盖不适气味157.药物成品水分含量不得超过9.0%B.散剂E.水丸
158.药物稳定性的考核方法有: B.经典恒温法D.吸湿加速实验
159.栓剂基质的要求有:A.不与主药有配伍禁忌较近 C.对人体无不良反应D.水值较高,能混入较多的水 E.室温下有适当的硬度,在体温下易软化160.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A.吐温类 B.肥皂类C.司盘类 D.磺酸化物 E.硫酸化物161.不宜制成胶囊的药物为:A.药物水溶液B.药物稀乙醇溶液 C.易溶性药物D.易吸湿性药物 E.易风化药物
162.下列可以作水丸赋形剂的是: A.水 B.黄酒 C.米醋 E.猪胆汁
163.包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B.粘锅C.片面裂纹 D.色泽不均 E.露边
164.常用的浓缩方法有: B.常压浓缩 C.减压浓缩 E.薄膜浓缩
165.喷雾干燥的特点有: B.适用于热敏性物料C.干燥速度快D.属于流化干燥 E.用于药液干燥166.口服药品每克或每毫升不得检出: B.大肠杆菌C.活螨
167.片剂包衣的种类有: A.薄膜衣 B.糖衣C.半薄膜衣 E.肠溶衣
168.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操作包括: A.加强亲水性非电解质 B.加强亲水性电解质D.凝聚过程是可逆的E.制成的微囊需要固化
169.胶剂的分类有: B.骨胶类 C.甲胶类D.角胶类 E.皮胶类
170.气雾剂按分散系统有: B.混悬型 C.乳剂型 D.溶液型
171.注射剂所用安瓿的处理包括: A.洗涤 B.灭菌 D.切割 E.干燥
172.下列栓剂基质中,属于水溶性基质的为: B.甘油明胶 E.聚乙二醇
173.中药注射剂中热原的污染主要有:A.环境B.人员 C.设备 D.原料 E.溶剂174.下列需要作含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B.流浸膏剂 C.酒剂 D.藿香正气水 E.酊剂175.防止药物水解的方法包括: C.降温D.制成干燥的固体制剂 E.改变溶剂
176.注射剂中常用的附加剂包括: A.苯甲醇 B.氯化钠 C.硫脲 D.依地酸二钠 E.盐酸177.蜜丸制备时蜂蜜炼制的目的为: A.破坏酶
3
C.杀死微生物D.除去杂质
178.栓剂的制备方法有: A.搓捏法 D.冷压法E.热熔法
179.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有:A.液滴大小B.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 D.液滴与冷却液之间的亲和力 E.梯度冷却
180.酒剂与酊剂的制备多用B.渗漉法 E.浸渍法181.下列可以加药物稳定性的措施是: A.制成胶囊B.β-CD包合 C.片剂包衣D.制成微囊 E.制成颗粒剂
182.适用于热敏性物质干燥的是:A.喷雾干燥B.减压干燥 C.冷冻干燥
183.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有: A.亲水亲油平衡值B.胶团和临界胶团浓度 C.起昙和昙点
D.毒性
184.下列属于特殊散剂的是:
C.含冰片、薄荷冰等低共熔物的散剂 D.含挥发油、药汁等液体药物的散剂
E.含马钱子等毒性药物的散剂
185.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为: A.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B.可延长药效 C.可将液体药物粉末化D.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E.调节释药速度186.丸剂包衣的目的A.提高稳定性 D.改善外观 E.利于识别
187.下列关于药物粉碎论述正确的是: B.粉碎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应及时过筛C.粉碎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避免污染 D.尽可能采用球磨机粉碎
188.麝香的粉碎方法可用:B.湿法粉碎C.“加液研磨法”粉碎
189.只能杀死繁殖型细菌的灭菌法有: B.煮沸灭菌法 E.低温间歇灭菌法
190.可用其气体灭菌的是:A.甲醛B.过氧醋酸 C.丙二醇D.环氧乙烷
名词解释答案:
1.剂型:指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作剂型。

2.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是一种内毒素。

3.HLB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和水的亲和能力力。

HLB值越大,表示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越强,反之,则亲油性越强。

4.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也可以看作药物的密度与基质密度之比值。

5.生物利用度:指药剂中的有效成分或主要部分到达大循环的相对速度和程度。

6.制剂:指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剂,称为药剂。

7.起昙现象: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受热时,溶液由澄明变浑浊甚至分层,冷却后又
可恢复澄明的现象,称为起昙现象。

8.等渗溶液:凡与血浆、泪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溶液称
为等渗溶液。

9.置换价:为药物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也可
以看作药物的密度与基质密度之比值。

10.微囊:是微型胶囊的简称,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
高分子材料(囊材)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囊心物)包裹
而成的直径1-500um的微小胶囊。

1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
学技术,研究将中药材制备成各种剂型的制备理论、生
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12.气体灭菌法:指用化学药品的气体或蒸气对药品或
材料进行灭菌的方法。

三、问答题、计算题
1.请将下述处方选择适宜辅料后,制成片剂。

写出辅
料的作用及制备流程(辅料量可以略)
处方药物:山豆根 300g 芦根 200g 薄荷 150g
2.某厂生产的注射液,临床使用中出现了热原反应,请分析产生热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3.配制1000ml20%的金银花注射液,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整为等渗溶液(已知20%金银花注射液的
冰点下降为0.05℃)
4.简述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
5. 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要点
6. 现要将硫酸阿托品 2.0g,盐酸吗啡 4.0g,配制
200ml的注射液,需要加多少氯化钠才能调整为等
渗溶液(已知硫酸阿托品E=0.13,盐酸吗啡
E=0.15)
7.简述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
8.简述特殊散剂的种类和制备要点
9. 单凝聚法制微丸的工艺要点。

问答题、计算题答案:
1.选择辅料种类:填充剂:淀粉作用:吸收药材提
取浓缩后的清膏;
4
润滑剂:滑石粉硬脂酸镁作用:助流、抗粘冲、润滑;
崩解剂:淀粉作用:加速片剂崩解;
粘合剂或润湿剂:视清膏浓度和粘性,可以不加或加入低浓度乙醇溶液降低粘性。

制备流程:(1)提取
薄荷:洁净后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山豆根:醇提水沉去除杂质后,浓缩至得干浸膏;
芦根: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薄荷一起用水煎煮,将煎出液浓缩至清膏。

(2)制备片剂
取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淀粉——加清膏——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
干燥——干颗粒检验——干颗粒整粒——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挥发油用乙醇溶解
后喷雾在颗粒上混匀后——压片——质检——包装
2.(1)污染热原的途径可能有: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设备;制造过程及生产环境;输液器具
(2)解决办法:
除去容器和用具中热原的方法:高温法干热250℃加热半小时以上;
酸碱法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浸泡处理。

除去水、药液或容器中热原的方法:吸附法活性炭或硅藻土;
离子交换树脂法: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超滤法:用高分子薄膜截留热原;
凝胶过滤法:用分子筛阴离子交换剂除去水中的热原;
反渗透法:通过反渗透膜除去水中热原;
重蒸馏法:除去水中热原。

除去设备热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

制造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生产,及时灭菌。

原辅料:严格把好质检关,包装材料要合格,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输液器具:严把质量关。

3.【(0.52-0.05)/0.578】×10=8.13克
4.剂型选择应首先对有关剂型的特点和国内外有关的研究、生产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剂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剂型的选择和设计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是剂型选择的重要依据。

例如在胃液中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开发为胃溶制剂。

稳定性差宜在固态下贮藏的药物如某些头孢类抗生素,在溶液状态下易降解或产生聚合物,临床使用会引发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不适宜开发注射液、输液等溶液剂型。

对存在明显肝脏首过效应的药物,可考虑制成非口服给药途径的制剂。

(二)临床治疗的需要
剂型的选择要考虑临床治疗的需要。

例如用于出血、休克、中毒等急救治疗的药物,通常应选择注射剂型;心律失常抢救用药宜选择,静脉推注的注射剂;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宜选择吸入剂。

(三)临床用药的顺应性。

临床用药的顺应性也是剂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开发缓释、控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减小波动系数,平稳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

对于老年、儿童及吞咽困难的患者,选择口服溶液、泡腾片、分散片等剂型有一定优点。

另外,剂型选择还要考虑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及生产成本。

一些抗菌药物在剂型选择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延长药物临床应用周期。

说明:以上几条中例子,写出其中一例即可。

5.操作要点:
(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用10%醋酸溶液调节pH是操作关键。

因此,调节pH时一定要把溶液搅拌均匀,使整个溶液的pH为3.8~4.0。

(2)制备微囊的过程中,始终伴随搅拌,但搅拌速度以产生泡沫最少为度,必要时加入几滴戊醇或辛醇消泡,可提高收率。

(3)固化前勿停止搅拌,以免微囊粘连团。

6.0.9%×200-0.13×2.0-0.15×4.0=0.94克7.(1)降低温度和避免光照;
(2)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3)驱氧:煮沸驱除水中氧气,通入惰性气体驱氧;
(4)添加抗氧剂;
(5)调节PH值。

8.(1)含毒剧药物的散剂:制成倍散采用倍增稀释法,常添加着色剂借以判断混合是否均匀;
(2)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共熔后组分作用增强的,先共熔,用其他成分吸收液体;共熔后组分作用不变的,可以先共熔,用其他成分吸收液体;共熔后组分作用降低的,以其他组分将共熔成分分开稀释后再混合。

(3)含液体组分的散剂:可以用其他组分吸收液体后混合,必要时添加适当的赋形剂,如淀粉、蔗糖。

(4)含中药浸膏的散剂:干浸膏可以粉碎、过筛后与
5
其他成分混合,稠浸膏可以用乙醇溶液稀释后喷入其他组分中,混匀。

(5)含中药有色成分的散剂:先加色深的组分,再加色浅的组分。

1.单凝聚法
(1)概念:系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使囊材凝聚包封于
药物表面而形成微囊。

(2)常用的囊材为明胶、CAP、MC、PVA等。

常用的强亲水性非电解质如乙醇、丙酮等;强亲水性电解质如Na2SO4,(NH4)2SO4等。

以明胶为囊材时,可加入甲醛使甲醛明胶分子互相交联而固化,其工艺流程如
下:
稀释液:即硫酸钠溶液,浓度为成囊体系中硫酸钠的百分浓度再加1.5%,用量为成囊体系的3倍多,液温为15°C,浓度过高或过低,可使囊溶解或粘连成团。

2.复凝聚法
(1)概念:系指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后,溶解度降低,
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2)原理如下:
明胶为两性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分子里含有-NH2、-COOH及其相应的解离基团-NH3+、-COO-。

所含正负离子的多少,受介质酸碱度的影响。

pH值低时,-NH3+的数目多于-COO-,反之,则-COO-数目多于-NH3+。

两种电荷相等时的pH值为等电点。

当pH值在等电点以上时明胶带负电荷,在等电点以下时带正电荷。

阿拉伯胶在水溶液中分子链上也含有-COO-,带负电荷。

因此,明胶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调pH4.0~4.5,明胶正电荷达最高值,与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结合成为不溶性复合物,
凝聚成微囊。

(3)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的复凝聚法工艺流程
如下: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