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时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的形成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世界市场体系的完善
B •世界经济霸主的更替
C •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
D •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
2 •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援助的概况。
该组织是()
A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 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这有利于()
A •进一步削弱发达国家的利益
B •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 •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 •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4. 当今世界贸易分成几类:一类为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
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5美元,利润为95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
材料反映了()
A •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B •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C •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D •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5•“美国,只以一场会议和一纸协议就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
下列对此“协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其宗旨是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
B •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C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
D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6. 1948年以来的40多年里,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6%减到4.7%,发展中国家和地
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多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
额增长了10倍以上。
这主要是由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 .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7 .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
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
A .将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
B .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
C .尝试通过亚投行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D .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判断1971年美国、日本、西欧国家的百分比应该是()
A . 30.4% 2.1% 23.5%
B . 30.4% 4.8% 27.3%
C . 12.5% 2.1% 27.3%
D . 12.5% 4.8% 28.1%
9.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美国经历了从二战前的“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到二战后的“美
元坚挺,主导出口”的变化。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B .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
C .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加强
D .美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10.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大国霸权主义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11.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和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接受马歇尔计划
C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
12.193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协定法案》,授权总统给那些对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关税率。
到1935年底,美国与14个国家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到1945 年达成协议的国家总数增至29 个。
它反映了美国政府( )
A .谋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
B .结束新政恢复自由贸易
C .以贸易合作强化反法西斯同盟
D .干预国际贸易转嫁危机
二、非选择题
13.英国的崛起与衰落,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局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 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1943 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 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
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
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
济体系。
1945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字。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原因。
(2) 据材料二,指出两大计划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运
行机构。
⑶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14.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国,125,380,95,153,190,183
法国,65.5,180,96,128,153,178
意大利,75,188,114,198,193,286……(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
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 1 950— 1 973年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
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
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状况对世界政治经济的消极影响。
(2) 结合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怎样“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和“国内政策”来促进世界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的启示。
第十五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30 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
“从19世纪到20 世纪初英镑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到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
现了世界经济的霸主从英国到美国,故 B 项正确;题中反映的是货币体系并不是市场体系,故A项错误;题目主要讲述货币体系的演变,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题目没有
提及国际金融制度的优劣,故D项错误。
2.A 【解析】本题考查了世界银行的宗旨。
据材料中的援助战略主要是推动基础建设和环境等长期发展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促进欧洲国家经济复兴和发展援助,故 A 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汇率,提供短期贷款帮助一个地区度过短期的债务危机或财政危机,故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要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而不是援助成员国的,故C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主要成员国相互磋商协调,而没有具
体的援助使命,故D项错误。
3.D 【解析】本题考查了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关贸总协定针对贸易保护主义危害,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稳定税率的办法,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故D 项正确。
4.B 【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材料显示了美国依靠出口金融
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赚取利润,反映了其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比如欧元等,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操纵,故C项错误;材料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故D项错误。
5.A 【解析】本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
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这份协议应该是《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与关税和贸易壁垒无关,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布雷顿森林
体系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关贸总协定的影响。
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关税降低,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这与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有关,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
体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在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是与货币有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7.B 【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与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的作用。
3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体制,美元贬值,有利于开拓美国国内、国际市场,促进美国经济恢复,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
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故B项正确;1933年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放弃金
本位体制,实际上美元贬值,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故A项错误;30年代美国美元贬
值,放弃金本位体制,加剧了当时各国倾销战、货币战,阻碍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故C 项错误;30 年代美国迫不得已放弃金本位体制,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
8.D 【解析】本题考查了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日本及西欧的经济发展概况。
到1971 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 1 2.5% ,既符合其是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地位,也符合其
黄金储备下降到不足以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同时日本和西欧国家的黄金储备也上涨,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1960年到1971年日本的黄金储备应该是上涨的,故A项错误;1960年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应该下降,并且考虑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崩溃,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应该已经很低,不可能是30.4%,故B项错误;从1960年
到1971年日本的黄金储备应该增加,故C项错误。
9.C 【解析】本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的影响。
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信息,故A项错误;美国金融霸主地位是在1944年确立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介绍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与对外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
10.A 【解析】本题考查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故A项正确;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故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虽然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故D项错误。
11.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战后欧洲追随美国的表现。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是欧洲一体化的表现,要求摆脱美国控制;而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接受马歇尔计划、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些都是二战后欧洲追随美国的表现,所以D不能作证材料中的观点。
12.A 【解析】本题考查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谋求主导权。
根据材料美国通过《贸易协定法案》,对给予美国产品做出类似让步的国家提供低至50%的税率,实际上是美国谋
求国际贸易体系的主导地位的反映,故A项正确;只是给予部分国家降低税率的待遇,而不是所有国家,且不是没有税率,所以不是自由贸易,故 B 项错误;1934 年时尚未开始第二
次世界大战,故也没有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且降低税率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后来的同盟国家,也有可能包括法西斯国家,故C项错误;虽然有干预国际贸易,但并不仅仅是为了转嫁危机,故 D 项错误。
、非选择题
13.(1) 地位:主导( 中心) 地位;原因:通过殖民扩张,确立世界殖民霸权;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2) 趋势:世界贸易总额增加;由英国为中心变成多个国家主导( 一国到多国) 。
(3) 差异: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
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4) 因素:综合国力( 经济实力、科技水平) 。
14.(1) 内容: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 原则。
影响: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 不同:黄金非货币化( 美元与黄金脱钩) ,货币储备多元化(国际货币从美元一种变成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 。
影响:货币危机的风险分散,货币危机的频率增加。
(3) 作用: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援助;满足各国融资需要;帮助新型经济体国家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理解:亚投行提升了人民币的话语权,推动了公正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