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档案学概论课程笔记冯惠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学概论”听课笔记
论: 对DA概念(定义)的理解: P5
1.社会性(或社会实践性): DA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 其内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过程及结论的原始记录。

与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原始记录物不同, 如年轮
2.历史性(或后时性): 从时态上讲, DA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而不是正在形成或尚未形成的东西。

所谓“让过去告诉现在, 让历史告诉未来”。

非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 而是其中只有基础性支持意义的重要部分
3、拟定性:DA内容信息的清楚、拟定性和其载体的固化、恒定性。

或:DA所记录的内容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并且这些清楚、拟定的信息内容又是以固化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的, 两者缺一不可。

这是DA区别于最为临近的事物——文物的主线点。

4、原始记录性:这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简: DA的本质特性: P6
“原始记录性”是DA的本质特性, 是DA区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 还从主线上决定着管理方法的基本取向。

对DA的管理无论如何简便、有效, 均不能以伤害DA的本质特性为代价, 只能以充足实现其对以往历史事实的原始记录价值为轴心。

这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管理方法必须维护被管理对象的本质特性。

因此现在各国均以“来源原则”(或全宗原则)为核心的历史主义方法作为DA管理(特别是实体管理)的基本方法。

简: DA的实存形态:
DA的实存形态是DA在现实中的具体存在形式。

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中, 只有具有DA属性者, 才是DA.根据定义, 特别是DA的本质特性, 其实存形态不是唯一的, 而是多种多样。

目前DA 的实存形态重要仍是各种文书, 特别是文书的定稿——唯一的且可信赖限度最高的稿本。

简: 制作时是否故意, 对档案的日后管理和档案的功能、价值具有不同的效应。

1.故意看作的优点: 为久存, 制作材料较好, 格式规范, 留存较齐全、完整。

缺陷: 内容往往难以做到客观、真实, 常有虚假不实甚至故意作伪, 易产生抑恶扬善、报喜不报忧等内容上的偏差、错误。

2、无意制作的优点:无意中留下真实客观的记录, 较好地体现DA的原始记录性。

缺陷:制作材料的质地不好, 耐久性差, 书写格式往往不规范, 且留存状况不好, 不易齐全完整。

不利于DA的保存和平常管理使用。

论: 准确理解DA的真实可靠性:
DA, 特别是它内容的真实可靠性不是绝对的, 准确、客观、真实、对的是相对的不能因此全盘否认DA的真实可靠性。

种种不客观、不真实、甚至伪造的DA自身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A的真实可靠性有至少2层含义:
1、如DA的内容无失实、歪曲、作伪之处, 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它就是最真实、可靠的。

由于档案是直接的原始记录, 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

2、如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 其不实之客观事实, 也恰是由DA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

DA只要其自身存在, 就没有“假”的, “假”的也是“真”的。

简: DA与信息的关系:
逻辑上是种、属概念的关系。

DA是一种最真实、可靠、最具权威性与凭证性的原生性固化信息。

从主线上体现着信息的拟定性与可靠性。

而信息理论认为: 信息的拟定性与可靠性是信息的根基所在, 没有或拟定性、可靠性限度差的信息没有什么价值。

所谓“错误、混乱或不可靠的信息还不如没有信息人类社会对信息的依赖、需求限度越高, 对信息的拟定性与可靠性的规定限度也就越高。

从信息理论的角度看, DA是一种最重要的信息, 是信息之根——拟定性与可靠性的最高体现形式和实存形态。

简: DA与文献的关系:
1.本质即核心含义不同: 这是主线的区别。

DA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 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文献则不管是否为原始记录。

2、文献注重历史文化价值, DA则既注重历史文化价值, 又注重现实性的查考、实用价值。

3、文献内容一般较系统、完整, 而DA则涉及大量的片段性零星记录在内。

简: DA与文书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联系重要是实存形态上的直接转化关系, 但不能混为一谈。

区别如下:
1、DA的实存形态不仅是过去的文书, 还涉及大量非文书类的原始性记录物。

文书只是原始记录性强、查考价值高且文书解决程序完毕者才干转化为档案。

2、两者的概念内涵, 特别是本质不同。

文书虽有原始记录性, 但原始记录性并非文书的本质所在, 也不是人们制作使用文书的主线目的与追求。

它本质上是人们解决、解决现时性具体事务、问题的信息传递工具, 重要是空间的传播。

DA的本质则是已往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物, 重要是在时间上传递, 让过去告诉现在, 让现在告诉未来。

简: DA与图书的关系:
区别:
1.本质不同: DA本质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

图书本质上是系统知识的结晶, 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结识研究的结果。

2、社会功能不同。

这是由其不同的本质所决定的。

DA是历史的原始记录, 可供查考…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历史。

人们看书则是为了学习系统知识, 为了陶冶性情。

3、内容上的交叉重合部分特点也不同, DA中虽也有知识, 但这些知识是不系统的知识片段, 图书内容中虽也有对历史事实的记载, 但这种记载却不是直接的原始记录, 而是通过加工提炼后的系统性知识。

简: DA与资料的关系:
资料是现实中与DA关系最密切的概念(事物)。

其外延有大面积重合, 资料的外延>DA.但内涵有别:资料是一个相对性、动态性极强的概念, 外延极宽。

只要对人们研究解决某一问题有
为资料使用, 资料却不能作为DA看待并使用。

简: DA与文物的本质联系: 两者在内涵上是最为接近的概念(事物)。

文物是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 其形态重要是过去人们直接使用的实用性物品。

在逻辑上两者的内涵有部分交叉重合。

DA, 特别是重要的DA, 因其既有原始记录作用, 又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作用, 可视为文物, 并作为文物收藏。

但绝大部分文物却不能成为DA.文物所记录的历史事实的内容信息是不清楚、不明确的。

内容信息的清楚性与拟定性与否是两者之间的主线区别。

DA中的“实物DA”确立的标准也是其所记录的内容、信息的清楚性与明确性。

另一必要条件是技术上的可存性
第三节档案的种类
选: 一般认为, 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
1、对档案的结识性或概念分类, 即对档案的种类结识;
2.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或实体分类;
3.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或信息分类、检索分类。

按内容分类
名: 公务档案: 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其形成主体重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名: 私人档案: 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 其形成主体重要为私人个人。

名: 公共档案或官府档案: 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公有私有指所有权
简: 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作用
这是从档案形成领域的公、私属性角度对档案进行分类结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概念, 它重要可解决档案的归属所有权问题。

公务档案是指法人或法人代表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其形成主体重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 其形成主
公有档案的概念≥公务档案;私有档案的概念≥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的概念有一个蹭地带不好解决: 私有组织(公司或事业单位)的档案窨应算是公务档案还是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不能仅仅理解为国家公务机关的档案, 将其界定为社会组织即法人形成的档案似乎更准确些, 而国家公务(政权性)机关形成的且被保存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档案, 指官府档案。

名: 历史档案;形成时间较早, 离现在较长远且重要丰收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名: 现行档案: 形成时间较晚, 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重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简: 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的区别与联系:
这是从档案形成时间的早晚以及档案作用角度对档案进行种类划分所形成的两个相对性较强的概念。

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 离现在较长远且重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现行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晚, 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重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档案不仅有现实作用, 并且尚有精神文化作用;人们保存档案, 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需要, 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即档案形成之后, 先有现实作用, 后有精神文化作用。

或者说, 先以现实作用为主, 后以精神文化作用为主。

决定档案是否保存的理论标准也应当是两条:现实查考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简: 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的概念:
这是中国档案界及社会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三个档案种类概念, 但这不是一次划分的结果, 而是人们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三个概念。

文书档案事实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

科技档案: 不是人类自我管理活动的记录, 而是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献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

专门档案:除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之外的, 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如会计夫事、诉讼等档案、医院的病历档案、婚姻登记和工商注册登记档案等。

选: 新型载体档案或声像、音像档案: 非纸质或非文字形式的档案。

选: 电子档案: 计算机生成并重要中计算机中使用的档案文献。

简: 文字和国家对于档案产生的作用:
档案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称长的历史过程。

它以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交往的扩大以及文字发明为基础, 而文字的出现又为文书记录提供了工具。

随着国家的出现和社会的继续发展, 逐渐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进而保存积累成较有系统的档案。

总之, 档案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文字信息记录, 是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代文献。

名: 电子文献: 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新名词, 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文献。

早称机读文献、数字文献, 近年逐渐被电子文献所取代。

选: 电子文献的特点:
1.用计算机生成和读取。

2.用数字代码记录信息。

3.要符合文献的规定。

选: 在国外学者的著述中, 较多使用的是电子文献, 但也有少数人使用品有档案性质的电子文献或电子档案的提法。

简: 电子文献: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 具有与传统纸质文献完全不同的特性。

其特性归纳起来重要涉及: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系统依赖性、信息与特定载体之间的可分离性、信息的可变性、信
选: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仅反映在档案的内容上, 并且表现在档案的载体、形态等外在特性上。

简: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档案生命力的根基在于档案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它是运用者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

档案价值作为一种关系, 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和结合。

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 而主体的需要是构成档案价值的前提。

文献情报的内在性质是价值的客观前提, 而对文献有爱好有需求的需要者是价值的主观前提, 两者都不能单独决定文献的价值。

档案价值关系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档案的作用。

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选: 档案生命力的根基在于档案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选: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性。

选: 价值一般是指档案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是主体需求对客体属性的肯定。

选:对档案价值与作用的研究, 需要从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性, 从抽象和具体的不同层面来把握。

选:档案价值基于哲学价值概念, 是指从各种具体的价值形态和价值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的、普遍的价值。

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
选: 档案工作从广义上讲涉及档案管理、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档案宣传等工作、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

名: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档案法》第五条规定: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运用”。

简: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基本原则的内容由3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
一、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1.国家档案按规定分别由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集中管理;
2.全国档案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统一、分级分专业管理;
3、对党政档案和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具有中国特色。

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这是最低大纲
1.维护档案的完整: 档案的完整性涉及档案材料收集齐全和整理系统两个方面。

2、维护档案的安全: 涉及档案的实体安全和内容安全两个方面。

三、便于社会各方面的运用
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运用, 满足社会对档案的需要, 这是档案工作的主线目的。

简: 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意义:
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3个组成部分, 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核心, 没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保证就不也许会有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方面运用的目的也就很难实现;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手段, 没有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就不也许有档案的方便运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运用是目的, 离开了这个主线目的,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也就失去了意义和方向, 所以, 应当全面地理解和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简: 国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国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指档案事业管理的体系和组织制度, 涉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立及其从属关系、权限划分等。

国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一般分2种基本类型:
1.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分散制: 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不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采用分散制的
1)英国式: 英、德等;
2)瑞士式: 中央不设立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只设立联邦档案馆;
3)美国式:与上述略有不同, 在首都设立联邦政府的业务管理机关——国家档案与文献署。

2.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集中制: 一些国家的地方档案机构接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1)中国式——实行执政党和政府的档案、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下的管理体制。

2)法国式——法、意、罗马尼亚等国在首都设立中央档案行政管理中心——国家档案局。

3)瑞典式——瑞典、芬兰、挪威、丹麦等不单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从总体上讲, 虽两种管理体制各有千秋, 但相对而言, 集中制比分散制更有助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的发展。

简: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变动的重要特点:档案事业由分散管理逐步向集中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发展过渡, 集中式管理体制也处在不断完善中。

1.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属于分散式。

2.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
54年11月国务院设立国家档案局后, 逐步加强了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

58年11月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档案局向中央提出了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报告。

经国家档案局建议, 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向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调整全国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报告。

85年2月8日中央、国务院批准。

根据85年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调整档案工作领导体制的意见, 我国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实行党、政档案工作统一管理的原则。

93年根据中央、国务院有关档案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 中央档案馆与国家档案局合并, 作为中央和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由中央办公厅管理。

这次改革目的在于精减机构、完善职能、加强党对档案事业的统一领导。

简: 只要叫档案馆, 就是社会性的。

档案馆要对全社会提供服务, 而档案室是内部机构, 一般只对内部人员开放, 档案馆一般重要保存外单位移交的档案, 而档案室保存本单位的档案。

选: 我国档案馆重要分3大类:
1.各级国家档案馆——为综合性;
2.专业档案馆——含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
3.企事业档案馆。

选: 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2类:
1、历史档案馆, 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重要保存明、清中央机构的档案;
第二历史档案馆——重要保存民国时期各政权中央机构的档案。

2.综合档案馆, 分2种类型: 1)中央级
2)地区级
名: 综合档案馆: 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 它既是党的机构, 又是国家的机构。

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献的规定, 我国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各方面运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简: 综合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
综合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表现在3方面:
1.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来看, 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

2、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来看, 档案馆的工作是一项研究性工作。

参与编史修志, 汇编各种研究成果, 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档案运用。

3、从档案馆的职能来看, 它不仅肩负科学管理档案的重任, 并且致力于社会化的服务工作。

档案馆以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的重大意义而成为一项重要的事业。

简: 综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与具体任务:
档案馆的基本职责: 集中统一管理党和国家需要长远保管的档案和有关资料, 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 为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历史的长远需要服务。

其基本任务重要有3方面:
1.接受与征集本级各机关、团队及其所属单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 科学地管理;
2、通过多种方式, 积极地开展档案资料的运用工作;
3.参与编史修志。

6, 21讲71页
名: 专业档案馆: 国家专门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立的档案馆。

选: 专业档案馆的类型:
1.特殊载体档案馆;
2.城市建设档案馆;
3.部门档案馆。

选: 部门档案馆在主体上, 一般可视为公共性质的档案机构, 有的不仅是一个保管档案的业务机构, 同时还负责对本系统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名: 内部档案机构重要指在某一机关或组织内部设立的, 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 并重要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的档案机构。

选: 我国内部档案机构重要有企事业档案馆和档案室2种类型。

选: 公司档案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出现的一种档案馆类型。

目前我国已建近300个。

简: 公司档案馆的含义:
1、具有档案馆的一般属性。

作为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应是保存公司档案的基地, 是公司运用
档案史料的中心;
2.收藏和管理本公司档案。

与综合、专业馆在收藏和保管档案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3.重要服务本公司。

作为公司的内部组织机构, 须服从和服务于公司的中心工作, 为公司的决
策和管理服务。

服务方向和范围重要是面向公司, 同时还要面向社会。

选: 公司档案馆的特点:
1.综合性;
2.专业性。

简: 公司档案馆的特点:
1.综合性: 它是保存本公司档案的基地。

公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种类繁多, 其馆藏内容具
有综合性。

2、专业性:公司档案馆重要围绕专业性突出的科技档案开展工作, 其专业性特色因公司类
型的不同而有区别。

综合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 决定了公司档案馆不同于国家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

它在档案收集范围、服务方向和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6, 20讲
简: 公司档案馆的职能:
1.作为全国档案馆网络体系中的一员, 要保存好公司档案, 作为公司档案信息的运用中心, 向
本公司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

2.负责本公司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记录工作。

3、编研档案信息,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宣传教育职能。

增强公司管理者和社会的档案意识。

简: 公司档案馆的设立应具有的条件:
1.必须是大型以上公司和公司集团, 特别是那些资本、技术密集, 生产过程联系紧密, 对专业
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规定较高的公司, 以及特殊行业、国家垄断性行业的大型以上公司。

2.其设立须考虑到公司档案工作的基础状况。

3.在机构设立上应是公司的内部机构, 经费由公司自行解决。

4.在设立时可考虑实现三位一体化管理。

事业单位档案馆与公司馆在设立方法上相近, 基本性质与职能多有相似之处。

目前我国重要是高等学校档案馆。

名:档案室:各机关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 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 是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征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简: 档案室的性质:
作为档案工作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重要有3方面性质:
1.是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
2.是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3.重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

简: 档案室的作用有2方面:
1、是机关内具有参谋、征询作用的部门, 是机关工作的助手, 为机关管理和机关职能活动提
供必要的档案信息支持。

2、是全国档案工作的基础。

是国家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 是档案形成后一方面提供运用, 并
大量发挥现实作用的阵地;是先期保管具有长远价值档案的过渡性机构, 为档案馆工作发明条件。

简: 档案室的任务:
其基本任务是:集中统一地管理本机关各部门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所有档案, 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 并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其具体任务:
1.对本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文献材料的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