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教材分析)(人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2、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

(2)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的规律。

(3)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4)教学建议
关于盐类水解
本内容是对所学的电离理论、水的电离平衡、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学中注意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本节的有关问题。

1.关于盐类水解的引入,可采取探究讨论的形式。

结合上一节知识,提出问题。

将课本中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

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
(1)为什么三种盐的水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呢?
(2)同呈中性的和其实质是否相同呢?从而使学生认识盐溶液的
酸碱性与盐的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2.盐类水解的本质
以CH3COONa水解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强碱和弱酸所生成盐的水解,说明盐类水解的本质。

(1)提出问题:①在溶液中存在几种电离?
②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③为什么溶液显碱性?
(2)分析讨论: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展开讨论,使学生理解由于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促使水的电离,使溶液中[OH-]增大,从而使溶液呈碱性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引出盐类水解的定义。

并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接下来分析其它几种盐的水解。

分析时可利用图帮助学生理解,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盐类水解的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通过分析,总结出盐类水解的一般规律:
谁弱谁水解:水解离子一定是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谁强显谁性:碱强显碱性,酸强显酸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了解就可)
3.关于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l)找出盐类组成中发生水解的离子,直接写出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一般盐类水解的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也不发生分解,因此书写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标“↓”或“↑”。

为使学生明确这一点,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溶于水时的现象。

(3)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一般用“ ”号。

(4)多元弱酸的盐分步水解,第一步较容易发生,第二步比第一步难,水解时以第一步为主。

(5)安排适当的课内外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关于盐类水解的利用
包括两个方面介绍。

一是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二是讨论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

分析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指出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

盐类水解知识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分类实例的讨论分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引入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试纸加以检验。

(此实验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实验现象:醋酸钠:显碱性
氯化钠:显中性
氯化铵:显酸性
提问:(1)哪些酸是强酸或弱酸?
(2)哪些碱是强碱或弱碱?
(3)盐分为哪几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络盐
正盐:强酸弱碱盐(氯化铵)、强碱弱酸盐(醋酸钠)、强酸强碱盐(氯化钠)、弱酸弱碱盐(醋酸铵)
导入二
[实验并投影展示]
1、泡沫灭火器(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的灭火原理。

2、NH4Cl溶液能除锈、Na2CO3溶液能除油。

(前两条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3、在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一节,科学探究中有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 FeCl3饱和溶液),实验室中盛装NaHCO3 、CH3COONa 溶液的试剂瓶使用橡胶塞。

(贴近学习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