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讲座PPT课件_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圈” ? 和孩子一起学习,建立“考试”概念 (检查、签字) ? 入队后,教给孩子“敬礼”、“系红领巾” ? 积极配合、支持老师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家委会) ? 认真参加家长会,做好每一次的记录 ? 热情地投入到新班级建设中(班级文化) ? 提前了解接送时间、路线、路况、止步线位置 ? 安排好孩子午休时间(小饭桌) ? 有事、生病要请假,建立“请假”意识 ? 在家里为孩子准备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桌、灯、表)15
2、他在幼儿园里很受老师的赞许,可是小学老师似乎不太 看重我的小孩。
3.老师和我的联系不如幼儿园时候多,我都不知道儿子在学 校里怎么样。
4.在学校里总和小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回来就哭。烦死 人了。
5.我都不知道怎么教他做作业,我都不懂。 6.整天要陪着写作业,我那有这么多的时间?不管了,爱怎
么样怎么样吧! 7.成绩怎么这么差?这才小学一年级,要不要找家教? 8.孩子经常发脾气,不喜欢上学,也不想上学。愁死我了! 9.天天赖床,总喊不起来,几乎天天迟到。头疼死了! 10.孩子上小学后,好像更容易生病了,也变瘦了。 11.……
9
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是父母,因
此,最需要“衔接”的是 —— 家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0
问题四:“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心理准备 二、常识准备 三、树立规则意识
11
问题六:“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一、心理准备
用愉快的语调谈论上学的事情,激发 孩子上学的兴趣,建立孩子上学的自信心。 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及早满怀期 盼,而不是焦虑和抗拒“上学”这件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让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 ——做好幼小衔接
1
问题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问题二:为什么重视“幼小衔接”? 问题三:幼儿园小学作息时间对比 问题四:为什么会出现“不适应”? 问题五:“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问题六:“幼小衔接”具体怎么做? 问题七:学前要不要加强学习?
7
一年级学生
? 上课坐不住,随便下位 ? 书写困难(不会执笔) ? 写作业拖沓、速度慢 ? 不会记作业 ? 不会做“值日” ? 不知“考试”是何物 ? 丢三落四 ? 上课期间频繁如厕、喝水 ? 上课、下课傻傻分不清
……
到底该怎么办呢?
8
我的孩子,自从上了学
1、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可聪明了,怎么上了学什么也跟不上 呀?什么也不懂?跟“小傻瓜”一样!
18
入学后(一个月)做些什么?
1. 保持每周至少一次和老师面谈,或者利用网络、电话、短 信、书面等方式联络。把孩子的情况(优点、特长、习惯 等)尽可能详细地向班主任老师介绍。
2. 考考孩子认识了多少位老师,留意孩子提哪个同学的名字 最多,了解他的朋友群。
3. 放学见到孩子,不要先问“学习”,要先关注孩子的情绪 体 验,分享他的快乐和烦恼。
14
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 早起,保证孩子吃好早餐,上学不迟到,强化“学生”意 识
?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代替(整理书包) ? 指导孩子会写名字,大小合适 ? 教给孩子会看“课程表”,分清课本、作业本 ? 娴熟地操作“课本包装”、“削铅笔”等工序。(材料、
技巧) ? 教给孩子用简单易记的方式记作业,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 与老师建立好“家校联系册”(电话),建立自己的“朋
2
问题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 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 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3
问题二:为什么重视“幼小衔接”?
早在199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 委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 究”,结果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 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 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 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 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 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
6
问题五:为什么出现“不适应”?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只相隔两个月的时间, 在年龄上也只相差几个月,但在个人素质、学习 内容、教育方式、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 的差别,以至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突然出现一个 “陡坡”,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面对 学前与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反差,小学一年级 在入学初期普遍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
保教一体
活照顾相对较少。
生 时间不同 小班10分钟—大班20分钟
40--45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
活 行为规范不 较自由, 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同
交往不同
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 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 交往。
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强调纪律 性,服从统一管理。
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 友交往的独立性强。
4
问题三:幼儿园与小学作息时间对比
5
问题四:为什么会出现“不适应”?
幼儿园教育
学校教育
学习环境 学
学习内容
宽松活泼 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
严谨规范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习 学习形式 教育不同
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 蒙教育,没有考试。
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 试 的任务和压力。
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起居 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
20
问题七:学前要不要加强学习?
必须要做的是: 1、提高识字兴趣,加大识字量,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 2、调整作息规律,增强孩子的身体、心理素质 3、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上“衔接班” 4、提前学习“汉语拼音”相关知识
21
总之,幼小衔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 让孩子从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去改变, 从而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 活。
问题五:“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三、树立规则意识
纪律,是根本,更是保证学习的前提。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起点。
16
小学阶段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1、学习习惯
“听”“说”“读”“写“思”“记”
2、行为习惯 “三个一” “守纪律” (多动症) “要我学” & “我要学”
17
? 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几点建议)
1. 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计划。 2、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的“不准” ,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
的时候,不要干扰他,不要催促,更不要唠叨,不断提醒他不可 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3.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用提建议的方式辅助他。 4、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思考 5、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等工作,也不要养成整 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19Leabharlann 要明白这些事情 ,“我们”才能顺利衔接:
1.
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做第一名,但一定要养成良好的 习惯和态度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2.
当孩子在新集体里有不愉快的体验时,请积极向孩子 递努力上进的 正能量。
传
3.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受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朝 着最好的方向去解决问题。“ 学校不是派出所! ”
4.
沟通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老师处理好“尊重与 理解”的关系。“ 凡事好商量! ”
5.
不论碰上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班级,我们都不可以 松懈、放弃、抱怨。把孩子完全交给别人是一种懒惰和
不负责任的表现。“ 孩子是你的! ”
6.
很多时候,“教育”就是考验我们的“ 成功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
坚持”。孩子的
4. 和孩子共同学习,刚开始甚至要做到“三陪”。 5. 鼓励孩子自己找老师说出问题,“隐形”跟踪。 6. 多认识家长。最好和孩子的玩伴、同桌的父母交个朋友。 7. 留意第一次测验。但对测验成绩不要太看重,因为这是他
的第一次。 8. 保证每天准时休息,第二天一定早起做上一顿孩子爱吃的
早餐。 9. 为了孩子,加强自控力,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告诉孩子: 你能上学真好! 妈妈祝贺你! 你能行! 你长大了!
12
问题五:“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二、常识准备 1、孩子需要准备什么? 2、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13
孩子需要准备什么?
? 早睡早起,按时吃早餐,准时出门,上学不迟到 ? 会整理书包,按照课程表,带齐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记住新老师,会主动向老师问好 ? 会写自己的名字,大小合适 ? 会看“课程表”,分清各科课本,会做课前准备 ? 会听讲,发言先举手,不随便讲话、下位、喝水 ? 主动结识新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团结友爱 ? 有事先自己解决,有困难找老师 ? 会记作业,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拖拉 ? 及时复习功课,知道有一种闯关游戏叫——“考试” ? 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拿随放 ? 会扫地、会用扫除工具(簸箕、拖把……) ? 认真学做“眼保健操” ? 入队后,学习“敬礼”、“系红领巾” (唱国歌) ?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 保证充足睡眠(10小时)
平和 预防 沟通 不懈 等待
22
备一颗赏识之心 让孩子有一个“好孩子”的心 境
23
因为我们的努力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24
2、他在幼儿园里很受老师的赞许,可是小学老师似乎不太 看重我的小孩。
3.老师和我的联系不如幼儿园时候多,我都不知道儿子在学 校里怎么样。
4.在学校里总和小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矛盾,回来就哭。烦死 人了。
5.我都不知道怎么教他做作业,我都不懂。 6.整天要陪着写作业,我那有这么多的时间?不管了,爱怎
么样怎么样吧! 7.成绩怎么这么差?这才小学一年级,要不要找家教? 8.孩子经常发脾气,不喜欢上学,也不想上学。愁死我了! 9.天天赖床,总喊不起来,几乎天天迟到。头疼死了! 10.孩子上小学后,好像更容易生病了,也变瘦了。 11.……
9
陪伴孩子一路走来的是父母,因
此,最需要“衔接”的是 —— 家长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0
问题四:“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心理准备 二、常识准备 三、树立规则意识
11
问题六:“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一、心理准备
用愉快的语调谈论上学的事情,激发 孩子上学的兴趣,建立孩子上学的自信心。 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使他们及早满怀期 盼,而不是焦虑和抗拒“上学”这件事。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让我们和孩子一同成长 ——做好幼小衔接
1
问题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问题二:为什么重视“幼小衔接”? 问题三:幼儿园小学作息时间对比 问题四:为什么会出现“不适应”? 问题五:“幼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问题六:“幼小衔接”具体怎么做? 问题七:学前要不要加强学习?
7
一年级学生
? 上课坐不住,随便下位 ? 书写困难(不会执笔) ? 写作业拖沓、速度慢 ? 不会记作业 ? 不会做“值日” ? 不知“考试”是何物 ? 丢三落四 ? 上课期间频繁如厕、喝水 ? 上课、下课傻傻分不清
……
到底该怎么办呢?
8
我的孩子,自从上了学
1、我的孩子在幼儿园可聪明了,怎么上了学什么也跟不上 呀?什么也不懂?跟“小傻瓜”一样!
18
入学后(一个月)做些什么?
1. 保持每周至少一次和老师面谈,或者利用网络、电话、短 信、书面等方式联络。把孩子的情况(优点、特长、习惯 等)尽可能详细地向班主任老师介绍。
2. 考考孩子认识了多少位老师,留意孩子提哪个同学的名字 最多,了解他的朋友群。
3. 放学见到孩子,不要先问“学习”,要先关注孩子的情绪 体 验,分享他的快乐和烦恼。
14
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 早起,保证孩子吃好早餐,上学不迟到,强化“学生”意 识
?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代替(整理书包) ? 指导孩子会写名字,大小合适 ? 教给孩子会看“课程表”,分清课本、作业本 ? 娴熟地操作“课本包装”、“削铅笔”等工序。(材料、
技巧) ? 教给孩子用简单易记的方式记作业,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 与老师建立好“家校联系册”(电话),建立自己的“朋
2
问题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 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 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
3
问题二:为什么重视“幼小衔接”?
早在199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原国家教 委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 究”,结果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 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 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 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 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 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
6
问题五:为什么出现“不适应”?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只相隔两个月的时间, 在年龄上也只相差几个月,但在个人素质、学习 内容、教育方式、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 的差别,以至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突然出现一个 “陡坡”,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面对 学前与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反差,小学一年级 在入学初期普遍出现不适应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
保教一体
活照顾相对较少。
生 时间不同 小班10分钟—大班20分钟
40--45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
活 行为规范不 较自由, 鼓励孩子自由发展 同
交往不同
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 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 交往。
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强调纪律 性,服从统一管理。
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 友交往的独立性强。
4
问题三:幼儿园与小学作息时间对比
5
问题四:为什么会出现“不适应”?
幼儿园教育
学校教育
学习环境 学
学习内容
宽松活泼 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
严谨规范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习 学习形式 教育不同
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 蒙教育,没有考试。
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 试 的任务和压力。
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起居 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
20
问题七:学前要不要加强学习?
必须要做的是: 1、提高识字兴趣,加大识字量,基本能做到独立阅读 2、调整作息规律,增强孩子的身体、心理素质 3、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上“衔接班” 4、提前学习“汉语拼音”相关知识
21
总之,幼小衔接一定要循序渐进地 让孩子从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去改变, 从而让孩子更快的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 活。
问题五:“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三、树立规则意识
纪律,是根本,更是保证学习的前提。
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益终生”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起点。
16
小学阶段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1、学习习惯
“听”“说”“读”“写“思”“记”
2、行为习惯 “三个一” “守纪律” (多动症) “要我学” & “我要学”
17
? 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 (几点建议)
1. 不要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计划。 2、鼓励孩子主动探索,不要太多的“不准” ,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
的时候,不要干扰他,不要催促,更不要唠叨,不断提醒他不可 以这样、不可以那样。 3.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帮助他,用提建议的方式辅助他。 4、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发现、思考 5、不要代替孩子做“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等工作,也不要养成整 看着孩子做功课的习惯,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些事情。
19Leabharlann 要明白这些事情 ,“我们”才能顺利衔接:
1.
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做第一名,但一定要养成良好的 习惯和态度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2.
当孩子在新集体里有不愉快的体验时,请积极向孩子 递努力上进的 正能量。
传
3.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甚至受伤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朝 着最好的方向去解决问题。“ 学校不是派出所! ”
4.
沟通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老师处理好“尊重与 理解”的关系。“ 凡事好商量! ”
5.
不论碰上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班级,我们都不可以 松懈、放弃、抱怨。把孩子完全交给别人是一种懒惰和
不负责任的表现。“ 孩子是你的! ”
6.
很多时候,“教育”就是考验我们的“ 成功就是一个家庭的成功!
坚持”。孩子的
4. 和孩子共同学习,刚开始甚至要做到“三陪”。 5. 鼓励孩子自己找老师说出问题,“隐形”跟踪。 6. 多认识家长。最好和孩子的玩伴、同桌的父母交个朋友。 7. 留意第一次测验。但对测验成绩不要太看重,因为这是他
的第一次。 8. 保证每天准时休息,第二天一定早起做上一顿孩子爱吃的
早餐。 9. 为了孩子,加强自控力,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告诉孩子: 你能上学真好! 妈妈祝贺你! 你能行! 你长大了!
12
问题五:“幼小衔接”具体该怎么做?
二、常识准备 1、孩子需要准备什么? 2、家长需要准备什么?
13
孩子需要准备什么?
? 早睡早起,按时吃早餐,准时出门,上学不迟到 ? 会整理书包,按照课程表,带齐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记住新老师,会主动向老师问好 ? 会写自己的名字,大小合适 ? 会看“课程表”,分清各科课本,会做课前准备 ? 会听讲,发言先举手,不随便讲话、下位、喝水 ? 主动结识新朋友,互相介绍自己,团结友爱 ? 有事先自己解决,有困难找老师 ? 会记作业,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拖拉 ? 及时复习功课,知道有一种闯关游戏叫——“考试” ? 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拿随放 ? 会扫地、会用扫除工具(簸箕、拖把……) ? 认真学做“眼保健操” ? 入队后,学习“敬礼”、“系红领巾” (唱国歌) ?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 保证充足睡眠(10小时)
平和 预防 沟通 不懈 等待
22
备一颗赏识之心 让孩子有一个“好孩子”的心 境
23
因为我们的努力 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