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概括:1、具有爱国主义的色彩;2、容易使群众丧失对清政府的警惕性;3、“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
学生齐朗读歌谣: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教师提问:歌谣反映了义和团运动什么样的斗争思想?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怀念左宗棠?
学生回答:因为他收复了新疆,是个爱国的清政府将领。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
学生回答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备;1876年西征;1877年初,消灭阿古柏势力;1878年,收复除伊梨以外的新疆全境;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梨。
教学重点
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
教学难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法等
教学用具
POWERPOIN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政府官兵英勇反抗: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过程
(二)黄海海战:
1.过程
2.失败原因:腐败的封建帝国无法抗衡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学生回答:朴素的爱国思想,扶清灭洋。
教师提问:从此歌谣还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农民阶级不能提出一个科学的革命纲领,斗争具有麻木性和自发性;农民阶级由于局限性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1:假如你是一位军事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近代中国军民的这些斗争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讨论后回答:斗争策略、斗争方式、斗争目标等的失误……
四、课堂练习:完成导与练课时训练
五、布置作业:完成作业18
六、教学效果追忆:
本节课注重分析学生从诗歌及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学生能很好地配合,但并不能完整地提取所有信息,需要学生加以锻炼。本节课需要学生从历史事件中,培养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不过单从简单地说教是不够的,需要引导学生能更深地从自身实际出发,引发爱国情感。
教师归纳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帝国无法台斗争
教师呈现诗歌和图片:
春愁
丘逢甲 1896年4月17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思考:
1、台湾军民为什么“同一哭”?(台湾被割给了日本)
2、痛定思痛,为此他们进行了哪些斗争?(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二、人民大众反抗运动:
(一)三元里抗英:
1.过程
2.意义: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主要人物
2.意义:台湾军民的斗争表现了他们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而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图片和视频资料导入法,引起学生共鸣
通过地图和视频资料增加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屏幕显示材料,运用材料分析法
屏幕显示材料,运用材料分析法
(三)义和团运动
1.原因
2.口号 “扶清灭洋”及其意义
具有爱国主义的色彩;容易使群众丧失对清政府的警惕性; “灭洋”带有笼统排外的落后性。
3.失败原因
4.意义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时局图》
观看《走向共和》影视片段后,教师提问:片中当时作为清政府高官的李鸿章尽到了他应该尽的责任了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2:学了本节内容,你认为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课堂小结】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这正是近代中国没有灭亡的原因,这些先烈们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做到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学生回答: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侵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朗诵诗歌:“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强强徒捶。”(近代·张维屏《三元里》)
(二)缅怀左宗棠
教师介绍左宗棠:清光绪六年(1880年),69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挥师进驻哈密,表示与外国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浩然气概。
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教案
(2011--2012学年_第一_期)
学科:历 史
年级:高 一 _
教师:许峰瑞____
课 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备课日期
2011年 10月 12日
课 型
新 课




知识与技能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典型事迹;
发现中国近代历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定格黄海英魂
学生对照示意图讲解战争过程(过程略)
观看甲午海战片段:
引导学生感知认识:中国的爱国英雄志士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英勇地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教师呈现讨论问题: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讨论后回答:日本的强大和侵略的野心;清政府的腐败;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军事指挥的失策……
教师呈现下列图片和材料: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学生分组讨论: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回答: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学生回答:没有;他是蹲着茅坑不拉屎的人;只知道奉承拍马;卖国贼……
教师组织: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人不应丢中国人的脸,我们应该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理念,在当时的中国就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鞠躬尽瘁。
二、【新授内容】
(一)歌颂三元里
教师多媒体呈现图片,让学生结合书本谈谈看了后的感想:
过程与方法
学生学习此课,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以天下为己任的强大动力。
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视频、图片素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感悟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精神。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活动,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3、看左图,台湾就象一张孤独的……(邮票、游子……)
教师讲述:台湾军民的斗争表现了他们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而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五)纪念义和团
教师让一学生多媒体FLASH演示、讲述义和团运动的过程
教师讲述:义和团运动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的结果(根本原因),同时清政府的腐败和黄河流域的灾难导致人民群众起来反抗。运动源于山东、发展于山东和直隶、在津京地区抗击八国联军运动达到顶峰,但是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