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文关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人文关怀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摘要: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是其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评价指标。

人文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来。

护理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理论和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实践
教学占据重要比例。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教学研究
1?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属于哲学伦理学范畴,人文指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关怀指关心关爱、关怀照顾。

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JeanWatson在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人性关
怀护理理论,并把人文关怀这一词汇首次引入至护理学概念中。

2?护理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理念现状及重要性
2.1人文关怀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文关怀理念提出后,大部分高职护理院校开始重视人文关怀教育,比如开
设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等人文课程,但总体上这些课程的设置仍
然不足。

有研究者对全国47所护理高校的人文课程调查显示,除政治、英语以外,所有社会人文课程的学时之和仅占总理论学时的7.37%,并且有些高校存在
人文课程设置单一。

此外,笔者认为通识课程也是让护生树立人文关怀理念非常
重要的部分,它给护生一定的社会知识、思维、信仰,让其在文化的熏陶下感悟
人文关怀理念,而大部分护理院校通识课程偏少。

2.2人文关怀教师师资不足
在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高职护理院校大部分
教师来自于护理或临床专业,虽然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但人文素养不高和文化
底蕴不深厚,导致大部分专业课中人文关怀理念缺乏。

3.护理人文关怀时间教学模式优化
3.1优化教学模式,渗透人文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对护理操作技能的理论部分进行讲授,再观看技能操作
视频,予以学生直观感受。

此模式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仅限于对操作
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操作本身对患者造成的不良感受。

因此,理论课上,改变以
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家庭、医院、社区、社
会中报道的真实案例中的伦理、护患纠纷等内容,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分析,在潜
移默化中灌输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伤观念。

先让学生体验人文关怀,然后引
导学生学会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

在理论课上,穿插南丁格尔事迹,引入典型人
文关怀案例,观看相关视频,以正面的方式宣传人文关怀理念。

同时,在课堂上
讲述南丁格尔奖得主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教学中,亦注
意引入当前时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借鉴国外人文教学采用的小组讨论、案例讨论、课外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伦理、行为科学等
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能力。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及时地更新教学手段,例如采用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
高学习效果。

3.2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师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渗入需要将其纳入到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学校在对护生课程进行安排时,需要有意识地将人文教育相
关的内容运用到课堂当中,独立设置一些人文素养课程,将人文教育真正引入到
课堂;同时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色适当引入人文素养知识,达到在人文社
会科学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人文教育的引入还在于老师的教导,所
以提高师资人文素质教育很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加强自身的人文知识,不定期与人文课程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人才引进时尽量引入多学
科人才来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通过实际案例插入人
文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积极参与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自主性,同时
还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们在学习和将来工作中的人文素养。

3.3推展人文活动增添人文氛围
所谓人文活动是指以人文教育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在护生的学习阶段,举办一些人文活动,如人文讲座、美育讲座等,能够让
学生亲身体会到人文的氛围;同时,安排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
进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构、社会福利院、老人院等地方,使护生在亲身参
与社会活动同时将人文关怀应用到实践,学会关爱人、尊重人、学会与人沟通,
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能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能够将所学的人文知识逐渐向人文
素质转化。

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体
会人文精神的直谛及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
务理念。

3.4强化实训,提高人文修养
应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案例描述下的医疗场景,把学生带
入护患关系的情景中,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使其身临其境,增加人文关怀体验。

通过身份的互换,让学生扮演患者,促使学生在医疗场
景中感受患者的心理状况,体会患者的不易;并能在扮演后,反思作为一名护士
的人文情怀和关怀的不足,从而自觉将人文理念融入护理实践,优化护理服务,
改善护患关系,实现“以人为本”的健康照护。

4.护理人文关怀临床实践教学方法
4.1角色模范法
角色模范法是通过角色的引领示范,来熏陶或影响学习者以达到教学目的。

有学者指出,护生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人
文关怀渗透,其人文关怀能力大为提高。

因此,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带教老师要
发挥自身模范作用,在实施临床护理操作时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如保护患
者的隐私、先暖手再检查、适时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关心爱护患者等。

角色模
范法也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医院要在带教老师筛选上严格把关,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人文关怀品质,展现人格魅力,通过言传
身教、以身作则来引导学生。

4.2书写反思日记
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探究性思维活动,是对个人经验不断进行内在审视和思考
的过程,反思日记是其主要呈现形式。

书写反思日记可以让学生的人文关怀体验
更深刻。

葛宾倩等指出,在临床见习体验阶段,让学生观察、记录临床所见所想,书写反思日记,体验并反思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可有效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但在采用反思日记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在见习前强调学生重点要体验的内容,
见习结束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人文关怀实践的感悟。

4.3健康教育比赛
健康教育是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契机,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温
暖和体贴。

陆秀儿等组织实习护生进行健康教育比赛,让护生分享自己在实习中
的人文关怀体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到提高。

利用健康教育比赛开展人文关怀
教育时,要在比赛前确定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用临床实习中的真实病例为素材,讲解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

总?结
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是护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护理教育者,应从创造
人文环境、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人文关怀理念,为
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娜.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下高专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实践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3):196.
[2]李凤.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40):86-87.
[3]张小敏,章新琼,王芹,吴小婷.浅析护理人文关怀:从概念、理论到实践发展[J].医学与哲学,2019,40(01):54-56.
[4]张洁.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1):126-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