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6℃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内能不变
C.丙图中,秋天早晨草叶上的露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丁图中,烈日下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2.如图所示,一只鱼鹰发现河面上的鱼,沿虚线斜向下匀速俯冲,此过程中,空气对鱼鹰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
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运动方向相反
3.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
A.吸气时乒乓球紧贴漏斗
B.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
C.热气球升空
D.吹气时纸条向上飘
4.如图所示,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的电路中,各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
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100Ω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手影游戏
C.小孔成的像
D.海市蜃楼
6.天目湖白茶,我市溧阳特产,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
润,透显金黄;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
下列对于湖茶和品茶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从冰箱中拿出来的茶叶筒,过一会筒壁“出汗”。
这是空气液化现象
B .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C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D .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霜的形成
B .河水结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 露珠的形成
8.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9.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用到负压救护车,负压救护车内外气压不同,使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能够有效避免更多的人感染。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高于车外大气压
B .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 .刹车后,因为不再受力,车最终会停下来
D .救护车上的医生用手机与急救中心联系,手机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10.如图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用如下一些器材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可行的是()
①小磁针②U形磁铁③铁棒、大头针④铁棒、铁块、弹簧测力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1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②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
③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也可能是内能小的物体
④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12.如图是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只要摇转手柄,就可以给手机充电。
以下四幅图中能反映手摇充电器原理的是()
A.B.C.
D.
13.下列描述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雨后彩虹C.清澈见底D.湖边倒影14.(2016•浙江衢州卷)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A.保温性能好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15.将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
A.会消失B.没有变化C.成在光屏上D.亮度变暗
16.小明爸爸在公交车站用手机扫描单车上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5km/h
B.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二维码上的黑色条纹可以反射所有色光
1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18.中考体育测试,小明选择了抛实心球.下列对抛球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小明对球做了功,球的机械能增加
B.将球用力抛出后,球在上升过程中,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C.将球用力抛出后,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球的动能为零
D.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球在地面滚动阶段,球的机械能不变
19.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B.用电器外壳接地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D.用湿手触摸开关
20.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是某款电子测温仪以及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
在使用过程中,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变小
21.小刚爸爸要在房间里安装“220V 3W”的壁灯和“220V 100W”顶灯各一盏。
他打算将两灯并联后用一个开关S来控制,但接完后合上闸刀开关,发现壁灯亮、顶灯不亮;他合上开关S,结果不亮的灯亮了,而原来亮的灯却不亮了;再断开开关S,又恢复原状。
由此可以判定他所接的电路是()
A.B.
C.
D.
22.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
()
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
23.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灯L断路 B.灯L短路 C.变阻器R断路 D.变阻器R短路
24.如图所示,小球以速度v从A沿弯曲轨道滑下,并最终刚好到达等高的C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最终到达了与A等高的C点,所以小球机械能守恒
B.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从B到C的过程只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小球从A到C的整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25.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杠杆在力F作用下水平平衡,如图所示,现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从a位置转动到b位置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
A.一直变小B.一直不变
C.一直变大D.先变小后变大
二、实验题
2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电阻R1=40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求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和电源电压.
(2)当闭合S1,断开S2、S3,且把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大?
(3)当断开S1、S2,闭合S3时,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条件下,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多少?并求出此种情况下电路1min 消耗的电能.
27.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
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 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0Ω 0.5A),开关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滑片向右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______)
(2)小敏同学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他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__;
(3)小敏同学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后发现表格中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检查两电表均无故障,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
通过数据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___Ω;
U/V0.5 1.0 1.5 2.0 2.5
I/A0.140.240.340.440.54
(4)小敏同学接着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依次接入5Ω、10Ω、20Ω 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实验中他接入5Ω、10Ω 定
值电阻时,两次电路的电流之比为___。
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为完成整个实验,电压表示数设置的范围为___V 至___V;
(5)某小组同学用图乙电路图探究欧姆定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现有器材如下:四个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15Ω)、R4(20Ω),标有“6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可用量程 0~3V、0~15V),电流表(可用量程 0~0.6A),导线,开关,电源电压未知。
把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刚闭合开关时,电流为 0.05A。
为了用以上四个定值电阻完成实验且确保电路安全,如果控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在 1V~ 2V范围内,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___。
28.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把天平放在_____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g;
(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4)用细线拴好工艺品,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测出质量为22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_____cm3,工艺品的密度为_____kg/m3(ρ水=1.0×103kg/m3)。
29.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中装置测量大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150cm3,图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1)大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2)根据上述结论,小明对弹簧测力计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中装置改装成一个能够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__________N处,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处应标的密
度值是__________g/cm3。
(3)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接触容器底且对容器底有力的作用,则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将偏_______。
(4)他想把这个密度秤改装成最大测量值大一些的,以下做法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
A.把物块换成等体积、密度大一些的 B.把物块换成等体积、质量小一些的
C.把物块换成同种物质体积大一些的 D.把弹簧测力计换成量程大一些的
30.探究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以初速度2.0m/s从A点沿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滑下,它在斜面上的速度ν随时间t均匀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t/s00.10.20.30.40.50.6
v/(m.s﹣1) 2.0 2.5 3.0 3.5 4.0 4.5 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并画出小球的v﹣t图象.
(_____)
(2)小球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v=_____;
(3)如图丙所示,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1=v1t1,它可以用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矩形(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同样,图乙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也能表示这个小球在相应时间t內通过的路程s.上述小球从A点沿光滑斜面滑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的表达式为s=_____.
31.小华想测量一种红葡萄酒的密度,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量程为200g的天平、砝码、小空瓶、水。
他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测量。
(1)小华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如图所示,他应该将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m1/g m2/g m3/g
1236¨¨
(2)小华调整好天平后,利用天平测了3次质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小空瓶的质量m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③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红葡萄酒的总质量m3,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小华在记录数据过程中不小心将第三次的实验收据让葡萄酒给浸湿了,看不清楚。
但是他此时还没有收拾试验台,第三次测量时平衡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小瓶中的葡萄酒质量m3为_________g.
(3)根据小华测量的数据,密度是___kg/m3
(4)小李在看到小华的做法后想应该还有别的方法来测量葡萄酒的密度,他找到一些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正方体的金属块,烧杯,细线,刻度尺,竹筷,细铜丝,请你从其中自选器材测出葡萄酒的密度,写出必要的步骤,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图中,液面在0℃以下,温度计的示数为-4℃,故A错误;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段,即晶体从b点开始熔化,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错误;
C.丙图中,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C正确;
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鱼鹰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俯冲,处于平衡状态,则鱼鹰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故A 正确。
故选A 。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吸气时,上方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乒乓球不会掉落,不能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热气球内部热空气密度小于外部空气密度,热气球所受浮力大于重力,是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因为纸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纸条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纸条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纸条就飘起来,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则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电阻不变,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A 错误;
BCD .当灯泡两端电压达到6V 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最大电流为
max 3W =
==0.5A 6V
P I U 灯灯 所以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max max 18V?0.5A=9.0W P UI ==
电路的最小电阻为
max max 18V =36Ω0.5A
U R I =
= 因为灯泡电阻为 22
(6V)123W
U R P ===Ω灯灯灯 且保持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为
min min 361224R R R =-=Ω-Ω=Ω滑灯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达到最大100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16.1V>15V +R U U R R =滑滑滑
灯 超过了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不能增大到最大。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最
大值为max
15V U =滑,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 min 18V-15V=3V U =灯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
min min 3V =0.25A 12Ω
U I R =
=灯灯 则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min min min ==3V?0.25A=0.75W P U I
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电路总电阻最大
max min 18V 720.25A
U R I =
==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max max 721260R R R =-=Ω-Ω=Ω滑灯
所以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 不合题意;
BC .手影游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 不合题意;
D .海市蜃楼是光通过不均匀的大气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从冰箱中拿出来的茶叶筒温度很低,过一会筒壁“出汗”,这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水蒸气液化现象,A 错误;
B .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
象,B 错误;
CD .茶香四溢是因为茶水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 不符合题意;
B .河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 不符合题意;
C .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 符合题意;
D .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体积为V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5N 3
g V G ρ⨯=-水 ①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3N 2
g V G ρ⨯=-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2N gV ρ=水 ③
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12N F =浮
则物体的体积为
333312N 12N 1.210m 1.010kg m 10N kg
V g ρ-=
==⨯⨯⨯水 将③代入①得
9N G =
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
故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9N F G '''==浮
物体的密度为
3333
9N 0.7510kg m 10N kg 1.210m m G V gV ρ-=
===⨯⨯⨯物 故选A 。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可知负压救护车车内气压低于车外气压,故A 不正确;
B .车轮胎表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
C .刹车后,因为车受到阻力的作用,所以车最终会停下来,故C 不正确;
D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D 不正确。
故选B 。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待小磁针静止时,将导线置于小磁针的上方,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①符合题意;
②将导线靠近U 形磁铁,观察导线是否运动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②符合题意; ③将导线绕在铁棒上,靠近大头针,观察大头针是否被吸引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③符合题意;
④将导线绕在铁棒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铁块靠近铁棒,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A 。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物质的熔化,故①错误;
②在热水中滴入墨水,热水很快变色,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②正确;
③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内能大的物体可能温度低,因此在发生热传递时放出热量的物体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故③正确;
④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物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④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从题意中可知,手摇式手机充电器,给手机电池充电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详解】
A.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反映了磁感线的方向,故A错误;
B.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B错误;
C.不是闭合电路,无法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闭合电路中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即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彩虹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澈见底的池水,看起来变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倒影是光照射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等大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碳海绵“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可知其易被压缩;根据碳海绵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等,可知其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根据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亊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
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可知其能吸油但不吸水,综上分析可知,此过程没有应用到“碳海绵”保温性能好的性质,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此像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因此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虚像不会消失,故A 错误;
BD.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察到的虚像没有变化,故B正确,D错误;C.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即此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20~30km/h,故A错误;
B.自行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
D.二维码上的黑色条纹可以吸收所有色光,故D错误。
故选C。
1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图中铅笔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
铅笔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由于铅笔在手指向下的压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桌面向上的支持力这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所以,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手指的受力面积小于桌面的受力面积,但是手指受到的压力小于桌面受到的压力,故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不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
D.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对与其接触的物体发生的力,所以,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小明捡起实心球,并缓慢举高的过程中,球的质量不变,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小明对球做功,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增大,球的重力势能增加,所以球的机械能增加,故A正确;
B.小明将球抛出后,球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高度升高,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又因为球在运动时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
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运动到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仍是运动的,即速度不为零,所以,球的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
D.球落地后在水平地面滚动一段距离停止,是因为球受到了阻力,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球的机械能减少,故D错误。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插座的电流会很大,会烧坏插座,这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A 项不合题意;
B.用电器外壳接地,假如发生漏电现象,电会流向大地,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符合安全用电原则,选项B符合题意;
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人手触摸时,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项不合题意;
D.用湿手触摸开关,水是能导电的,开关接触火线,这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显示仪与R0并联,所以显示仪是电压表,故A错误;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0的电流越大,即电路电流越大,故B正确;
C.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R两端电压越小,根据分压规律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故C错误;
D.温度相同,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不变,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由串联电路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