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
————————————————————————————————作者:————————————————————————————————日期:
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
效教学-英语论文
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方玉勇
(南京五中,江苏南京210004)
摘要:如何将对话教学的精神落在实处?本文以英语阅读课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围绕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实质和层次展开,初步探讨了在对话精神的指导下如何优化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关键词:学生与文本对话;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7-0082-02 一、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文本的关系
传统教育教学以教材(文本)为绝对中心,学生则被边缘化。

教师不仅自己奉教材和教参为“圣经”,而且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材。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下,英语教学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越来越简单化地处理为对篇章段落的把握,对句法结构的分析,对句章大意的理解。

一言以蔽之,“活学生”受制于“死文本”。

而一些所谓的“课堂对话”也存在着种种的假象。

首先,从对话的内容上看,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单一的,乏味的。

在这样单一的对话过程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学生也很难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领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其次,从对话的主体看,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时,文本是绝对的主体。

课堂上的对话,学生以文本本身的知识为中心,将文本当作教条。

一切教学活动围绕文本展开,学生成为了配角。

特别是那些基础不好的学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对话的旁观者和听众。

所以无论从对话的内容还是从对话的主体来看,这样的对
话都违背了“对话的主体是每一位学生”的对话原则。

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话。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实质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阅读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而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与文本或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感悟作者的感受、情感,感受作品的风格与情调,感受文本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学生与文本应该是平等交流的主体,在互动交往中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等方面多向的交流与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实质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文本是有生命力的,需要学生用心感受它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思想性。

(二)学生与文本的地位是平等,学生以书为本,更应做到“源于文本而超越文本“,形成自己的内在知识和思想体系。

(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进行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四)文本对学生起着传授知识和塑造人格的双重作用。

三、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步骤
学生和文本之间怎么样开展对话才能使英语阅读课更加有效呢?根据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实质,对话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正确的朗读
这里的朗读包括读准新单词,弄清单词的拼写,从而能够连贯的朗读新课文。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光看字词,还需要对关键句子进行把握。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网络等多种方式来帮助自己。

学生与文本在此阶段的对话可以看作是pre-reading,学生通过文本的对话,看清了文本的表象,扫除各种障碍,为下面的进一步交流做好准备。

(二)准确的解读
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在经过了正确的朗读之后,以此为基础,学生和文本的交流需要进入下一个层次——解读。

它包括解读文本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态度、写作的手法,关键句型的揣摩,段落大意的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的分析。

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为例子,就是进行fast-reading和detailed-reading部分的操练。

学生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可以对文本做出准确的判断。

(三)精确的理解
怎么样使学生对文本做到精确的理解?学生在通过正确的朗读和准确的解读之后,学生能够超越文本,对文本做出品评和赏析。

这主要是体现在学生不仅能准确充分的理解文本的意思,还体现在学生能从中获得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的最高层次。

牛津英语Reading部分的Part F的Discussion就是属于这样的练习。

当然老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形式的练习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四、课堂案例
究竟怎么样的英语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落在实处,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呢?这里以牛津高中英语四模块一单元的阅读课—Advertisements 为例,进行说明阐释。

(一)Pre-reading
在此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读准书后单词表中出现的advertisement、share、persuasive等单词和be used to、be aware of等重点短语。

学生通过字词的预习,可以比较流利的朗读文章。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考虑几个小标题
What is an advertisement、Does an advertisement tell people the complete truth? 和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所阐述的意思。

这属于正确的朗读对话阶段。

(二)Fast-reading detailed-reading
Step 1 Revision and lead-in
Review different ads and talk about more ads.
Step 2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Ask Ss to skim the articl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age 2
Ask Ss to reread the passage and do C1 on P4 individually.
Help Ss to get the idea of the reading strategies.
Get Ss to scan the article again and do C2.
Step 3 Language items
Do D and E in class.
在这一部分当中,教师通过问答、正误判断、词义搭配、阅读技巧(怎么样阅读说明文)、文章结构的分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和文本的深入对话,帮助学生准确的分析文本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对文本本身做出准确的判断,完成正确的解读。

(三)Discussion
Hold debate in class.
Group A:Advertis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our lives.
Group B:Advertising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our lives.
在设计这一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讨论广告在现实生活的
正反两方面的意义,鼓励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大胆表述自己的思想。

这样就能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与文本的意思产生交融,彼此结合,产生情感层面的对话。

这也是和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对阅读课中情感策略的要求相吻合的。

五、注意事项
在英语阅读课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和沟通,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对话”是一种平等关系
对话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要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所以,我们应树立这一观念,让学生和作者通过文本进行平等的对话。

这样,英语课堂才是真正具有活力的课堂。

(二)对话是自主探究的状态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

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具体深入地思考读物的质量和深度。

通过对话促进学生思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去探究未知世界。

(三)给予充裕的对话时间
这里的时间包括三个方面:课前预习时间、课堂交流时间和课后巩固时间。

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独立、深入地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

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前让学生通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中让学生品读课文;在师生、生生交流与对话之后让学生悟读课文。

从而让学生真正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来使自己的认知、思想、情感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

(四)尊重多元的对话结果
作为阅读主体的个人对阅读材料必定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理解、感悟和体验。


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内容更为鲜活,空间更为广阔,情态更为开放,课堂更为生动。

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和结论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对此,教师不要用唯一的标准来禁锢学生思维,应当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更不要否定学生的“奇思妙想”。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尊重和鼓励。

综上所述,随着课改往纵深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纷至沓来,到底阅读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学生和文本对话为突破口,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理念与方式在实践操作中应该还有深入研究与探索的必要。

让英语阅读课堂充满生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架起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