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片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大刀向鬼
子们的头上砍去。

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
狼狈而逃。

⑴“顷刻间”表示时间___ ___,在短文中还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替换。

⑵仿写成语。

例:狼狈而逃(一个成语中有两种动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⑶这段话中用了一系列动词,如“举起、_______、 ______、砍去”,这些词语体现了
中国守军奋勇抗击的英雄形象。

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
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xián xuán)上流泻出
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________, 在怀念,在思索。

随着旋律的升腾
(ténɡ tén)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对___ 。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短文划横线处填空。

3、联系全文,想想阿炳有哪些“积淀已久的情怀”?
1、《二泉映月》在国内外乐坛上享有盛誉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词?请写出几个来。

2、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阿炳坎坷的人生,欣赏了那优美的《二泉映月》,此时,你
有什么感受,你又想对阿炳说些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原来,蝙蝠靠(hóu long)( )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

蝙蝠用耳朵接收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作出判断,灵巧地自由飞翔,(bǔ zhuō)( )食物。

⑴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⑵造句。

一……就……
⑶根据你的理解,给这段话画一个示意图。

5、读了《夜晚的实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又想对斯帕拉捷说些什么?请试着写几句话。

6、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

人们从鱼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流线体”和“潜艇”,你还知道自然界的哪些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也写出几例。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有的含羞待放,碧
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有的刚刚绽(zhàn dìnɡ)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zuān
zhuān)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
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
tiá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两寸长的圆茎。

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
(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
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迫不及待:
数世同堂:
(3)用“”画出这段话中打比方的句子。

(4)这段话写到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有、、
、。

(5)本段采用了的段落结构,先写,再写,
最后写。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

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
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麋鹿的角(形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支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

雌麋鹿没有角,体(型形)也较小。

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长尾巴用来(躯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的生活。

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

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1)画去括号中用错的字。

(2)造句。

甚至……
(4)麋鹿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
五、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它的观众席有1642个座位、567个站位。

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

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备有现代化的照明设备。

剧院内部金碧辉煌。

正厅两边的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

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

大厅顶上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

在巨大的吊灯照映下,到处金光闪闪。

(1)联系课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星罗棋布:。

金碧辉煌:。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作者描写歌剧院的顺序是由外而内,先写歌剧院的和,再写内部设
施:、、,最后写、、的装饰,描绘
出歌剧院的华丽典雅、金碧辉煌。

(4)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歌剧院,欣赏着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有什么感受?
四、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一)
四年后,柏耀平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跨上了现代化战舰。

(眺望瞭望)波涛汹
涌的大海,柏耀平心潮起伏:在未来的海战中,谁抢占了现代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赢
得主动。

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

从此,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

夜深人静,水兵们早已头枕波涛,进入甜甜的梦乡,他却打着手电,穿舱过室,默默地
对着各种(精密周密)装备,边看边记边思考。

为了搞清雷达天线的构造,他攀上全
舰最高桅杆的顶端;为了弄明白主机的工作原理,他和主机班战士一起钻到舰艇的最底舱。

闲暇时光,官兵们推开他的住舱,见到的总是他在书籍和资料堆里钻研的身姿……
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柏耀平()(熟练熟悉)了现代化战舰的基本构造和几
千条舰艇条令,()(熟悉熟练)地掌握了军舰指挥控制中心的装备系统及战术性
能。

(1)划去括号中用得不够恰当的词语。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用“——”画出柏耀平刻苦钻研的表现,用“”画出柏耀平刻苦钻研的结果。

(4)“海上科技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柏耀平怎样的决心?
(5)面对耀平刻苦钻研的表现,你想到哪些成语?
七、阅读片段,完成作业。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们()赏月,()倾诉思乡情怀。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诗人写的《》。

该诗的后两句是“,。


(3)他们倾诉思想情怀时,钱学森会说:
(4)他们谈论祖国美好前景时,钱学森会说:
六、课内阅读。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您老有60岁了吧?”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

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1、在文中的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

2、“我”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的意思是:,老人说“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的意思是:。

4、找出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

5、文章最后说“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回答。

1、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
...的脸蛋,毫无倦态,潇.
潇洒洒
...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
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夺目()感染()
2、照词语的组成方式,仿写词语。

红扑扑
...(ABB式且表示颜色)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潇潇洒洒
....(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这段话把夕阳比作快乐的________。

片段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的“快乐”和“淘气”。

观察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看看这个会徽有哪些特点,用几句话写下来?
阅读片段,完成作业。

袁隆平为了实现增产粮食的理想,决心去攻克这道世界难题。

为了实施这套人工杂
交水稻的方案,首先要找到适于杂交的水稻品种。

他()着水壶,()上干粮,头
()烈日,脚()污泥,一头()进了茫茫稻海之中。

经过16天的苦苦寻觅
....,
他终于
..发现了这样一株水稻。

但是经过无数次实验,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2)从“苦苦寻觅”、“终于”两个词体会出什么?
(3)袁隆平经过无数次实验,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会怎么想?
4、读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30年前,您做了我们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

在那段值得留恋的时光里,你在我们
贪玩、不懂事的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啊!那时,正值“文革”时期,读书被认为是
无用的,老师也就特别难当。

您却经常对我们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就不信,文盲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课堂上,您依然认认真真地教我们学语文、数学,教我
们怎样做人。

当我们的眼前又重新浮现起这些难忘的情景时,可曾想到,在那个年代里,您说出这样的话,作出这样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呀!
“这样的话”是指。

“这样的举动”是指。

在那个年代,沈老师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是因为。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
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
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
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①这段话告诉我们除了要勤学好问,还要。

②文中“兴许”什么意思?请你换个两个词、。

③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他的著作是。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尽:始:
诗意:
⑤.沈括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懂了吗?请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其中的道理:
5、读片段,完成练习。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2)、体会小女儿杰奎琳的神态、语言和动作,你的感受是:
(3)、读一读画“”的句子,这时你有什么想法?
3、阅读下列片断,回答问题。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
像脱疆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只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
镇定自若,指挥着船只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1)在空白处加上标点。

(2)用“”画出描写航行充满风险的句子。

你还能写出两个描写风浪大的成语吗?

(3)“化险为夷”这个词中“险”和“夷”是一对反义词,请再写出类似的两个词语。


(4)这段文字通过“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等词,表现了郑和。

4、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7、阅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练习。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

铁扇公主不(辨辩)真假,把他接了进去。

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chuí cuí)
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恕),给
他的是假扇。

”假牛魔王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
他再骗了去。

”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

”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

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
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
丈二尺长短。

”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里,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jìn jìnɡ)
自出了芭蕉洞。

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1)将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划掉。

(2)在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划横线。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径自:大喜过望:
(4)造句。

只好……
变化多端……
(5)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 孙悟空为
什么故意这么说?表现了孙悟空什么品质?
6、阅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练习。

“这并不很困难。

我隔着一条街道就看见这个人手背上刺着一只蓝色大锚,这是海员的特征。

况且他的举止又颇有军人气概,留着军人式的络腮胡子。

因此我想他是个海军陆战队员。

他的态度有些自高自大,而且带有一些发号施令的神气。

你一定也看到他那副昂首阔步的样子了。

从他的外表上看来,他又是一个既稳健又庄重的青年人。

——根据这些情况,我就断定他当过军曹。

”我情不自禁喊道:“妙极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昂首阔步:情不自禁:
(2)填空。

福尔摩斯根据推断那小伙子可能是海员,从他推想他是个海军陆战队员,从他
断定他当过军曹。

(3)“我情不自禁地喊道:‘妙极了’”,作者“情不自禁”说明了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12分=22分)
(一)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

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

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

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1、结合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2分)
销声匿迹:(用短文中的词语解释)
撰文:
2、“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请用“”画出这些麋鹿惨遭怎样的厄运。

(2分)
3、照样子连线。

(3分)
中国伦敦
法国柏林
德国巴黎
英国北京
1、这一段文字介绍了麋鹿从发现到几乎绝迹的过程。

读了这段文字,我想到
(3分)
四、阅读。

(25分)
(一)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

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

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1、形容乐曲可以用许多词语,本文就用了这样三个:、、。

(3
分)
2、文中从、、、、这样几方
面写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

(4分)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分)
4、请你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结性的结尾,只要一句即可。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围绕“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水”写一段话。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