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廉价救命药和“孤儿药”为何一药难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2017.01
热点扫描
深度解析:
廉价救命药和“孤儿药”为何一药难求
■ 嘴角上扬
廉价救命药和“孤儿药”的短缺非一朝一夕之事,互联网上爆出的各路消息也已屡见不鲜。
越来越多的廉价药“消失”成为广大患者心中无处诉说之苦,而用于罕见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药品——“孤儿药”,有些在我国也只能通过黑市高价取得。
一药难求催生市场乱象
近年来,鱼精蛋白、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 等“救命药”频频出现“药荒”,导致手术推迟、治疗难以为继等现象,不少患者因此错过了最佳抢救期或治疗期。
另一方面,正规药品市场的紧俏则间接催生出黄牛市场、民间仿制药等乱象。
缺药的背后
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分析廉价“救命药”短缺原因如下:
(一)价格低廉,药厂生产亏损。
当前,药品定价主要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
通常,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需要经过公开招标采购,而价格低、需求量大的药往往竞争激烈。
有些药厂为中标,恶意竞争,压低价格。
但又因中标价太低,无利润空间,放弃生产,导致一定时期内部分药品短缺。
(二)需求量少,非医院常备用药。
生产。
而对于“孤儿药”,除了上述原因外,药物研发和审批同样存在门槛。
首先,现阶段我国对于创新型孤儿药研发的激励机制不够,国内药企“孤儿药”研发乏力。
而欧美发达国家均有不同类型的政策激励。
其次,因为孤儿药针对的人群有限,但研发成本巨大,医药企业预期市场盈利不足,设立专门的生产线并不能使得获得足够的利润。
另外,“孤儿药”的审批周期过长,可能会使得国内的上市时间晚于国外,使药企丧失占领市场的
像鱼精蛋白,主要存在鱼类(如鲑鱼、鳟鱼、鲱鱼等)成熟精子细胞核中作为和DNA 结合的核精蛋白存在,但提取鱼类精子有季节性,便限制了原料的供应量。
(三)以药养医,医院首选贵药。
实施多年“以药养医”造成医药不分家。
在利益的驱动下,医院和医生可能倾向于选更贵药,间接造成便宜的药没人用。
(四)违约成本低。
部分企业以超低价格中标之后,因为生产的东西无法盈利,干脆违约停止
图1:近些年来消失或者经常断货的廉价“救命药”(央视新闻调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3
2017.01
热点扫描
最佳时机。
给“一药难求”开处方
(一)对药品短缺问题进行相关立法。
例如,美国早在1983年就制定了《孤儿药品法》,对罕见病药品开发和生产提供财税鼓励。
这大大促进了美国国内罕见病用药的开发和提供。
目前,我国
对“孤儿药”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这导致相关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等能力不足。
我国应该借鉴国际通用做法,给予罕见病药品以一定的政策倾斜。
(二)建立廉价药品补助机制。
从现实看,拯救廉价药不能完全指望通过市场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建议由国家和省、市、区卫生计生委协调
相关部门,制定廉价药目录,为廉价药定点生产企业减税,同时筛选出临床用量高、价格低、生产企业少的廉价药,根据与国外同类药物差价比例以及企业生产成本等,对每一类廉价药确定政府补助比例,确保企业合理的利润率。
(三)进一步完善医保报销制度。
医保报销的药品种类应适时进行调整,尽量避免市场没有廉价救命药的供应,而医保又没有将相应替代药品纳入报销的保障当中。
(四)积极推动价格较高的“孤儿药”纳入医保,并且不断建立健全针对创新型“孤儿药”研发的奖励机制,同时对于“孤儿药”建立快速审核的绿色通道。
保证廉价药和“孤儿药”的供给是保障普通百姓的基本医疗权利,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都希望有用得起,买得到,疗效好的基本药品。
1月15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其间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到访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多位专家在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与世卫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习近平主席此访对外传递了中国
战。
推进全球卫生事业,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民健康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中国始终把卫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我们建立了世界上规模
对全球卫生事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和重视的信号,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全球卫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访问了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
习近平指出,卫生问题是全球性挑
习近平出访WHO “健康中国”成国家战略
■ 吴晓凌
图2:费尽洪荒之力购买的“溴吡斯的明”
(所购药品照片)
图3:黄牛倒卖药品的渠道(央视新闻调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