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成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企业生产一种零部件产品,其生产性费用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变动制造费用(能源) 7元/件,固定制造费(折旧)4000元。其非生产性费用为:管理费用(保险)400元,销售费用:其中变动费用3 元/件(买一送一),固定费用(广告费)600元。期初库存为0,本月生产1000件,销售600件,售价40元/件。
为改善碳使用率,能源相关产业将增加边际成本,但最终,这些边际成本还是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在中国公布carbon emissions target(碳减排目标)后,有关专家正对所增加的incremental cost,以 及如何提高energy efficiency(能源使用率)进行研究。目前多数工业使用的仍是fossil fuel(化石燃料), 因此我国正研究增收carbon tax(碳税,烟尘排放税),鼓励公众改行low-carbon lifestyle(低碳生活方 式),并对energy-saving appliances(节能器具)给予financial subsidies(财政补贴)。
图1分数表达式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 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 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 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是30。
谢谢观看
边际成本
经济学、金融学术语
01 原理
03 主要区别
目录
02 作用 04 指导作用
05 实际应用
07 相关报道
目录
06 研究意义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 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生产新的 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 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边际成本在中国的会计工作实践中运用还不是很广泛,会计职能的发挥也受到一 定限制,中国目前还没有注册管理会计师,而英国在1972年就开始了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的资格考试。随着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以及适应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会计必须与国际接轨。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 是“总结过去”的话,那么管理会计就是“决策未来”。
研究意义
总之,边际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依靠估计、假定和预测来计算单位 成本,生产成本仅包括变动成本,这样可以准确反映企业在实务上是如何发生的;与完全成本法相比,销售量与 利润直接相关,更能准确反映实际利润的多少.
由于固定成本与产量增减无关,在现有固定成本最大产量范围内增减产决策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因素,对 决策者是非常有用的;以边际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及所编制的会计报告比用完全成本法更容易理解。
指导作用
综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优点 本量利分析
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策。
长期边际成本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 的生产间接费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 用处理。完全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 如果产量大于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适用于特殊订 货的订价决策,特殊订货决策主要是指在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是否接受订货的决策。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所以企业往往未能尽用其生产能力。这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特殊订货如何 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以机修厂为例,相信更能说明这一点,因为机修厂经常活源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假设,机 修厂生产某种备件的最大能力是12000件/年,已签订了10000件的加工合同,每件售价1200元,单位完全成本 1000元,其中:固定部分(折旧等)200元,变动部分(直接材料、人工等)800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现 有一客户,准备以900元/件的价格追加定货1000件,追加定货无特殊要求,也不需要投入专属设备,是否能接受 此批定货呢?按照习惯的决策理念是不能接受此定货的。因为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是1000元,而 客户只愿支付900元/件,每件亏损100元。虽然企业生产能力有富余,但也不能赔钱干。但是,引入边际成本法 其结论就不同了。
相关报道
《中国日报》报道:
Energy-related industries will have to face incremental costs to improve their carbon efficiency, but ultimately, such incremental costs will have to be shouldered by the consumers,.
原理
边际成本: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 (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产量变化量即:MC(Q)=△TC(Q)/△Q 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如图1)
本量利分析就是分析总成本、收入(企业最终利润)和企业产销量之间的关系。它也是建立在边际成本法基 础上的,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主要是进行保本分析和目标预测。
1)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也属于本量利分析的范畴,它是在相对狭窄的范围内讨论成本、收入和销量之间的关系。保本就是 利润为零,保本点就是收入和成本总额相等的销售量水平。 2)目标预测 所有本量利分析都是建立在以下公式的基础上: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这一公式是边际成本法下利润计算的数学表达式。运用公式中各要素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预测和决策。 由此可见,该新产品要实现年利润80万元的目标,年销售量必须达到16667件。这就为企业管理者合理安排 生产、组织营销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信息,使管理者决策心明眼亮,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和决策失误。
虽然边际成本法有若干优点,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不足之处值得注意:如边际成本法下 企业的所有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实际运做中有时难以准确划分。以长期来看,没有会计成本 是固定的,固定成本也不例外。长远来说都是变动成本,但边际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不承认一点。再如,由于边 际成本法下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成本,但是它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产量上升,每单位的总成本实际上会下 降;反之则上升,因为固定成本总额与产量变动无关,所以每多生产出一件产品,则固定成本会被分成更小的数 目,就使每个单位的总成本会随之下降。另外,边际成本法作为制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一种计价方法,还不为 财务会计所承认。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作用
边际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变化规律,配合边际收入,计算边际利润。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可行。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0时,方案不可行。 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相似,也先随产量增加而降低,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增加。只不 过它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总成本及平均变动成本的较小,在平均总成本与平均变动成本达到最低点时,边际 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的计算: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边际成本计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与概念不一致。但从应 试角度,还应按其掌握。教材边际成本计算:新筹资的加权成本,即为边际成本。 【例】2002年企业资金120万元,加权成本10%。2003年企业计划新筹资金80万元,80万元的加权成本12%, 分别计算筹资后的加权成本和加权成本增加。
主要区别
边际成本和单位平均成本不一样,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全部的产品,而边际成本忽略了最后一个产品之前的。 例如,每辆汽车的平均成本包括生产第一辆车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辆车上进行分配)。而边际成本根本不考 虑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用于计算企业一定时期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对制成品和在 产品、存货计价,计量企业获得的利润。在边际成本法下,企业所有的成本都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 照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工会定义;边际成本法是一种会计制度,在此制度下,成本单位仅包括变动成本,某一时 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边际贡献毛益中销记。这样处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理由是:每生产一件产品,变动成本 都会起变化,而固定成本则不管产量多少都支付。因此,贡献毛益首先用于弥补固定成本,如补偿有余就是利润, 补偿不足就是亏损。
实际应用
从边际成本递增运用边际成本法取得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几 个方面阐述了其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点,避免操纵短期利润,有利于短期产量决 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产量和劳务成本的方法是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直接成本上计入合理部分的生产间接费 用(即间接成本)得出单位完全成本和总成本,非生产间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完全 成本法有赖于对产量的估计,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不是销售水平。如果产量大于 销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会推延到下一会计期抵减利润,固定成本的性质被歪曲了。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