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影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影响
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躯
体功能、心理功能影响。
方法:研究时段:2019年1月--2020年2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分组: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连续康复护理。
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躯体功能、心理情绪。
结果:研究组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
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能够增强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促进机体恢复,
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连续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应用效果;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脑卒中偏瘫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生活质量降低。
所以,临床康复护理以
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为主,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传统护理方法内容单一、护理理念落后,干预效果不理想。
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转变,连续康复护理得到
了重视并获得了良好效果。
为此,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
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目标,对康复效果、生理心理改善效果作进一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时段:2019年1月--2020年2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
患者76例;分组: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
对照组:男(n=16),女(n=22),年龄52--78(平均:65.3±5.1)岁。
研究组:男(n=20),女(n=18),年龄53--79(平均:66.1±5.6)岁。
76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指导、活动指导、环境护理。
研究组:连续康复护理:第一,讲解脑卒中偏瘫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康复
护理的重要性、症状。
介绍成功案例,增强康复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鼓
励患者主诉掌握心理活动,便于提供针对性指导。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健康讲座,
增强护理认知、纠正错误认识,促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交流。
第二,用药管理。
告知患者严格根据医嘱用药,合理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
长效药物24h发挥药效,因而需整片服用。
第三,饮食护理方面需结合患者机体
营养需求制定膳食表。
例如:高血压、肥胖患者以稳定血脂为主,观察尿量、以
低盐食物为主。
补充膳食纤维、膳食钙、调节脂肪酸比重。
第四,为达到理想的
康复效果,鼓励患者坚持运动。
初期以简单屈伸动作为主,逐渐增加运动难度和
运动量,2--3次/d。
尝试做指令性动作,例如:拿水杯、穿衣、吃饭、行走等。
1.3评价指标
(1)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采用FMA量表共100分,100--80分为优,79--60为良,59分以下为差。
(2)对比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生理机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
1.4数据处理
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22.0,用
()
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研究组应用效果(89.47%)高于对照组(68.42%)(P<0.05),详见表1。
表1,两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分组例数优良差优良率
研究组382410434
(89.47)
对照组381881226
(68.42)
X2---- 5.07 P----0.02
2.2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比较
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比较
分组
例
数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
生理职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
研387.26±186.52±188.29±182.04±1
究组8 2.520.41 3.410.33
对照组
3
8
70.65±1
0.52
72.06±8
.16
75.68±1
0.03
70.82±6
.22
t- 6.26 6.74 4.64 5.74
P-0.000.000.000.00
3讨论
脑卒中偏瘫影响患者机体活动功能,生活无法自理,降低生活质量[1]。
有研
究得出:该类患者中枢神经在功能和结构方面有可塑性,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能
够改善代偿能力。
根据目前护理效果看,常规护理过于重视患者生理康复,缺少
心理康复指导导致护理依从性不高,护理效果不理想。
加之,患者对脑卒中偏瘫
缺少认知,护理意识淡薄,使得预后效果较差[2]。
为此,我院提出连续康复护理,增强了患者机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得到了患者的支持与认可。
连续康复护理分为外部与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康复治疗。
内部包含心理、心理状态[3]。
在监督患者康复训练、身体照顾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
患病90日内为神经功能恢复最佳时间,因而连续康复护理鼓励早干预,有
助于生理、心理功能恢复效果提高[4]。
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生理、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连
续康复护理在该类疾病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增强机体康复效果,恢复机体协调性。
饮食护理能够满足机体需求;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护理认知,合理用药,提高护理
依从性。
综合分析,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生
理功能、心理功能恢复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鲍海琴,万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r功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028(017):1925-1928.
[2]邱君,何汉琴,兰梅,等.精神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早期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心理状态及躯体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6):147-149+159.
[3]张丽华,唐丽梅,田慧杰,等.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3):139-141+145.
[4]任林,白姣姣,刘雅静.新型康复训练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2):1741-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