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鄱阳县中学公开课—物理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一中学高三12月考试——物理物理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考试物 理 试 题一、选择题( 共40分,每小题4分。
)1.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发生变化而方向在不断地变化。
B .速度的方向可以不发生变化而大小在不断地变化 C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D .加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和位置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 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L +m 1F (m 1+m 2)k B .L -m 1F(m 1+m 2)kC .L -m 1Fm 2kD .L -m 2Fm 1k4. 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 cos α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 sin α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αcos α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 +m )g5.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 、B 、C 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 水平,则弹簧A 、C 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B.4∶ 3C.1∶2D.2∶16. 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则它的运动时间为:A g v v t 0-B gv v t 20- C Dgv v t 22-7. 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8.(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探究

让 教学就难 以取得成效。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学校更新 了试验设备 , 方面 比较有优 势的和学 习上有一些困难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 ,
互 相进步 , 同时每个组还要分 一些细心 的女 配备 了专业化的实验教室 , 却依然难 以取得 良好 的物理实验教 学 他们可 以互相 帮助 、
能够让 学生在合 作上实验课 成果 。 归根究底 , 还是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 导致班级同 生做实验的记录。通过合理 的分组 ,
这样 的明确分工 ,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小 组中找到 自己要 做 的事 情, 并 且通过彼此之 间的合 作使实验能够 高效 地完成 , 同时不 出
现错误 , 这样的物理课 堂效率是非常高的。 3 激 师要做好监督工作 物理实验本身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 学 生的操作 失误 很 容易造成危 险 , 也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这 就要求教 师必须要做
、
小组合作学 习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的实践意义
1 . 提 升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兴趣 的高低对 于学 生学 习这 门课程 的收效是有很 大影 响的。
在传统 的初 中物理实验课 堂上 , 学生要独立完成物 理实验 , 并且
进行反思 和总结 , 而物理是一 门难度较大 的课程 , 学 生之间 的差 异又是本来就存在的。因此 , 学生可能会经常在上物理实验课 时 遇 到困难 , 又无 法及 时解决 , 久 而久之 , 就会对 物理实验 望而 却
学生 的课 堂效率就大大提 升了 ,能够 留下 更多的时 间来 总结经 完成实验 , 使物理实验课 堂变得更加高效。
验、 反思教训 , 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更加高效 。 二、 小 组合组学 习在初 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实践策略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携手研修精彩绽放——“国培”精品教案、精彩课堂(微课)征集评选参评学科:初中物理参评选手:刘新林参评课题:平面镜成像参评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2014.1.6《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课题第3节平面镜成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学生分析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但是对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并不是很清楚。
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创设出问题情境,既要激发学生对熟知现象的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还要使学生进入探究情景。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理解了的各种生活中反射现象;再加之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观察身边的事物,对出现在自己周围的物品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热情势必较高,再配合创设一系列合理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活动,本节课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
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
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分析和处理1、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3、教材的延伸把物理融入到实际生活,让物理走向社会教具平面镜、平板玻璃、支架一副、蜡烛、橫格纸、刻度尺等。
2013江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精)

2013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精品)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2分)(2013?江西)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 V,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0 X I08m/s.考电压;电磁波的传播.点:八、、・专电压和电阻;信息的传递.题:分①在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是220V,与之配套的家庭电路电析:压为220V;②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速度为 3.0X08m/s.解解:答:①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0 X08m/s.故答案为:220; 3.0X I08.点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常见物理数据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容评:易解答.2.(2分)(2013?江西)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熔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考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占:八、、・专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题:分(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析:程叫汽化;(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解解:(1)温泉水上面笼罩着一层白雾,是温泉内的水先汽化,遇答: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2)雪花落入池水中不见踪影,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答案为:液化;熔化.点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物态变化的分析,抓住物质前后状态的变评:化是解题的关键.3.(2分)(2013?江西)又到了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挂满芒果的枝条被压弯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考分子的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点:八、、・专分子热运动、内能;运动和力.题:分(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析: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解解:答:(1)芒果的芳香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使得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2)芒果对枝条施加了力,将枝条压弯,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答案为:无规则;形变.点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析动理论、力的作用效果的了解与掌握,属评:于基础题目.4.(2分)(2013?江西)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考牛顿第一定律.点:八、、・专运动和力.题:分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那么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析: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答: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答案为: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点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5.(2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用吸管向两个空易拉罐中间吹气,导致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使得两易拉罐相互靠近(填靠近”或远离”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点:八、、・专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题: 分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流析: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解解: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这一规律,答:可知当向两个空易拉罐中间吹气时,此位置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小于两边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两空易拉罐向中间靠拢. 故答案为:压强;靠近.点分析空易拉罐两侧流速和压强的变化,从压强变化分析物体的运评:动情况.6.(2分)(2013?江西)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考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点:八、、・专电压和电阻.题: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电压析:和电流无关.解解:因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答:温度.故答案为:长度、横截面积.点本题只要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 要特别注意电阻的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无关.7.(2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早期的蒸汽汽车模型,燃料燃烧使水温升高,水的内能增加,再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使汽车前进.考能量的相互转化.点:八、、・专机械能及其转化.题:分蒸汽汽车原理: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被水吸收,水的内能增加,析:水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容器口喷出,给空气一个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给水蒸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推动蒸汽汽车前行,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解: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热量,内答:能增加;蒸汽通过对外做功,再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蒸汽汽车前进. 故答案为:内;机械.点根据给定的情景,解释能量转化和转移,要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评:惯.8.(2分)(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对比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对比甲、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卩考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点:八、、・专探究型实验综合题.题:分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要分析对比的两幅图,从中找析:出相同的点即控制的量和不同点即改变的量,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解解: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可探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甲、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小的关系.故答案为: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点此题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评:实验中的应用.掌握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注意分析控制的量和改变的量.二、选择题(共20分,第9-12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 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9.(3分)(2013?南昌)“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胜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正常体温约为39CB. 体重约为450N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约为70次/min考点: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39C为高烧状态.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质量在4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45kgXl0N/kg=450N .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步行的速度在1.4m/s=1.4X3.6km/h冷km/h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D、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1s, 1min大约跳动70次.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0. (3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A.才B. 贞史矣C. 土眼定史------ | J” I 1「|D .虎贞吏知.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解答:解:A、从某一时刻物体在某一位置,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及如何运动;B、已知时间间隔相同,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也相同,说明物体在这一时间内可能做匀速运动;C、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包含两层意思: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相同.物体作绝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情况下都作变速运动.11.(3 分)(2013?南昌)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解答:解: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 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声学中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12.(3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是对平衡力B. 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C.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D. 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是对平衡力考点:二7八、、•平衡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小鸟受到的重力与小鸟对树枝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不正确;B、小鸟对树枝的压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不正确;C、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小鸟受到的重力与树枝受到的重力,两个力大小不一定相等,且方向相同、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学习中特别要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于同一物体.13.(4分)(2013?江西)如图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R i、R2为阻值相同的电热丝,不同的连接方式及其发热功率不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相等B.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C.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D.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4倍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先分析四图的连接方式,求出四种连接的电阻大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公式求出各自的电功率,从而判断各个选项的对错.解答:解:分析各连接方式可知:甲图为开路,P甲=0,乙图中两电阻串联,R乙=2R, P乙二二=, 丙图中只有电阻R i工作,R丙=R, P丙=…=•:,丁图中两电阻并联,R丁=R, P丁=••.=__, =2…:,可见,甲的发热功率与丙的发热功率不相等,故A错; 丁的发热功率是丙的发热功率的2倍,故B正确;丙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2倍,故C正确;丁的发热功率是乙的发热功率的4倍,故D正确.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分析电路的连接,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还要知道串、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14.(4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是()考点: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专题:磁现象、电生磁;电动机、磁生电.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这一现象要求,对照图中各自的装置特点来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图中没有电源,线圈和灵敏检流计串联,当条形磁铁抽出或插入线圈中时,线圈相对于磁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图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符合题意;B、图中有电源,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装置,不合题意;C、图中的装置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装置,不合题意;D、图中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用电流表来观察电流的变化,这是电磁感应的装置,符合题意;故选AD .点评:此题中较难区分的是A,在判断时要抓住关键的不同,电磁感应中是通过磁场获得电流,因此电路中有电流表,但无电源.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是在有电源的情况下.三、解答题(共24 分,每小题各8分)15. (8分)(2013?江西)用手将一个质量为500g、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浸没于水中,使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求: ( 1 )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g 取10N/kg)考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点:专压强和浮力.题:分(1)根据物块上表面离水面20cm,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pgh析:可直接求出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再根据F浮二p V排即可求得.(3)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的重力;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最后的状态,得出浮力的大小.解解:(1)物体下表面距水面h=10cm+20cm=30cm=0.3m,答:则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 p h=1.0 x i03kg/m3X ON/kg X).3m=3xiO3Pa;(2)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F 向上—F向下=F浮,物块的体积V物=103cm3=10「3m3,3 3 —3 3F 浮二pgV 排=1.0X l03kg/m3x i0N/kg X I0 m3=10N,(3)物块的重力G=mg=0.5kg X0N/kg=5N , 物体完全浸没,所受浮力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10N;此时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放手后,物体上浮,最后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为5N.答:(1)正方体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3X103Pa;(2)正方体物块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为10N.(3)放手后,正方体物块最终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5N.点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评: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的训练.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有两种解法:① 利用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差求解,②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16.(8 分)(2013?南昌)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 i小有6V 6W”的字样,小灯泡L2、L3标有6V 12W”的字样.(假设小灯泡电阻不变)(1)闭合S2,断开S i、S3,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V2的示数为6V, 求L2的实际功率.(2)闭合S i、S3,断开S2,调节电源电压使电压表V i的示数为3V, 求L i的电阻.(3)闭合S i、S2、S3,画出此时的等效电路图,调节电源电压为18V, 求此时L3的实际功率.考电路的动态分析.点:八、、・专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题:分 (i)闭合S2,断开S i、S3时,L2、L3两灯串联,电压表测量析:L2两端电压;根据灯泡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求出L2的阻值,利用P二…:即可求出L2的实际功率."R(2)直接根据灯泡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求出L i的电阻.(3)闭合S i、S2、S3时,L i、L3两灯并联,L2被短路,电流表A i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L3中的电流,电压表V i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据此画出等效电路;根据电压表示数比较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如果电压太高,用电器将被烧坏,功率为零. 解:(1 ) L 2 的电阻:R |_2=]]- = •吓、:=3 Q, 根据题意知,U 实L2 =6V , L 2的实际功率为:P2 实=-=;=12W;(2)L i 的电阻:R L 1= [—-=飞山:2=6Q; ?L15W(3)当闭合S i 、 S 2、S 3时,L 1、L 3两灯并联,L 2被短路,电流表A l 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 2测量L 3中的电流,电压表V i 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如图所示:因为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因此L 3两端电压为18V 远高压额定电压,因此L 3被烧坏,故实际功率为零. 答:(1) L 2的实际功率为12W . (2) L i 的电阻为6Q.(3) 此时L 3的实际功率为0.点 本题考查了动态电路分析,会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进行计算, 评:关键是公式和公式变形的理解和应用.亿(8分)(2013?南昌)在测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瑞瑞同学 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 A (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解 答:F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 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并测得AB两点间的距离为2H (如图乙所示).(不计摩擦与绳重)求:(1)动滑轮的重力G i.(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如何变化?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点:八、、・专计算题;简单机械.题:分(1)知道绳子的段数、物体的重力、绳子的拉力,根据F=(G+G 析: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2)知道物体重力、物体升高的距离,根据W有=GH求出有用功;知道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根据W总二Fs求出总功. 知道有用功和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3)减少钩码的个数,有用功减小,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变小,机械效率降低.解解:(1)物体由二段绳子承担,物体升咼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答:距离为:s=3H, T F= (G+G i),二动滑轮重力:G i=3F-G.(2)有用功:W 有=GH ,总功:W 总二Fs二F>3H=3FH ,有'00%= GH河OO%=G H°°%.(3)匸=芍,有用功减小,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减小,机械效率降低.答:(1)动滑轮的重力G i为3F- G.(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X I00%.G3?(3)如果减少钩码的个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降低.点 (1)机械效率高低跟有用功和总功无关,跟有用功在总功中所评:占的比值有关.(2)本题用字母代替具体的数据,给习题带来难度.四、实验题(共16分,每小题各8分)18.(8分)(2013?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1)如图1所示,在放大的测力计表盘中画出此时指针位置.F面的问题.(2)如图2所示,这是某地区的一种仪表,它是电能表,尝试将表盘度数填入横线上6112.1kW?h(3)许多基本仪器制作时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转换为易观测的量.请将表格填写完整.仪器名称工作原理制作思路温度计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短电流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4)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叔叔!”我大声喊道.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很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这很简单.”…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①实验所需的器材:秒表②应测的物理量:时间;③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要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_声考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物理学方法;力作用的相互性;点:电功的测量.专其他综合题.题:分 (1)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判断测力计所受的力.在画指针位置时析:注意数量级.(2)掌握电能表的参数,并会进行读数.(3)掌握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电流表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的角度.(4)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声音的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已知的,若能够测出从时间就可计算出距离了.解解:(1)测力计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所以其示数应等于答:1000N.因此指针应指在1的位置.如下图所示.(2)图2中有单位kW?h,可知是电能表.最后面一个是小数点部分.根据指针的位置可得其示数为6112.1kW?h.(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电流表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4)根据公式▼二得s=vt .只要知道了声速和声音传播的时间便可求出距离.所以应用到秒表测量时间,其中声速是已知量.故答案为:(1)见上图;(2)电能;6112.1kW?h;(3)液体的热胀冷缩;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仪器名工作原理制作思路称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将温度的高低转换为液柱的长短电流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将电流的大小转换为指针偏转力的作用角度的大小(4)①秒表;②时间;③声速.点此题通过日常所见的现象考查了有关指针测量仪器的读数及转评:换法在电流表和温度计中的应用,要真正理解转换法的含义,同时考查了用声速测量距离的方法.19.(8分)(2013?南昌)在测额定电压为 2.5V 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荣荣同学所连接的电路存在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肖”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3)排除故障后,荣荣同学进行了四次测量,并将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请你帮他将表中未填的数据和现象填写完实验序号UN I/A R/ Q灯泡亮度10.50.13 3.8不亮2 1.00.18 5.6灯丝暗红3 1.50.217.1微弱发光4 2.50.25(4)荣荣同学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发现小灯泡的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考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点:八、、・专测量型实验综合题.题:分 (1)要掌握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注意电压表析:要并联在电路中.(2)根据电流表、灯泡、及电压表的示数判断电路中出现断路或短路.(3)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会正常发光.将电流和电压值代入公式R=便可求出电阻值.(4)当小灯泡中的电流值增大时,灯丝的温度会升高,其阻值增大.解解:(1)由图知,电压表串联在了电路中,且灯泡未正常接入电答:路.电路如图,应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说明小灯泡不是发生了断路,而是短路,又电压表几乎没有示数,更加说明了是小灯泡短路.(3)R== I =10Q,0.25A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小灯泡正常发光.(4)小灯泡的电阻值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故答案为:(1)见上图;(2)小灯泡短路;(3)10;正常发光;实验序号U/V I/A R/Q灯泡亮度10.50.13 3.8不亮。
【物理】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3-201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2013秋•鄱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在A点有一个小球,紧靠小球的左方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小球从A点正对着竖直墙壁水平抛出,则小球在墙壁上的影子的运动是()专题:平解答:解:由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而h=gt2,联立解得x=t,即影子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小球在点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墙上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A.2.(4分)(2011•潍坊模拟)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B..D.解答:解:设子弹的质量为m,对子弹穿过AB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W f,因为子弹所受摩擦力保持不变,又因为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所以子弹穿过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为,对子弹穿过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解得v A1=.故选C.3.(4分)(2015•凤阳县校级模拟)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解答:解:由图可知,前8s的总位移s=×3×2﹣×5×2=﹣2m;则平均速度v==﹣0.25m/s;负号说明物体的平均速度向左;故选B.4.(4分)(2013秋•鄱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圆环A吊着一质量为m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起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如果不计一切摩擦,平衡时弦AB所对的圆心角为θ,则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1:m2为().B.C.cos D.sin解答:解:如图对小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环受上面绳子的拉力m1g,下面绳子的拉力m2g,以及圆环对它沿着OA向外的支持力,将两个绳子的拉力进行正交分解,它们在切线方向的分力应该相等:m1gsin=m2gcos(θ﹣90°)即:m1cos=m2sinθm1cos=2m2sin cos得:m1:m2=2sin故选:A.5.(4分)(2013秋•鄱阳县校级月考)某玩具小车以初速度V0沿足够长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小车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B.C.D.6.(4分)(2003•广州一模)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从开始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7.(4分)(2013•台州模拟)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答:解:设围绕体m绕中心体M公转的周期T,轨道半径R,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知:G=m R由公式可以看出只能解得中心体质量M=,需要知道围绕体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故AC错误,D正确;由G=mg得:M=,要求中心体质量,可以知道中心体半径和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B正确.故选:BD.8.(4分)(2013秋•鄱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光滑细杆AB、AC在A点连接,AB竖直,AC水平,两相同的中心有小孔的小球M、N分别套在AB和AC上,并用一轻绳相连,细绳恰好被拉直,现由静止释放M、N,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4分)(2010•湘潭三模)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10.(4分)(2011•咸阳二模)如图所示,点电荷+4Q与+Q分别固定在A、B两点,C、D两点将AB连线三等分,现使一个带负电的粒子从C点开始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不计粒子的重力,则该粒子在CD之间运动的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能是().B.C.D.二、实验:11.(4分)(2014春•安溪县校级期末)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12.(12分)(2012•景德镇模拟)在一次试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来验证钢球从斜槽滑下机械能守恒,实验步骤如下:(1)把斜槽固定在试验台边沿,调整斜槽出口使出口处切线水平,(2)出口处栓重垂线,使出口投影于水平地面O点,地面铺复写纸、白纸.(3)从斜槽某一高度处同一点A从静止开始释放球多次,打出平均落地点P.则:①如果斜槽厚度不计,应测量的数据有A、B两位置的高度差h1;B、O两位置的高度差h2;OP之间的距离s②根据所取数据字母写出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s2=4h1h2.。
鄱阳县第七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第3章声的世界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课时练习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5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能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2.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1.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把声音的高、低称为.和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合称为乐音三要素.知识点1:响度与振幅实验一:把尺子伸出桌面一定长度,先后用较大和较小的力拨动尺子,使尺子发声.我的发现:当用较大的力拨动尺子时,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选填“大”或“小”),发出声音响度(选填“大”或“小”),我们把尺子偏离中心的程度称为振动的幅度(简称振幅),那么,声音响度大时,振幅,反之振幅小时,声音的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响度与有关.此外,在生活中我们还发现: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因此,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例1】声音的响度是由()决定的A.音调 B.振幅C.距离 D.振幅与频率【变式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说话情况,这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都有可能知识点2:音调与频率实验二: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先后两次实验.用手拨动钢尺时,偏离中心的程度相同(振动幅度相同),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振动发出的音调.我的发现:尺子伸出长,尺子振动(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选填“高”或“低”)尺子伸出短,尺子振动(选填“快”或“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选填“高”或“低”高),由此可知,音调高低受物体振动影响,我们把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那么,当振动频率高时,音调,频率低时,音调.总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音调越高,越小,音调越低.【例2】如图甲所示,笛子是靠_ __发声;如图乙所示,若将笛孔全堵上,笛子内的空气柱变长,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小,其发音的音调变______,若将笛孔全打开,笛子内的空气柱变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大,发音的音调变______.【变式练习】2.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知识点3:音色阅读课本P43前三自然段.①音色曾经叫 ,反映了声音的 与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可能相同,但是它们所发出的 肯定不相同.②假如楼下有两位女士在说话,你根据她们声音的 就能判断其中一位是你妈.【例3】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变式练习】3.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易错提示】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1.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A .振动的幅度B .组成的材料C .振动的快慢D .自身的结构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声速课堂小结达标检测乐音的特征 响度——振幅音色(音品) 音调——频率3.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 B.(2)(4)C.(1)(3) D.(3)(4)4.如图,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是指声音的()A.音调 B.振幅C.音色 D.响度5.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第13讲声音的产生、声音特性实验专题【核心考点】1.如图1所示,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来判断音叉的振动,转换法的应用。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实验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和100 km,运行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 km) ()A. B. C. D.参考答案:C2. 下列物体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在笔直轨道上行驶途中的列车 B.在笔直轨道上出站的列车C.在笔直轨道上进站的列车 D.弯道转弯的汽车参考答案:A3. (单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v0=0,加速度竖直向下且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参考答案:D4. 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C.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地面没有发生形变参考答案:C 5. 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B.物体做直线运动zxxk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m/s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m/s参考答案:A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用皮带传动的两轮M、N半径分别是R、2R,A为M边缘一点,B距N轮的圆心距离为R,则A、B两点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线速度之比为: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2:1 2:1 4:17. 如图所示,把轻质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N。
鄱阳县第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__通信技术简介第二节广播和电视教案新版北师大版8

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第二节广播和电视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是电磁波知识的扩展,主要介绍电磁波应用的基本原理。
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广播和电视的工作过程,提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一些广播和电视有关的现象,但是本节所讲的知识大部分是高科技成果,学生比较陌生,限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无法对知识原理做深层次的探究,因此教材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层次较低,不过分强调学科理论逻辑特点,主要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发射和接收的一般过程。
了解广播与电视的声音图像信号是通过变化电流产生电磁波向远处传播的。
2. 了解信号塔搭载的过程称为调制。
3. 通过学习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发射与接收的一般原理和流程,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发射与接收的一般原理和流程。
教学难点:无线电波的调剂、调谐、检波。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发射与接收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动画创设情境,直观地把信息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过程。
在教学之前,学生也可上网查阅资料,进行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学”和教师“教”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情境1:展示PPT图片,请同学思考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在信息的传输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移动电话可以方便移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引出:信息的传递不需依赖任何有形连接的关键就是电磁波。
教师介绍: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磁波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无线电通信,航空、航天中的自动控制和通信联系,都离不开电磁波。
江西省上饶市波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波阳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为演示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
往火焰上洒些盐后,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火焰的反射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2012学年普陀模拟4()(A)从左侧向右可以看到干涉条纹(B)干涉条纹是黑白相间的条纹(C)干涉条纹是水平排列的(D)干涉条纹是倾斜排列的参考答案:C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频率的光照射到不同的金属上,逸出功越大,出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小B.钍核Th,衰变成镤核Pa,放出一个中子,并伴随着放出光子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运动的加速度减小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参考答案:AD3. 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
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参考答案:D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吊绳中拉力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选项D正确。
4.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电容,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D.根据速度定义式半,当非常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参考答案:BD选项A中位移不是理想化模型,故A错误。
选项C,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实际中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公式都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如场强,电容都不是比值定义的,故C错误。
江西省鄱阳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卷

江西省鄱阳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抽考试卷物理试卷考试时刻: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计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8-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觉中科学家们制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操纵变量法、极限思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那个地点都采纳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 依照速度定义式,当△t专门专门小时,就能够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亮细管的橡皮泥封口。
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纳放大的思想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专门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那个地点采纳了微元法2.下列图象均能正确反映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在t=2 s内物体位移最大的是()A. B. C.D.3.作用于水平面上某物体的合力F与时刻t的关系如图所示,各个时刻时刻间隔依次相等,设力的方向向右为正,则将物体从下列哪个时刻由静止开释,该物体会始终向左运动( )A. t1时刻B. t2时刻C. t3时刻D. t4时刻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0高处由静止开释,然后由A点通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 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5.如图所示,重物质量为1kg,动滑轮质量不计,竖直向上拉动细绳,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上升,则拉力F在1s末的瞬时功率和1s内所做的功为(取g=10m/s2)( )A. 37.5W 37.5JB. 37.5W 12.5JC. 75W 25JD. 75W 37.5J6.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跨过悬挂于O点的轻小光滑圆环的轻绳一端连接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
鄱阳县师院附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质量年级八科目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1节质量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 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②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③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对比,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②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③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质量概念的建立;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质量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报告册准备部分学生观看,教师讲授下列类别物体的质量测量方法:1、固体2、液体:转化为固体(用烧杯承装)明确目标明确操作了解转化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学生实验学生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动手实验,内化技能数据汇报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板书并引导分析测量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指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论证、评估小结1、固体2、液体:转化为固体(用烧杯承装)作业高效课时通本节无偏难怪题,应全部完成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3.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在研究电磁波和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按以下步骤做试验:将A手机悬挂在密封瓶内,如图所示,用B手机拨打A手机的号码,可以看到A手机来电显示出B手机的号码,并且听到了A手机发出的响铃信号音。
江西省鄱阳一中物理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

江西省鄱阳一中物理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精选测试卷一、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R1、R2、R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I.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A.可能增大B.可能减小C.一定不变D.由于R1、R2、R3大小关系不知,故无法判定【答案】C【解析】两种情况下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为U=6V,R1=3Ω,R2=2Ω,R3=6Ω,在甲图中2323= 1.5R RRR R⋅=Ω+甲并,112==1U RU R甲并甲并,1=6V2V33UU=⨯=甲并,电流表的示数为32V1=A63UIR==Ω甲并甲,在乙图中1212= 1.2R RRR R⋅=Ω+乙并,335==1U RU R乙并乙并,1=6V1V66UU=⨯=乙并,电流表的示数为11V1=A33UIR乙并乙==Ω,故两次示数相同,则选C.【点睛】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假设A端为正极,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A----R1----电流表----R3----B 电路中的电阻是R1+R3;将电源、电流表的地位互调,假设D端为正极,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通路是:D----R1----电流表----R3----C 电路中的电阻是R1+R3.电路的电源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一定不变.2.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ρnev B.ρnSev C.ρnLev D.ρnSLev【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分别为I nSev=,LRSρ=所以可得,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LU IR nSev nev LSρρ===又因为此时导体内的电场为恒定电场,可得UE nevLρ==故选A3.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130R=Ω,2320R R==Ω,另有一测试电源,所提供电压恒为10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cd端短路,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50ΩB.若将ab端短路,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C.当ab两端接上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4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6V【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23R R、并联后与1R串联,等效电阻为:23123202030402020R RR RR R⨯=+=+=Ω++,故A错误;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13R R、并联后与2R串联,等效电阻为:13213302020323020R RR RR R⨯=+=+=Ω++,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313201043020RU E VR R==⨯=++;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3R两端的电压,为3323201052020RU E VR R==⨯=++,故D错误;对于电路问题,首先要明确电路的结构,并能正确应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进行电路的简化.4.如图是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 、b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 V ,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00 V .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为500 Ω,满偏电流I g 为1 mA ,则电阻R 1、R 2的值( )A .9500Ω;90000ΩB .90000Ω;9500ΩC .9500Ω;9000ΩD .9000Ω;9500Ω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110V ()g g I R R +=, 1210()0V g g I R R R ++=,代入数据解得19500ΩR =,290000ΩR = A. 9500Ω;90000Ω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B. 90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C. 9500Ω;90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D. 9000Ω;9500Ω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5.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B .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C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D.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是串联较大的分压电阻;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是并联较小的分流电阻;两表串联后,通过电流表的总电流与电压表的电流相等,由于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是并联较小的分流电阻,所以大部分电流通过了分流电阻,通过表头的电流很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是串联较大的分压电阻;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是并联较小的分流电阻;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串联,分析通过表头的电流关系,判断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6.一电流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后就改装成一个电压表,当把它和标准电压表并联后去测某电路中的电压时,发现标准表读数为2V时,而改装表的读数为2.1V .为了使它的读数准确,应( )A.在原分压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B.在原分压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大的电阻C.在原分压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大的电阻D.在原分压电阻上再并联一个较小的电阻【答案】A【解析】【详解】两电压表并联,通过它们的电压相等,标准表读数为2V时,而改装表的读数为2.1V,说明改装后的电压表串联的电阻稍小,而导致电流稍大;为校准电压表,应使串联的电阻阻值稍微增大,可以在原分压电阻上再串联一个较小的电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江西省鄱阳一中物理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测试卷

江西省鄱阳一中物理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测试卷一、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1.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A.B. C.D.【答案】B【解析】【分析】要知道环形电流的方向首先要知道地磁场的分布情况: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故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然后根据安培定则四指弯曲的方向是电流流动的方向从而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详解】地磁的南极在地理北极的附近,故在用安培定则判定环形电流的方向时右手的拇指必需指向南方;而根据安培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而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电流流动的方向,故四指的方向应该向西.故B正确.【点睛】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掌握安培定则和地磁场的分布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所在.另外要掌握此类题目一定要乐于伸手判定.2.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闭合线圈,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应是下述运动中的哪一种()A.线圈平面沿着与磁感线垂直的方向运动B.线圈平面沿着与磁感线平行的方向运动C .线圈绕着与磁场平行的直径ab 旋转D .线圈绕着与磁场垂直的直径cd 旋转【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线圈平面沿着与磁感线垂直的方向运动时,磁通量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 错误.B .线圈平面沿着与磁感线平行的方向运动时,磁通量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 错误.C .线圈绕着与磁场平行的直径ab 旋转时,磁通量始终为零,保持不变,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 错误.D .线圈绕着与磁场垂直的直径cd 旋转时,磁通量从无到有发生变化,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线圈要闭合;二是磁通量发生变化.3.三根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纸面平行固定,其截面构成一正三角形,O 为三角形的重心,通过三根直导线的电流分别用I 1、I 2、I 3表示,方向如图。
鄱阳县六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3.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影像资料: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含有风车工作的场景);龙卷风的发生片断。
一、新课导入播放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和龙卷风发生的片断,组织学生认真观看风车工作场景和龙卷风的危害。
风车为什么能转动?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二、新课教学1.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教师引导】学生举例。
【教师点拨】①人们利用风力区分饱满的种子与瘪粒,就是利用了密度的知识。
②在生产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飞机以及航天器时,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
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造不同的器物。
④鉴别物质的种类以及其纯度或浓度,也经常利用密度的知识。
【教师总结】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风的形成【学生观察】挂图龙卷风。
【学生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点拨】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因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风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能源之一。
(2)水的反常膨胀(3)水结冰体积变化【学生思考】水结冰后,它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教师提示】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江西省鄱阳县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考试范围:3-1 3-2 3-5;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杨勇辉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匀强电场中的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间距离的乘积B.电势降落的方向一定是场强方向C.沿电场线方向任意相同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必相等D.不沿电场线方向任意相同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势差不可能相等2.一只小船静止在湖面上,一个人从小船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不计水的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走得越快,则人获得的动量比船获得的动量大得越多B 若人的质量小于船的质量,则人获得的动量大于船获得的动量C 若人的质量小于船的质量,则人获得的动量小于船获得的动量D 不论何种情况,人获得的动量数值上总是等于船获得的动量3.某电场中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现将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从A点移至B点需克服电场力做功,则C、D两点的电场强度、电势大小关系应为 ( )A.E C>E D,φC>φDB.E C<E D,φC>φDC.E C>E D,φC<φDD.E C<E D,φC<φD4.关于磁感线的一些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 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B. 磁场中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C. 磁感线分布较密的地方, 磁感应强度较强D. 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从北极出来, 终止于南极, 是一条不闭合的曲线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B.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6.用回旋加速器来加速质子,为了使质子获得的动能增加为原来的4倍,原则上可采用下列哪几种方法:()A.将其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B.将其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C.将D形金属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2倍D.将D形金属盒的半径增大为原来的4倍7.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带电液滴从静止开始自a沿曲线acb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零,c是轨迹的最低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降低气体温度 (2)压缩气体体积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降低气体温度
比如:露水的形成、烧水时冒的“白气”
(2)压缩气体体积
比如:打火机内的燃料、煤气罐内的煤气
小结:
1.汽化和液化
液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气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3.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沸腾和蒸发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 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 越高?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 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 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步骤:
温度/℃
0
1
2
3
4
100
5
100
6
100
…
90 93 97 99
实 验 数 据 处 理
温度/℃
105
100
95
90
0
5
10
时间/min
1.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 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
一定的温度不变。 2.液面上“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 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汽泡, 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 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实验结论:
表面和内部同 1.沸腾是在 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 时进行的 剧烈 的 汽化 现象. 2.水在沸腾时 温度不变 ,这个温度叫做 沸点 .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3.沸腾的条件是: (1)温度达到沸点 (2)要继续吸热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2.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思考: 沸腾和蒸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一定温度 剧烈
温度条件 在任何温度
剧烈程度
缓慢
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各 位尊敬的评委、可爱的同学们。
(1)提高的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吗你伸在 ?知出大 道长热 这长天 是的, 为舌狗 什头常 么,会
洒水车
在夏日的都市, 洒水车给人们带 来一阵阵的清 凉.
思考: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是不是气体?
水蒸气 小水滴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 2.液化需要放热还是吸热? 液化放热 3.使气体液化有什么方法?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 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观察现象:
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 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
沸腾前
沸腾时
时间/min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 蒸 发 沸 腾
不 同 点
温度 发生部位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缓慢
达到一定温度 液体表面和内 部同时进行
剧烈
程度
相 同 点
都是汽化现象 都需要吸热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思考: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哪些?
2013年鄱阳县中学公开课—物理
参赛题目:汽化与液化
任教学校:柘港乡横莲初中
教师名称:冯龙桨
0d58b4b8 大明武夫 /read/1/1231/
三、 汽化和液化
提出问题:为什么烧开水时间久了水会越来 越少? 水 水蒸气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汽化现象? 2.汽化需要放热还是吸热?汽化吸热 3.汽化有哪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