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设计理念:围绕第三自然段的“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这句话组织教学。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紧扣“原先”、“新写”、“更加翔实、精彩”,一咏三叹,升华情感,深化认识。

其中一扣“原先”,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编史艰难;二扣“新写”,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意志;三扣“更加翔实、精彩”,细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谈迁打不垮的精神。

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
2.通过品、读、感悟、体会谈迁完成《国榷》的艰辛。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介绍《国榷》
1. 同学们,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这是什么样的信念?再读课题,读出坚定。

2.谁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3.教师介绍:(出示图片)这是流传千古的明史巨著――《国榷》。

关于它,课文第三自然段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谁能读出新《国榷》的价值。


二、一用“新《国榷》句”,扣“原先”,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编史艰难。

1.这是文章中很重要的一个句子。

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发现问题。

由“原先”这个词语(显示红色),你想知道什么?
2.原先的那部《国榷》是什么样子的?生读、画,指名读,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读读这句话你能发现什么?(数字比较多)
老师觉得这么多数字不容易记,就擅自把它们改动了一下。

出示: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大家商量商量,帮老师拿拿主意哪个好。

为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


(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多长啊,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

《国榷》花费了谈迁毕生的心血,是谈迁用一生来完成的。

6次修改——反复地查证、修改,内容在不断地充实;400多万字的作品,一个人不吃不喝不睡觉地看,也要两三个月才能看完一遍,况且还要修改。

每改一次难度肯定会越来越大,为了完成《国榷》谈迁投入了整个身心!
400多万字——书稿的工程浩大。

我们一本语文书大约5、6万字,400多万字,大约有七八十本语文书那么多,这真是一部鸿篇巨制。


指名读。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

3.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自由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呢?
同学们,为了一点史料,谈迁要走一百多里路。

知道一百多里路要走多长时间吗?一般人,一个小时能走十里路,一百多里要走十几个小时。

真是千辛万苦呀!
再联系刚才那一句想一想,你能体会到什么?
(板书:立志编写艰难著书)
4.当这洋洋洒洒400多万字的史书终于完成的时候,你能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谈迁的心情吗?指名说。

(引导学生用成语或比喻句练习说话)
是啊,付出总有回报,我们也为他感到由衷地喜悦。

用你的朗读告诉谈迁先生你们分享到的喜悦。

齐读。

出示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三、二用“新《国榷》句”,扣“新写”,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意志。

1.出示句子: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这次老师在“新写”上加了色,由这个词语,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
2.讨论:为什么要新写?(请你默读课文第二小节,寻找答案)
3.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箱书稿吗?他实际上是偷走了什么?
(板书:书搞被偷)
4.是啊,天有不测风云,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灾横祸、祸从天降等)。

这真是厄运啊!
这样的厄运要给谈迁带来多大的打击呀,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学生圈画,指名读,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谈迁怎样?他在想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带来的沉重打击。

5.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撰写这部史书”
再次读读这句话,看哪些词需要重读,就在词的下面加小圆点。

(板书:决心重编)
他为什么能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是他从小立下的志向,是他坚强的意志。

)在这里你能体会到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啊?
一起再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感受老人背后的坚强(很多人以为……这部史书)
四、三用“新《国榷》句”,扣“更加翔实、精彩”,细读第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谈迁打不垮的精神。

1.让我们第三次读这个句子。

学法小结:同学们,我们学习课文,就要在关键词上做文章,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课后阅读中要学会这种方法。

2.为了让这部巨著更加翔实、精彩,谈迁是怎么做的?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词语或句子,写下你的体会和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默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名说。

(①四处寻访,亲自考察;②一袭破衫终日在风沙中奔波;③在孤灯下奋笔疾书)
是什么支撑着59岁的谈迁四处寻访,亲自考察?(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袭破衫终日在风沙中奔波?(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又是什么支撑着年老体弱的谈迁在孤灯下奋笔疾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板书:重写史书完成心愿)
3.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出来,在60多岁的时候才重新编写出一部新的《国榷》而名垂青史。

这一刻,你能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来展示一下谈迁此刻的心情吗?指名,小组内展示。

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五、升华认识与情感
1.谈迁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写。

指名说。

2.谈迁还有话要说呢,托你们告诉世人,出示:在漫长的人生从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3.同学们,你想遭受困难吗?为什么?
虽然我们都不想遭受困难,但是困难绝不会因为我们不想见它就来了,当困难来临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指名。

是啊,困难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成功,希望同学们永远牢记,齐读:在漫长的人生从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六、作业;
我们已经学了第六单元的两篇课文,这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相信同学们读了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课后,写一篇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