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文字应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高三上·襄阳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做房地产生意,重操旧业搞养殖。

②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③冬天来了,寒风呼啸,看着小草在秋风中瑟缩地发抖,不禁让人内心感到触目伤怀。

④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⑤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⑥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同时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必然左右逢源,一挥而就。

A . ①②⑥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⑥
2. (2分) (2017高一下·揭阳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有关统计调查显示,近几个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

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

B . 新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化机制和并购重组的审批效率。

C . 中小学生复习资料泛滥成灾,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和经济负担,而且使教学走上了耗时多、效率低、质量差的恶性循环之路。

D . 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以来,通过各项政策调整与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3. (2分) (2016高二下·陕西期中) 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②风卷云开陡顿晴③烟江远认帆樯影④雨中奔走十来程⑤一鸠唤妇树梢鸣⑥翠条浓处两三莺⑦山舍微闻机杼声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 . 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 . ②④⑧⑤①⑥③⑦
C . 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 . ④②③⑦①⑤⑧⑥
4. (2分) (2019高三下·石家庄月考)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 推荐信:兹有我校黎明同学,拟参加贵校自招考试,望该生能得到贵校垂青。

B .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D .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将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5. (2分) (2016高三上·清流期中) 对如图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 无论何时,都要关爱弱小的生命。

B . 环境再差,心中也要有花朵。

C . 环境变了,有些行为也需要改变。

D . 我为你撑起一片天,你还我以芳香。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脊轩志
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方丈:一丈见方
B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往往:到处
C . 已为墙,凡再变矣。

再:第二次
D . 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B .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 .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 顷之,持一象笏至凌万顷之茫然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是对项脊轩环境的介绍,把原来的情况同修葺后的情况比照起来写,十分生动。

景物描写中处处渗透着作者感情。

写项脊轩旧状和新貌,把一间极普通的斗室写得那么可爱,正是作者喜爱这间书房的感情的反映。

B . 第二段写轩中怀旧,先用“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作承上启下的过渡,接着用“先是”转入追叙,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C . 第三段写他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的神奇。

这里稍划线染,不仅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现出对项脊轩的深情。

D . 本文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写的是生活琐事,但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又以或喜或悲的感情灌注其中,使全文浑然一体,一点没有松散凌乱的感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②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三、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8分)
7. (8分) (2017高三下·闽侯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王维
天官动将星①,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②,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③,报国取龙庭④。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①天官:天上的星官。

将星:古人认为中央的大星是天的大将,外边的小星是吏士;大将星摇晃是战争的预兆,大将星出而小星不同出,是出兵的预兆。

②刁斗: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

③凤阙:指宫廷。

④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的地方。

这里借指敌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 . 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 . 颈联一反前两联的具体描写,有些晦涩抽象,但不失其流畅自然,“辞凤阙”写出征,“取龙庭”写鏖战,对比中表达爱国之情。

D . 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E . 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12分)
8. (12分) (2020高二上·西安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5)《菩萨蛮》(其二)中,巧妙地刻画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五、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18分)
9. (18分) (2016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船魂
王海群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

乌蟒河缓缓地流,“半江瑟瑟半江红”。

河对岸静泊着水泥船,岸上还是低矮的小茅棚,它们的主人还是艄公何大伯吗?
何大伯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

当年我和母亲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

我和同船玩闹的另一个孩子都落水了。

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个孩子却让激流永远地卷走了。

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驹儿呀……
何大伯,今天我看你来了。

可是,我却怕何大伯认出我来。

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

船过来了。

是何大伯!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

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

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

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
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上船吧,同志。


难道他真不认识我了?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9年没来看他了。

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
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

”“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

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

“这水比以前浑多了。

”我说。

“清水也好,浑水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

”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桨。

“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

”我说。

“不行,老喽。

再干6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


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

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

“怎么,用大票子吓我?”他露出一丝笑意。

他边点钱边说:“现在我烟酒都断了。

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买条新船好啊。

”我说。

“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

”大伯叹了口气:“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

你看,有些伢仔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

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

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我边听边点头赞许。

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

20年前,你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
“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啰嗦。


我百感交集下了船。

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

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

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嗫嚅着什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主人公“我”来到乌蟒河边找老艄公何大伯报恩的故事。

B . 写老艄公“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是以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因失去孩子驹儿、二儿子犯罪入狱、年老、对世事的忧虑等综合因素而造成的沉痛心情。

C . 何大伯对“我”有救命之恩,可“我”却没有因此而宽容他犯罪的小儿子,这说明“我”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

D . “我”提出摆渡这一请求,是希望我与老人相互谅解,而“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是对我的要求一时的不理解。

E .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夕阳西下时的河景,同时也为小说情节展开提供了环境背景。

(2)小说从“我”不主动介绍自己,自认为何大伯没有认出了我来这个角度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从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上看,哪些地方能看出何大伯已经认出我来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小说的题目“船魂”,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六、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6分)
10.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家谱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现今可以知道的最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乃武丁时期所刻,是某一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之记录。

另外,商周两代,还有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

周代的《世本》,曾对创作《史记》有过参考作用,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

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名之先河。

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

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制度,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

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

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

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

唐朝初年,修谱继续
为官府垄断。

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

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直到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

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

明清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的家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

”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同时家谱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1)下列有关“家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家谱,亦称族谱,是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B . 家谱的最早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和商周两代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

C . 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

目前学术界公认周朝的《世本》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

D . 家谱至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目前存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以后撰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周代的家谱《世本》,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是为了推行宗法分封制度,此制度到春秋战国趋于瓦解。

B .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家谱成了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

C .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家谱的编纂都为官府垄断,直到宋代,家谱的主要编纂方式才发生改变。

D . 宋代时,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出仕、联姻等政治功能而由官修变为私修,此时家谱更多是发挥其社会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宋代、明清几个阶段,家谱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B .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等有重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造假的现象,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C .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修家谱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D . 国家有史,家族有谱,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

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脉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象征。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高一下·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应用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三、古诗词鉴赏 (共1题;共8分)
7-1、
7-2、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12分)
8-1、
8-2、
8-3、
8-4、
8-5、
8-6、
五、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18分)
9-1、
9-2、
9-3、
9-4、
六、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6分)
10-1、
10-2、
10-3、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