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短绳教学设计(1)复习课程
二年级《跳短绳考核跳短绳》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趣味游戏或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基本技能学习:教授跳短绳的基本动作,引导学生注意动作细节,培养良好的跳跃节奏;
(3)实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动作质量,增强团队协作;
(4)比赛与评价:开展跳短绳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跳短绳的基本动作,包括握绳方法、站姿、跳跃姿势等。
2.教学实施:教师通过示范、讲解、视频教学等形式,向学生传授跳短绳的动作要领。同时,强调动作细节,引导学生关注跳跃节奏和身体协调性。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跳短绳的基本动作,为后续的实践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2.视频反馈:鼓励学生拍摄自己跳短绳的视频,关注动作细节和跳跃节奏,与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家庭互动:建议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跳短绳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同时让家人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情感反思: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跳短绳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趣事、困难、收获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生动、具有感悟。
二年级《跳短绳考核跳短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跳短绳的基本要求,如握绳方法、站姿、跳跃姿势等。
2.使学生掌握跳短绳的基本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跳绳速度和耐力,提高跳绳成绩。
4.帮助学生了解跳短绳的锻炼价值,认识到跳绳对身体发育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趣味游戏“跳房子”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跳跃的乐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跳短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跳短绳》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跳短绳》教案(通用8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跳短绳》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几种跳绳的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空间判断和弹跳能力,培养学生顽强、团结合作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掌握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的方法,学习合作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二、准备部分1、队列、慢跑2、徒手操、伸展运动3、专门性练习三、跳绳:跳短绳(1)复习学生的并脚跳和单脚交换跳。
(2)学习各种合作跳的方法(以分散、集中相结合的形式)①先讲解②示范③讨论、评价④实践⑤总结(3)配音乐,使学生在美的旋律中练习,教师抓住时机对优生进行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目标。
(4)游戏活动(传球比快)在音乐声中采取三局两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束部分分组进行摆手放松练习,在合作摆手的同时,调节身体,消除疲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学反思: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体育课中如果没有“玩”,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不能吸引学生,不能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在课的一开始就设计了语言情境导入,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上课角色。
(但准备部分应该设计活动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上课的热身准备活动,我没有做好这一点。
)在教学中,我应该改进教学思想,无论是各种姿势的起跑技能,还是知识延伸,或是放松身心我都应该做到全力以赴。
我只设计了一种游戏,没有彻底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在玩并没有彻底的收获,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实践,愉悦身心。
从整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十分喜欢多种练习方式的游戏,(我在最后又加了小组比赛形式的游戏),整节课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参加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并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我。
在新课标中怎么样上好体育课,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玩或者是做游戏。
跳短绳体育教案范文(通用7篇)

跳短绳体育教案范文(通用7篇)跳短绳体育教案范文(通用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跳短绳体育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跳短绳体育教案篇1学习阶段:水平一学习目标:积极在参加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验出民间体育活动的快乐学习内容:跳短绳、游戏学习步骤: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2、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分组游戏。
学生活动:1、看老师手势,听老师口令快速集队,并从集队中体验“快、静、齐”的集队要求。
2、听口令练习原地踏步,动作做到位。
3、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快找伙伴”并能按老师要求做出各种不同的跑步姿势和各种模仿动作。
组织:五路纵队、自由分散二、自主跳绳,熟练动作教师活动:1、提出自主练习的要求:注意安全、用绳子体验不同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跳绳比快、比多的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半分钟跳短绳练习。
4、提出要求,组织学生自己压腿。
学生活动:1、每人一绳,自主地进行练习,可以进行跳绳也可以借助绳子进行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地发挥短绳的练习作用。
2、按老师要求进行并脚向前跳短绳、向后跳短绳、和老师比一比谁跳得快,同学比一比谁先完成任务等。
3、积极参加半分钟跳短绳练习,比一比谁跳得最多。
4、自己进行各种姿势的压腿练习。
组织:分散练习三、一毽多用、尝试游戏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自主练习踢毽。
2、讲解示范游戏规则、方法。
3、组织学生游戏,并总评。
学生活动:1、按老师要求认真练习踢毽。
2、认真观看,了解游戏方法规则。
3、大胆地尝试游戏,并积极参与比赛。
组织:分散练习、分组游戏场地器材:体育馆、短绳每生一根、毽子每生一个跳短绳体育教案篇2学习目标:积极在参加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多种跳绳的模仿动作。
学习内容:跳短绳学习步骤:一、自主游戏,活跃情绪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队列2、提出要求,观察学生分组游戏。
《跳短绳_》教学设计

《跳短绳》教学设计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执教教师:刘佩年级:二年级《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侧重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能够快快乐乐地学习,轻轻松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1、参与目标:积极参与跳短绳的活动,并大胆尝试短绳的各种跳法,敢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创新跳法。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教学,90%同学掌握手脚协调配合简单的跳短绳的动作,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一些短绳的各种跳法的游戏活动方法和规则。
3、发展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跳绳练习,发展跳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灵敏素质。
4、社会目标:通过练习和比赛,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以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展的一种身体活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掌握单脚交换跳和双脚快速跳的基础上,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创编形式多样的跳绳方法来丰富我们体育课堂以及课外生活。
该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采用了有趣的游戏、比赛等教学方法,通过表演、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活泼多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练习,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并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四、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而且他们思维反应敏捷,但自我约束能力差,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各种方式的跳短绳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左右脚交换跳短绳2、难点:摇绳的节奏与手脚的协调配合六、教法学法:1、教法:讲解示范法、情绪激励法、纠正错误法、情景教学法。
让运动变得有趣——跳短绳体育教案

让运动变得有趣——跳短绳体育教案一项好的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们保持健康、增强体魄。
但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运动枯燥乏味,缺乏动力去坚持。
为了让体育运动变得更有趣,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运动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跳短绳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下面是一份跳短绳体育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跳短绳的基本技术动作;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3.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1) 拉伸运动:让学生上下肢进行各种拉伸动作,如脚踝、膝盖、腰部等部位的拉伸。
拉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5分钟为宜。
(2) 爬山运动:让学生爬山式的动作,做一组10次,休息30秒钟后再做一组。
2.跳绳环节(1) 跳绳基本步法:让学生站在绳子两端,双脚靠近跳绳的中心点,将绳子称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双手握住绳子,以手肘为中心,将绳子向外旋转,绳子向上翻转时,双足轻跃,跳过旋转的绳子,计一声;在绳子落下之前,绳子旋转方向改变,跳跃,计二声。
跳绳的姿势放松,动作轻快,每小时可消耗300-500卡路里。
(2) 组合跳法:单人跳绳、双人跳绳、三人跳绳等跳法,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跳绳方式。
(3) 团队竞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赛跳绳,看哪个小组跳绳次数最多。
3.放松环节(1) 拉伸运动:让学生进行各种拉伸动作,缓解身体疲劳。
(2) 深呼吸:让学生闭上眼睛,自然呼吸,深吸气,缓慢呼气,重复5次。
三、教学重点1.学习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2.培养学生的跳绳兴趣。
四、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跳绳的初学阶段往往受到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的影响,比如跳脚踩、跳提膝等。
2.跳绳的复合动作对于学习跳绳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
五、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图像技术,结合动态图像和动作分解来帮助学生学习。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跳绳的表现,观察学生跳绳的姿势是否标准,动作是否轻快,效果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短绳》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短绳》教案跳短绳游戏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和集体意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小学体育与健康《跳短绳》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跳绳游戏的兴趣和热爱;2.掌握基本的跳绳技巧,提高身体灵活性;3.锻炼学生的耐力和协调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跳绳工具(适量的短绳,根据学生身高调整);2.教室或操场。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可以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们摆动双臂、脚踏小跑,以帮助他们热身。
接下来,教师可以介绍跳绳的好处,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示范和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可以展示几种基本的跳绳技巧,如两脚一起跳、交叉跳、跳一次过、跳两次过等,示范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然后,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每个技巧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分组练习(15分钟)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约3至4人,根据学生们的水平和技巧,每组分配一个短绳。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些特定的动作要求,例如:“交叉跳两次过”、“左右脚交替跳”等,让学生们在小组中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和帮助。
4.游戏形式(20分钟)在技能练习之后,可以进行跳短绳的游戏,以增加趣味性和活跃气氛。
以下是几个适合小学生的跳绳游戏:a. 跳绳接力赛: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列,第一个学生开始跳绳,跳完后将绳子交给下一个学生,如此循环,看哪个小组跳得最多。
b. 跳绳挑战赛:学生们自由选择跳绳方式,看谁能跳得持久且技巧最多。
c. 高难度跳绳: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设定一些高难度的跳绳技巧,看谁能完成得最好。
5.合成表演(10分钟)为了增加课程的亮点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所学的技巧进行合成,并设计一段小小的表演。
一年级《跳短绳考核跳短绳》教案、教学设计

3.挑战环节:设置不同难度的跳绳挑战,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提高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4.课堂竞赛:组织小组间跳绳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五)总结归纳
1.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跳绳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收获。
2.视频观察:鼓励同学们观看跳绳比赛或教学视频,学习优秀跳绳选手的动作技巧,尝试模仿并融入自己的练习中。
3.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设计一个有趣的跳绳游戏或挑战,在下节课的小组活动中与大家分享,提高跳绳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4.情感日记:请同学们记录下课后跳绳练习的心得体会,包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与家人、同学合作的感受。
4.培养学生关爱同伴,乐于助人的精神,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快速增长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体育学科中,学生对跳绳运动已有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运动基础,但在技巧掌握和动作协调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在进行《跳短绳考核跳短绳》的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2.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跳绳运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3.情感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跳绳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培养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
1.技能练习:请同学们课后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练习跳短绳,每天至少完成三组,每组一分钟,记录下自己的进步情况,并在下一节课前与同学分享。
2.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下册跳绳《跳短绳(一绳多用)》教学设计

《跳短绳(一绳多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让学生愉快地合作、参与练习,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奇、求异、好胜心强、直观思维能力较强、模仿能力强的心理特征,我选择了双人合作跳绳。
通过学习和练习双人合作跳绳,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协调配合能力。
在注重安全教育的前提下,通过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快快挑起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本学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爱模仿、喜欢游戏,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比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太稳定。
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通过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双人跳绳的正确方法。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学习,使20%的学生基本掌握跳短绳并能一绳多用动作要领,20%的学生较熟练的掌握技术要领。
2.健康行为: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内容的学练。
在乐中学,学中练。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观念以及与同伴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形式的练习以及跳绳的管理难点:不同形式练习的有效组织、教法与学法。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讲解法、游戏法、比赛法、鼓励评价法。
学法:观察法、竞争法、优生示范法、合作法七、场地器材篮球场短跳绳若干长跳绳4根。
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跳绳《复习跳短绳》教学设计

《复习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跳绳是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跳绳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全身运动项目。
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跳绳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非常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发展,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心肺功能。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腿部力量性不足;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复习,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跳绳方式,所有学生能够掌握连续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
2.健康行为:通过跳绳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灵敏等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积极进取、勇敢、果断、勇于挑战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双脚起落。
难点:前脚掌轻着地,上下肢协调配合,连续跳绳。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讲解示范、游戏比赛、纠正错误与帮助学法:循环练习、比赛练习、重复练习七、场地器材录音机、跳绳、标志盘若干八、安全保障1.场地器材合理设计2.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堂安全教育,安排好见习生。
九、体育家庭作业跳绳:1分钟/组,共5组十、创新之处1.一器多用,多样化的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2.使用鼓励机制,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完成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复习跳短绳》(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复习跳短绳》(教学设计)标题:小学体育与健康《复习跳短绳》(教学设计)引言: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跳短绳作为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一项经典运动,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提高了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节针对年级小学生的《复习跳短绳》的教学设计,致力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他们的跳绳技能,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跳短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跳短绳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跳绳准备姿势与基本动作;(2)单人跳绳技巧;(3)双人跳绳合作;(4)团队合作跳绳项目。
2.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跳绳动作,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跳绳技巧。
(2)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进行训练,互相观摩、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3)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训练难度和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本次教学共分为四个环节:跳绳准备、基础技巧训练、个人实践和团队合作。
具体设计如下:1. 跳绳准备a. 引导学生站立,双脚并拢,肩部放松。
b. 示范正确的手臂摆动和手腕动作。
c. 让学生模仿示范,进行手腕和手臂的练习。
2. 基础技巧训练a. 分为单独跳绳和双人跳绳两个部分。
b. 单独跳绳:教师示范正确的单人跳绳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
c. 双人跳绳:学生按照教师指导分组,进行双人跳绳练习,通过互相配合来提高技巧。
3. 个人实践a. 学生单独进行跳绳训练。
b. 教师巡视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4. 团队合作a. 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跳绳项目进行表演。
b. 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完善跳绳表演,并在课堂上互相观摩。
c. 进行课堂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跳绳成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运用不同方式的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如个人表现、小组合作和团队表演。
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跳绳复习《复习两脚依次跳短绳》教学设计

《复习两脚依次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牢固树立学生“健康第一、终身锻炼”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提高体育锻炼兴趣,发展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跳绳、拔河、毽子等都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项目,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具有较大的锻炼价值。
尤其跳绳对学生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体育活动。
根据本课的指导思想,将民间体育跳绳安排在教学单元计划中,也是对我国民间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复习单人跳绳,跑步跳绳,尝试双人跳绳和快速跳绳技术。
跳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可以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跳绳练习能够使速度、力量、灵敏、弹跳力、耐力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通过跳绳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发展灵敏性等身体素质,提高技能的一个缩影。
双人跳绳、跳长绳还可以促进同伴间密切协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年级是一年级学生,对跳绳有关的练习方式都有较强的兴趣。
跳绳是孩子们不可缺少的“童玩”之一,是童年快乐的回忆,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和游戏娱乐价值。
有些学生幼儿园就学会了跳绳,而且有的同学还跳得很好,进行这个项目的教学有一定的基础。
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课的教学。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复习两脚依次跳短绳,能更准确地把握过绳时机,能熟练地运用所学动作,友好地与同伴进行竞赛。
2.健康行为:通过学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并提高合作能力,体验合作中成功的乐趣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以肩为轴,手腕放松摇绳,两脚依次跳过。
难点:手腕发力,摇绳正确,摇绳协调。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在本课教学中灵活安排了多样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空绳练习、跳低台阶练习等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学习的课堂气氛,多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他们乐学、自学、勤学。
跳短绳教学设计8篇

跳短绳教学设计跳短绳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跳短绳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短绳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1、跳短绳2、做、跳“荷花”3、播种和收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绳子的广泛作用;2、技能目标:使50-60%的学生掌握跳绳的方法以及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上下肢协调灵敏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与游戏结合使学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级凝聚力加强,培养灵敏,机智,勇敢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爱民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并初步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技能,方法;教学难点:学生甩绳动作和脚跳的节奏相呼应。
场地:排球场一个;器材:绳子若干条;垒球若干个;教学过程:一、情节导入部分(6-8)(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检查学生服装情况,步入课堂。
组织方法: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
要求:快、静、齐,精、神、气。
情景导入,导入语:小朋友们,平时我们用绳子都是跳的,对不对?今天老师偏偏不让小朋友把绳子都用来跳,绳子的作用可广泛了,看谁想的法子最多最新颖,大家开动脑经,看谁最棒。
(2)绳操:1、扩胸运动2、体侧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5、踢腿运动6、跳跃运动7、全身运动8、整理运动教学方法:教师一节一节进行分解示范,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进行模仿练习。
二、情节发展部分16-20学习本领:1、跳短绳方法:两脚并拢进行双脚起跳,手臂外展,肘关节微屈,手腕进行有节奏地甩动,脚跟着甩绳的节奏进行练习跳跃,做到动作协调优美。
导语:小朋友们,除了双脚起跳外,还有什么跳法,谁想到了没有?教与学的方法:(1)导语(2)教师讲解示范双脚起跳的'跳绳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4)观察练习情况,针对练习中的突发事故和不足做出住合理的措施。
小学体育《跳短绳》教学设计

《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课堂上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分组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为学生设立不同难度的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
最终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跳短绳这项体育技能。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跳短绳运动和该运动的益处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跳短绳的动作要领,会跳短绳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手臂摇绳动作和双脚起跳技术教学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四、设计思路二年级学生的好动活泼,喜欢学习新技能,也敢于尝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三个任务由易到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分组,可以让学生在为自己小组争得荣誉的同时,高效的学生跳绳技术。
五、教学过程1.课堂常规与准备活动体委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汇报出勤情况;准备活动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游戏边热身。
游戏:贪吃蛇2.基本部分将学生分为四组,并任命队长,可让学生给自己的队伍起名。
(1)任务一:学会跳绳①单手摇绳练习②双脚跳跃练习③讲解完整跳短绳动作要领,并作出示范重点:手臂摇绳方法,双脚脚尖起跳难点:手脚协调④小组讨论、练习并集体示范,奖励表现好的队(第一名4颗星,第二名3颗星,第三名2颗星,第四名1颗星)(2)任务二:连续跳绳,越多越好队长带领队员练习,然后集体示范(奖励同上)(3)任务三:跳绳石头剪刀布游戏要求:不失误,并且完成游戏两人一组练习,选出人选进行比赛,每赢一局得到1颗星。
任务结束,评选星星最多的队,并给予表扬。
3.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原地踏步,伸展运动,深呼吸。
本次的总结,师生问好下课。
五、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展示学生自创自学的跳绳方式。
跳短绳教案初中

跳短绳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体育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教学重点:1. 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团队合作,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跳绳技巧的掌握。
2. 团队合作,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
教学准备:1. 跳绳器材若干。
2. 教学场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跳绳的好处,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展示跳绳的基本动作,教师进行点评。
二、基本技巧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如: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三、团队合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 教师给出团队跳绳的规则,如:所有人必须同时起跳和落地,不能断绳等。
3. 学生进行团队跳绳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游戏环节(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游戏,如:跳绳接力、跳绳障碍赛等。
2.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跳绳的基本技巧和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团队跳绳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二、提高难度(20分钟)1. 教师提出更高的跳绳要求,如:速度加快、动作更加复杂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三、比赛环节(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如:个人赛、团队赛等。
2. 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跳绳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高。
3. 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喜爱程度。
体育与健康《跳短绳》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跳绳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特别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而且跳绳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教学任务,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重点教材,是必须考核的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协调性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学会还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一年级跳绳教学往往被大多数教师所忽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更多地是让学生自己学,因此一年级就能跳得很好的学生并不多见。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摇并脚跳短绳的方法和相关知识,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互助、协作、友爱的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运动知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很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技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三、学情分析:1、一年级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对跳绳这一项目并不是很了解,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跳绳。
2、学生在跳绳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手摇绳、脚跳跃等错误,对协调性较差的学生会出现手、脚配合错误。
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学中也可能会对跳绳产生厌烦心理。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有的会模仿跳的好的学生学习,有的会向老师询问,有的可能会放弃。
四、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在教师地引导下,学生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敢于表现自己。
运动技能目标:75%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脚跳短绳的动作方法,并能将动作运用到其他活动中。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双脚连续跳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跳短绳-教学设计

《跳短绳》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客:
1、跳短绳
2、学习青蛙跳
3、比赛青蛙跳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果的殺学,便学生理解绳子的广泛作用技能目标。
2、使50%-60%的学生掌握跳绳的方法以及发展学生基本活动水平和上下肢协调灵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与游戏使学生更加注重配合、班级凝聚力增强,培养灵敏、机智、勇敢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并初步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技能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甩绳动作和脚跳的节奏相呼应。
四、教学过程
1、情节导入
(1)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服装情况,安排见习生。
组织方法成四列横队集合。
要求:快、静、齐,精、神、气。
(2)准备活动:1、扩胸运动2、体側运动3、体转运动4、腹背运动5、踢腿运动6、跳跃运动7、全身运动
2、情节发展
(1)学习本领
跳短绳
教师方法:两脚并拢实行双即起跳。
手臂外展、肘关节微曲,手腕实行有节奏的甩动,脚跟着甩绳的节奏实行练习跳跃,做到动作协调优美。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小组展示学习的成果,教师实行指导。
五、游戏
1、青蛙跳
教师讲解青蛙跳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先实行练习,熟悉动作要领。
3、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比赛。
六、结束
1、回收器材
2、总结本课内容,提出课后要求。
3、简单放松。
4、回收器材。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跳短绳》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体育课《跳短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拥有健康。
通过优生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和相关知识。
不但让学生学会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实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跳绳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水平。
二、教材分析本节是三年级发展跳跃水平的练习。
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单脚跳的、双脚跳的、交换跳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初步形成准确跳绳的方法,最终达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增强学生双脚的弹跳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水平的目的。
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使身体的协调性得到有效的锻炼。
学生的下肢力量得到增强,培养空间思维的水平。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已有的技能、经验,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采用示范、展示、小组合作交流等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天地,让学生自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组合,有效的发挥了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升。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愉快成功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
并注重对学生的准确评价,即时鼓励,准确引导。
使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
四、教学过程1.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材融与游戏中,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
2.在课的准备活动局部,我以“跟我学做”的方法,带着学生实行“各种姿势的行走”,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3.在基本局部中我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短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正跳短绳是小学体育课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在国家都把跳短绳作为小学阶段体育测试项目之一。
跳短绳的教学关键在于规范与科学,在一年级跳短绳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及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1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技能上都特别差。
2 、学生自控能力很弱,组织纪律性不强,活泼好动,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
3 、学生身体控制能力还不强,身体灵活性还要进一步锻炼。
三、教法与手段:动作教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接受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进行跳短绳技术动作教学时,把跳短绳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分解,可分成挥绳、弹跳两个步骤,最后再进行整合。
(1) 挥绳。
要求学生上臂紧夹身子两侧肋部,两臂自然弯曲成100度左右的角,手腕发力挥动绳子。
这些动作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要让学生做到手腕灵活, 一开始进行练习时将手臂要求放低一些, 先训练学生徒手做挥动绳子的动作, 一段时间后再训练学生用手腕挥动折叠的绳子。
当学生的手腕能协调、灵活地挥动绳子后, 再过渡到手臂要求上,要求挥绳时上臂与前臂必须成100度左右的角。
(2) 弹跳。
跳短绳其实是一种弹跳,即原地脚跟离地前脚掌着地的弹跳。
在练习时, 可采用原地起踵、前脚掌走、并脚快速行进间小步跳等练习方式, 由慢到快地进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发展弹跳力,提高学生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灵敏、协调以及弹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点:双脚同时起跳,前脚掌轻巧落地。
六、教学难点:摇绳与起跳动作协调连贯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跳绳是一种以下肢活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全身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
在练习中学生表现出了较好的团结和奋斗的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了学生在活动中天真和活泼的个性,在创新跳绳的活动中,有一小部学生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所谓众人拾火火焰高,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进一步体现学生自主活动。
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让学生自由学习,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
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游戏竞赛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