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方占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的设计分析方占平
发布时间:2021-05-18T09:46:07.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方占平沈一剑[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提升,城市美化工作越来越重要。

浙江中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提升,城市美化工作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美化工作过程中,城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变成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河道规划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有效融合生态保护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护坡设计;亲水平台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原则
1.1 工程的科学性和经济效应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任务是确保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要求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符合区域科学发展要求,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所以,在项目立项和计划选取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各项要素,全面比较各种设计计划,遵循投资风险低、收益好的原则开展项目。

1.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原则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

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调节也就失去了作用。

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1.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在设计生态水利河道工程项目时,不仅需要综合考虑河道治理规划,同时还需要研究河道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确保能够科学合理设计河道规划。

并且对于规划设计工作中,还应当保证不破坏原本生态设计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稳定可靠性的充分提升,从而共同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除此之外,在科学设计河道时,还需要考虑河道设计是否规范,并预留进一步发展空间。

2当前河道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蓝线、绿线相关指标问题
当前水利工程河道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有关蓝线规划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河道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未能按照所研究的技术指标制定合理的技术体系,对所划定的蓝线仅仅是以河道的防洪排涝为主体;二是河道的基础研究及河道规划的预测问题难以保障,导致相关规划资料不完整,无法构建合理的蓝线设计体系;三是未实现蓝线规划的明确分析,导致在蓝线划定的过程中,生态性和景观性关联性较少。

绿线主要指市政景观设计中绿地范围及面积的控制线,在河道规划设计中,绿线相关指标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规划工作过于简单,缺乏系统化工作流程;二是现场实际勘察与调查研究工作不深入;三是绿地指标体系不完善,时空统一化的控制工作流程不到位;四是相关设计及规划监管部门工作不协调,缺乏统一调度,导致绿线规划过程中的全面落实难度较大。

2.2防洪排涝方面
城市化进程发展中,由于城市地面建设不断占用河道,并砌筑防洪堤等,降低城市的防洪压力,逐步凸显出生态景观建设与防涝排洪间的矛盾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河道的鱼类、植被等系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3土地利用方面
城市不断扩张,土地面积逐步减少,造成河道的拓宽条件受限,主要由于河道两岸的土地大都进行了规划或者被占用,土地利用与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相矛盾。

3设计要点
3.1平面设计
坚持河道绿色生态建设理念,结合地区环境特质能够运用系统可操作方案,推进生态平衡发展,并确保生物多样性。

拓宽原本河道有助于后期泄洪。

不仅如此还要加大对周围河道环境的维护力度,提供良好的动物栖息空间并且种植绿色植物,及时拆除不必要的建筑从而确保河道设计合理。

并且为了可以从总体上提高本次项目河道规划设计的美观性,需要与该河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艺术为设计出发点保证河道设计能够拥有曲线美。

在河道的实际生态系统运行中,遵循过水行洪的原则能够顺应自然景观变化,还要科学设计河道拥有泄洪能力,以及形成健全的河道生态系统。

不仅需要科学设计河道整治线,并且对于河道的设计原始性也要同样保持,这样才能够实现河道的生态功能。

3.2妥善处理断面
运用传统方法设计河道时,有关设计人员也应当将保护河道不受破坏为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护岸边坡,设计断面时运用单极梯、矩形断面。

但是在运用该类梯形河道结构情况下,需要做到丰水期储存河水,对枯水期问题妥善解决。

因此结合该河道情况采用复试断面设计,在断面设计过程中,对于常规水位下运用梯形断面,在枯水期能够由河道流水,而一旦洪水则会漫过二级护岸。

这样科学化的设计方式拥有科学合理性,并且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

基于生态水利工程河道设计基础,能够对差异化水位所需充分满足的同时,提升河道的整体适应性,并且保护生物多样性。

3.3科学设计岸边
通常情况下设计河道岸边,需要运用栅格形式尤其河床坡岸运用栅格方式,将根系发达植物种于河岸两边达到护岸效果。

在河岸的绿色生态设计中,应当预留充分空隙有助于植物根系生长,也能够达到河流地下水疏通作用,加快整个河道的生态循环。

通过运用这种方式还能够对河道工程建设成本有效控制,对周边环境形成有效保护(见图1)。

图1河岸设计示意图
3.4充分运用生物作用
在设计河道时,周围生物也发挥了极大的生态平衡稳固作用,可以对水污染问题有效预防,保证河水安全健康的同时,并提供充足的水生植物空间保障,从而充分提升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

不仅如此,还需要调整水生物的数量,对浮游类生物进行大力控制,这样来改善生态效果确保获得合理有效的河道设计。

4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措施
4.1河道规划设计整体思路
第一,为了有效加强河道防洪抗灾能力,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要深入扩建河流附近的水库,提升水利蓄水能力(最少扩大10倍);第二,对河道蓝线和绿线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其宽度的合理性;第三,结合景观设计观念,采用“城河一体化”的建设措施,开展河道景观合理规划。

4.2严格落实有关规划设计原则
第一,严格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河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河道治理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时基于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河道综合服务能力,以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第二,严格落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即在河道规划设计时,结合自身实践状况,借鉴优秀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有针对性地河道规划设计,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确保生态系统功能健全。

4.3开展河道合理规划设计
首先,要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计内容,对河道河床、线形等进行相应规划;其次,在设计时,要与周围环境结合起来,根据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设计内容,如对断面进行规划,在这一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使用“复式断面法”“矩形断面法”这些方法;再次,在建设时,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如水闸、跨河桥梁、堤坝等。

5结束语
对农村河道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设计,是对场地自然水域以及当地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结合与传承。

该场地长期闲置,绿化状况堪忧,对其进行景观加生态改造,可提升当地的环境,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水平、提升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居住满足感。

参考文献:
[1]程晔.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3):0187-0187.
[2]高福红.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038(020):70-70.
[3]程晔.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3):187.
[4]高福红.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2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