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7T07:10:30.914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8期9月作者:李伟佳[导读] 现如今小学教学工作中对德育教育有高度的重视,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
李伟佳
揭阳市揭东区月城镇篮头小学 515500
摘要:现如今小学教学工作中对德育教育有高度的重视,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德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通过阐述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并提出具体的发挥德育功能的路径,希望能够为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对于体育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不仅要求学生在学校取得优异的成绩,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要求学生要有强健的体魄,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

因此,体育教学在教育中变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小学教育内容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体育教师要注重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才能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均衡发展。

德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全面发展型人才,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社会发展。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学得体育知识和技能,并学会解决体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德育教学的渗透,能够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首先,德育教育可以转变传统体育教学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体育充满热爱。

其次,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上二者兼顾,有效整合。

最后,德育教育有助于教师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

据了解,当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比重较低,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德育功能,在教学上进一步落实。

二、新课程背景下发挥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具体路径
(一)不断挖掘德育因子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简单地开展体育项目,要在各个体育项目中深挖德育素材,这样就能够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需要对所要进行的体育项目进行分析,了解体育项目的特点,并对其进行整理,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

比如足球活动,教师要了解足球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对时间安排、学生参与方式、场地问题等进行合理设置。

足球是一种很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配合,锻炼默契,增强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从集体荣誉感出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将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今后在学习、比赛、生活中都能够有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不仅如此,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够通过足球活动有所改变,变得更加自信、主动,敢于与同学交流,在心理上更加健康,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团队合作的魅力,对体育产生兴趣。

再比如长跑活动,其主要目的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让学生在过程中能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尤其现今的学生,个个都是娇生惯养,从小就被家长保护着,没有受到过挫折,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通过长跑运动能够感受竞争,感受压力,不仅身体素质逐日增强,心理也会日渐强大,有助于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深入优化德育内容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得到更新,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要教授主要课程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地方风俗文化设置具有趣味性的体育课程内容。

比如在教学武术时,教师完全可以渗透中华传统武术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武术动作之后,还能在武术技能上有突破,从而对中华传统武术有兴趣,培养学生的乡土自豪感和自信心。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常识性的防灾逃生的知识和训练,比如遇到火灾该怎么做,遇到地震该怎么做。

教师要先讲授相关知识,让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可以自主学习,并要学着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保持冷静。

然后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的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参与体育活动。

(三)注重教学评价环节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评价环节,教学评价对学生有激励、调整作用。

在过去,教师只能用体育成绩进行简单的评价,评价内容和手段不够完善,无形中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评价上做出改变,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深挖其中的德育功能,弥补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不足,充分体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和全面。

要确保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够健康发展,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养成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建立积极的道德观念。

比如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纳入小组竞赛成绩、平时表现、在团队中的突出贡献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评价上不能有固定的标准,要展开分层评价,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建立自信,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对同学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因为教师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判断,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依旧有局限性。

因此,通过外部和内部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在对体育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上得到锻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更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担负着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责任,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落实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海明. 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 科学咨询,2020(31):134-135.
[2]韩笑.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4):80.
[3]梁崇本. 体育文化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探讨[J]. 科学咨询,2020(7):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