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全能强化训练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全能强化训练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16卷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全能强化训练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hóng jūn______yuǎn zhēng______děng xián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屏píng______bǐng______
将jiāng______jiàng ______
贾jiǎ______ gǔ______
3. 按要求写句子。
①不久以后,被写入战史的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
(缩写句子)
②他把桑葚摘下来,塞到警卫员的嘴里。
(改成“被”字句)
③快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
(修改病句)
④他发明自己养的蚕吃得很饱。
(修改病句)4. 按课文内容排序。
______把敌人引上绝路。
______ 接受任务。
______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______壮烈跳崖。
______ 英勇歼敌。
5. 读课文《紫桑葚》中下面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
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
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
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
6. 把下面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起来。
①五位壮士向顶峰攀登。
五位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②五位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
他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③子弹都打完了。
壮士却用雹子样的石头仍坚持阻击敌人。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满腔怒火②瞄准
8.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通过写一座村庄______与______的对比,讴歌了______给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9. 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A、着重指出B、特殊意义C、直接引用
①请记住,读书莫放“拦路虎”。
______
②歌中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 ______
③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
着。
______
10. 学了《蝉和狐狸》我们得出的寓意是什么?
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飘飘______ 歪歪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课外阅读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
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
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壮观”造句。
壮观:
3.(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3. 学完这篇课文《推敲》,我们理解了推敲的含义,即
14. 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理想______大道 ______的新苗
______的丝线______心血 ______的辛劳
三、写作(30分)
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②)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读拼音,写汉字。
lǜpàn dùdào zào
过______ ______断______子______窃______音
2. 形近字组词
儒______ 箩______ 眬______ 葚______
蠕______ 萝______ 胧______ 勘______
3. 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高______下 ______山______野
满腔______ ______丝______动______动______心千斤______
4. 写出近义词
以为—______ 掺杂—______ 戒心—______
聪明—______ 灾难—______ 教训—______
5. 同音字填空。
xiàn:______制呈______ ______害 ______索
6. 形近字组词
睁______ 破______
挣______ 波______
7. 根据课文《狐狸和葡萄》内容填空
生活中的俗语“______”就是从《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中演化而来的。
8. 补充成语。
瓜熟蒂 ______ 孤掌难 ______
笑里藏刀______ 管中窥______
9. 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A、着重指出B、特殊意义C、直接引用
①请记住,读书莫放“拦路虎”。
______
②歌中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 ______
③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着。
______
10. 学了《蝉和狐狸》我们得出的寓意是什么?
11. 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
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
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嫦娥奔月》,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迫不______ 树影______
______当空 ______无比
美丽______ ______不老
飘飘______ 为民______
13. 仔细读《七律长征》,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14. 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三、写作(30分)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dú yá______huáng hūn______xí jī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中zhōng______ zhòng______转zhuǎn______zhuàn______
3.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①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______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______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②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______驯良______很讨人喜欢。
③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______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______
④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______4. 写出近义词
突然—______ 解除—______ 敬重—______
贪婪—______ 善良—______ 威逼—______
5.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6. 形近字组词
持 ______ 炮______
挂 ______ 跑______
坦 ______ 般______
担 ______ 船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纹丝不动②居高临下
8. 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作比较
D 打比方
1.(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
有3200具,西德约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
______
2.(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
当作“挖土机”。
______
3.(3)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
______
4.(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
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
很宽敞。
______
9. 下面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哪个课外必读名著(填书名)。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冬日的一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
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
当他身上的热气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
它一清醒之后,就咬了农夫一口,给了他致命的伤害。
农夫临死之前说:“我竟然去可怜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10. 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
①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聚集拒)______于一身,谁就会使胜利者。
②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和合)______(而二)______为一。
③盾大(的得)______(向像象)______个铁屋子。
1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除______ 接济______ 企盼______ 焦急的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短文,概括文章大意
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3. 读课文《孔子》,回答你是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这句话的?
14. 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理想______大道 ______的新苗
______的丝线______心血 ______的辛劳
三、写作(30分)
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④)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chán míng chàng gēquān tào gù yìzàn tàn měi mi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难nán______ nàn______蔓màn______ wàn______
3. 词语超市
1.(1)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用得不妥,请在括号里找
出恰当的近义词代替。
①我们的小组长一贯待人勤恳,关心集体。
(诚恳诚实恳切)______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容侵略。
(侵占侵犯侵袭)______
2.(2)在每组中找出不同类的词语。
①童话古诗寓言诺言谜语______
②泰山庐山黄山山川华山______
3.(3)写几个描写梅花的词语。
(至少四个)
4. 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他们俩躲在屏(bǐng píng)______风后面,敛声屏(bǐng píng)______气,生怕被人发现。
将(jiāng jiàng)领______ 将(jiāng jiàng)来______
5. 按原文填空。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
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6. 形近字组词
掩______ 惊______
淹______ 谅______
7.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意思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欺诈诈骗尔虞我诈诈降
B .疾病残疾疾恶如仇疾走
C .虚假真
假弄虚作假假山
8. 辩一辩在组词
泡______ 功______ 腿______ 神______
炮______ 攻______ 退______ 伸______
9. 根据课文《推敲》内容,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______①为了一字,斟酌推敲。
______②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______③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______④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②她喜欢唱歌。
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满腔______ 悬崖______ 斩钉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嫦娥奔月》,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迫不______ 树影______
______当空 ______无比
美丽______ ______不老
飘飘______ 为民______13. 读课文《金蝉脱壳》语段,完成习题。
最有趣的是()出壳的情景。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着,伸着。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向后仰去,又()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的蝉尾就出来了。
整个动作配合得()。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
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
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变成了()。
翅膀上出现了()、()的斑纹。
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
1.(1)写出语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本体和喻体。
14. 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理想______大道 ______的新苗
______的丝线______心血 ______的辛劳
三、写作(30分)
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
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lú wěi______é máo______róu ruǎn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圈quān______juàn ______
空kòng______kōng______
3. 按课文《小英雄雨来》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______次。
正是由于雨来______,才______。
4. 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①______一新②蹑______蹑______
③难以______ ④______起舞
⑤欢______笑______ ⑥成百______
②成语的意思是______。
我能仿写④类型的成语: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用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数量非常多,表达同样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
5.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
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 .“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 .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 .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6.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脚步声,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属于______描写,既写出了______,又写明了“我”______的心情,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
7. 我会用下列表示不同意思的字组词。
例:白:A、表示叙述(表白)B、表示清楚(明白)
首:表示头______表示第一______疾:表示病______表示快______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愣住②捆绑
9. 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A、着重指出B、特殊意义C、直接引用
①请记住,读书莫放“拦路虎”。
______
②歌中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 ______
③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着。
______
10. 根据课文《推敲》理解,填空。
本课讲的是唐朝诗人与韩愈一起______ 的故事,表现了贾岛______ 的创作态度和______ 的钻研精神。
11. 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嫦娥奔月》,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迫不______ 树影______
______当空 ______无比
美丽______ ______不老
飘飘______ 为民______13. 读课文《紫桑葚》中下面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
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
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
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
14. 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理想______大道 ______的新苗
______的丝线______心血 ______的辛劳
三、写作(30分)
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lán lù hǔyuè dúzhàng ài má fán zhōng xīn wù jiě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中zhōng______ zhòng______转zhuǎn______zhuàn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逶迤______ 磅礴______ 铁索______
4. 写出近义词垂下—______ 成熟—______ 白费—______
无望—______ 离开—______ 肯定—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牢固—______ 障碍—______ 必须—______ 排除—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枯______ 漫______
姑______ 慢______
7. 解释下列词语
①逶迤:
②磅礴:
8. 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②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总结教训。
9.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等闲______ 逶迤______ 磅礴______
10.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硝烟______ 此起______ 若有______
11. 题目:我的小制作。
提示: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东西,说明一下你的制作过程,
并说明这个小制作的特点及用途,别忘了使用一些说明方法哦。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仔细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说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13. 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蚂蚁与屎壳郎
夏天,别的动物都悠闲地生活,只有蚂蚁在田里跑来跑去,搜集小麦和大麦,给自己贮存冬季吃的食物。
屎壳郎惊奇地问他为何这般勤劳。
蚂蚁当时什么也没说。
冬天来了,大雨冲掉了牛粪,饥饿的屎壳郎,走到蚂蚁那里乞食,蚂蚁对他说:“喂,伙计,如果当时在我劳动时,你不是批评我,而是也去做工,现在就不会忍饥挨饿了。
”
14. 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三、写作(30分)
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zhōu xuán wēi bīlā mǎn jìng zhòng jiē jìxiāng q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多音字组词
中zhōng______ zhòng______转zhuǎn______zhuàn______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逶迤______ 磅礴______ 铁索______
4. 写出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我们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______②我们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______
③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______
④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难—______ 闲—______ 寒—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①蔽______ 弊______
② 蹦______ 绷______
7. 根据课文《狐狸和葡萄》内容填空
生活中的俗语“______”就是从《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中演化而来的。
8. 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用“”画出来。
月光(洁白皎洁)______月夜(宁静平静) ______ 发现(问题题目)______
反映(意见建议) ______ 印象(深刻深厚)______著名(诗人朋友)______
9. 根据课文《推敲》内容,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______①为了一字,斟酌推敲。
______②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______③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______④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②她喜欢唱歌。
1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除______ 接济______ 企盼______ 焦急的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读课文《嫦娥奔月》,补充下列词语并选择合适的填空。
迫不______ 树影______
______当空 ______无比
美丽______ ______不老
飘飘______ 为民______
13. 读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14. 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理想______大道 ______的新苗
______的丝线______心血 ______的辛劳
三、写作(30分)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五年级全能强化训练上学期小学语文三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
(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tè zhēnɡjí sùpàn duàn zào y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èi bùhuá qiáo xùn liánɡbǔ y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看拼音,写字词。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QQ表情是什么吗?相信你一定能cāi______到。
那就是阿狸!无论是nǎo nù______的阿狸,还是xiū kuì______的阿狸,甚至是犯了错要想偷偷liū______走的阿狸,都是那么可爱!
3.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阅读障碍误解麻烦字典
4. 写出近义词
掩护—______ 转移—______ 紧跟—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说谎—______ 慌忙—______ 一贯—______ 不禁—______
6. 形近字组词
征______ 逶______
证______ 委______
7. 我会用下列表示不同意思的字组词。
例:白:A、表示叙述(表白)B、表示清楚(明白)
首:表示头______表示第一______
疾:表示病______表示快______
8.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通过写一座村庄______与______的对比,讴歌了______给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9.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手榴弹______ 转移______ 攀登______
10.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万水______ ______逶迤乌蒙______
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满腔______ 悬崖______ 斩钉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仔细阅读下文,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与狼
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
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
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
”
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明节的由来
每年4月5日前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呢。
两千多年前,晋国发生内乱,晋国公子重(chóng)耳流亡到了国外。
流亡途中,重耳一行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
重耳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饿得 A ,全身无力。
随臣介子推偷偷地割下了自己腿上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送给重耳。
重耳__B__地吃完了,问:”这是哪儿来的肉?”介子推把真实情况告诉他。
重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主公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多想些治国安邦的办法,做一位贤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晋文公。
他念着介子推的好处,想封他做个大官。
于是,他几次派人去请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做官,都一一回绝了。
晋文公又亲自上门去请。
可是到了介子推家,只见大门紧锁。
原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亲躲到山里去了。
晋文公派人前去寻找。
可是荒山野岭,找一个人哪儿那么容易呀!有个大臣献计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介子推肯定会走出来的。
晋文公同意了。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不见介子推出来。
大火熄灭后,人们进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坐在一棵烧焦了的老柳树下,已经死了。
晋文公见状,放声痛哭。
当他派人来安葬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老柳树的树洞里有一封介子推的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jì)奠介子推。
他们走到坟(fén)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
晋文公一直把介子推的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biān cè)自己执政的座右铭(míng)。
他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百姓们安居乐业,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清明节,大家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纪念他。
慢慢地,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天,人们要给去世的亲友或伟人祭祀(sì)扫墓。
有的还把柳条编成圈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1.(1)在文章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两个成语,A处可
以填:______,B处可以填:______。
2.(2)回答问题。
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希望是什么?
3.(3)对于介子推的希望,晋文公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