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问题
历史证明,城市主要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荟萃点,许多城市成为复杂而又高度集中的活动中心,同时也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由于现代城市的居民出行和人口流动,在一天的高峰时间里,客流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现象已很普遍,以往使用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已很难适应现代客运交通的需要,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重点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新体系势在必行。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按照其客运能力大小,可分为大运量的地下铁道和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
目前,我国的大城市为了缓解日益困扰的城市交通问题,已有20多座城市提出修建快速轨道交通的计划,如果建设资金能得到解决,预计到21世纪初叶,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普及率将达到35%~40%,届时全国将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累计约395km,其中轻轨线路长度约132km.除正在进行施工的项目外,估计尚需建设资金总投资约756亿元人民币。
由于地铁和轻轨交通是多专业、多工种、高科技集于一身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到机械、电气、电子和遥控等很多专业领域,实际上需要一整套实力雄厚的国家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力量,再结合系统特点,建立专业生产线,从而形成地铁与轻轨交通行业的新兴产业生产体系。
鉴于上述庞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必然需要有能够适应这个市场需要的基础工业能力,才足以能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健康发展。
为此,必需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城市具体情况的地铁和轻轨交通建设标准,公布必要的方针政策,以免各地在建设过程中,标准制式各异,技术设备不能自行生产而有赖于国外,使国家在宏观上蒙受不必要的重大经济损失。
同时,要大力推行和组织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产品国产化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外汇和防止“万国牌”技术装备充斥地铁与轻轨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中,可避免维修保养设备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局面。
为顺利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事业,除了立足于国内基本条件外,还应充分利用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采取“技贸结合”的方式,以扶持相应国产装备的先进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要改善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困扰问题,当务之急是发展大、中客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鉴于地铁的造价过于昂贵,非一般大城市的经济能力所能承受,而城市客运交通再不妥善解决,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
因此,重点发展经济、实用的中运量轻轨交通系统,将是我国城市的现实可行之策。
一、我国城市客运轨道交通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代末期,我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只有28座,而目前已发展到32座之多。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结构及经济区域布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利用和平面的扩展,致使流动人口大为增加,居民出行率更为频繁,城市交通的困扰也就日趋紧张。
城市交通困扰问题更为突出的是反映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
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由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街道上经常造成车
辆堵塞、车速缓慢,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下降,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时间,车上乘客密度高达每平方米挤站10~13人,即使如此拥挤,站台上还有很多人一时上不了车,以致造成候车时间长、车上秩序差、车内拥挤混乱,使职工上下班乘车越来越困难,更由于各种车辆混行在同一道路上,使公共车辆的运营速度从过去的每小时25~35km,下降到每小时10~13km.由于这种状况难以改善,大部分居民都纷纷购置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造成上下班高峰期间满街都是自行车,机动车辆运行也就更为艰难,使城市公共交通供需矛盾,几乎普遍处在恶性循环之中。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和经济发展的活力。
鉴于上情,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应重点发展快速轨道客运交通系统,以逐步摆脱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困境。
早在代,北京市就开始修建地下铁道客运系统,现在正常运营的线路长度为43.5km,而且还在继续修建新的地铁工程。
北京是我国拥有轨道交通最多的一座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可达146万人次以上,但也只占全市公交日客运总量的15%左右,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天津市也在代初建成一条地铁工程,线路长度仅7.4km,日均客运量约3万人次,远未形成公共交通客运的骨干能力。
由于单一结构的公共汽、电车客运方式已越来越严重地束缚了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于是,我国城市也就纷纷在策划修建快速客运交通系统,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国地铁建设的历史还很短,轻轨交通还没有建成,都需要引进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逐步形成与国际技术水平相当的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基础技术能力。
我国自北京地铁建成以来,天津和上海相继都已有正式运营的地铁线路,广州则正在修建地铁,其余又有20多座城市提出了修建地铁或轻轨交通的计划;但由于我国建设资金短缺,国家很难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上投人大量资金,大多数情况是采取利用国外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如上海地铁1号线和广州地铁1号线都是利用德国政府贷款,北京地铁复八线是利用日元第三期贷款,工程进展顺利。
已完工和正在施工的地铁项目概况如下:
1)上海地铁1号线。
外资是利用德国政府贷款,新建线路长度为16.1km,自锦江乐园起至上海火车站止,共设13座车站,到5月已全线建成通车试运营。
预期平均日客运量约100万人次左右,仅占上海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8%,还远远不能满足改善城市交通的需要。
2)广州地铁1号线。
外资同样是利用德国政府贷款,新建轨道线路长度为18.45km,西起广州钢铁厂,东至广州东火车站止,共设16座车站,预计到底建成通车。
运营后平均日客运量可达113万人次,约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15%。
要彻底改善广州市的交通困扰现状,还需继续修建轨道客运项目,以逐步形成公共交通骨干网络体系。
3)北京地铁复八线。
外资是利用第三批日元贷款,新建线路从复兴门至八王坟止,全长12.8km,共设10座车站,预计10月可建成通车。
以上三项地铁工程全部建成后,将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新增数量约46km(其中上海地铁约16km已列入现有运营线路),初期需配置轨道车辆总数约456辆。
已向国家申报立项且已有引进外资意向的轨道交通项目概况:
1)北京地铁西单南北线。
线路长度19.5km,共设18座车站,拟采用第四批日元贷款,预计可望开工。
2)上海地铁2号线。
线路长度13.5km,共设lo座车站,倾向于采用德国政府贷款,预计可望开工。
3)重庆轻轨2号线。
即校场口至新山村跨座式单轨高架轻轨系统,线路长度17.4km,共设17座车站,采用第四批日元贷款,预计可望开工。
4)沈阳轻轨1号线。
线路长度22.5km,共设19座车站,目前已开展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预计到可开始施工。
5)天津斑铁延伸线。
线路长度lo.8km,共设8座车站,已基本落实向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国内配套资金一旦就位,即可开始施工。
6)青岛地铁1号线。
线路长度17.1km,共设12座车站,目前已有一座车站建筑结合该站地下商场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拟利用港商投资,预计到可全面动工。
7)南京地铁南北一期工程。
线路长度16.8km,共设13座车站,外资引进目标已明朗,尚待分析比较后确定,计划开工。
8)上海辛闵轻轨交通线。
线路长度13.2km,共设lo座车站,外资倾向于利用澳大利亚政府贷款,开工日期未定。
以上八个项目资金来源都已有眉目,需筹集建设经费估计约250亿元,其中外资约14亿美元。
一旦修建,预计都将在左右建成。
建成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又将增加
131km,运营初期需要购置客运车辆总计约900辆,其中包括跨座式单轨胶轮车约80辆。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到21世纪
初,我国城市将拥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约228km,比现有运营里程66km增加约3倍,线路上运营车辆在1600辆以上。
另外还有十多座城市,为了尽快改善城市交通面貌,都已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
如北京地铁东单南北线,线路全长27.7km;深圳地铁1号线,全长25.4km;成都地铁1号线,全长14.8km;武汉轻轨1号线,全长8.9km;广州天河至黄埔轻轨线,全长26km;哈尔滨地下轻轨线,全长16km;重庆地下轻轨朝沙线,全长16.6km;上海浦东轻轨PD—A线,全长25.4km;杭州轻轨1号线,全长“14.1km;大连轻轨线,全长22.8km.以上拟建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约198km,需再增加轨道车辆约1200辆。
这些项目中,有的已具备施工条件,有的地下工程已初具规模,但存在一个最关键问题就是资金尚未落实,引进外资也尚未定向。
一旦外资问题能超前得到解决,其中的某些项目都有可能在左右建成。
根据以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迫切需要大力进行各项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以便充分掌握国外同行业的发展势态和先进技术,逐步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产业生产体系。
虽然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说明了客观需要的急迫性和普遍性,但由于我国建设资金不足,国家很难在城市轨道建设项目上投人大量经费。
目前各地修建的地铁或轻轨工程项目,大多数需要利用国外贷款,随之而来的附带条件是必需购买贷款国的技术装备,但由于各城市使用贷款的国家不同,引进的技术装备往往其标准、型号也不尽相同,而且价格都比较昂贵。
虽然这种现象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阶段在所难免,但从我国该行业的长远利益来看,以及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营后的维修保养和后勤保障需要考虑,必须尽快建立本行业技术
产品的国产化生产体系,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然而此项对巩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举足轻重的策略和措施,目前还处在启蒙状态。
近年来,由于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而机动车制造水平又低,道路路况条件很差,机动车废气污染严重,加上我国城市现有道路几乎都没有防治噪声措施,而城市快速道路、高架桥和立交桥的大量兴建,使得城市交通噪声明显提高。
到21世纪,城市机动车化程度还将有更大的发展,交通环境对城市住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存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综上所述,合理发展我国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势在必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