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52分)
1.拼一拼写同音字。

liè人激yáo远头
yán石实bì 双墙
2.看拼音,写词语。

ān jìng pái lièdì bǎn liú lèi wán shuǎ
zhěng jiéyǎn zòu mǎ yǐgǔ lìzhàn dòu
3.根据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

大dàdài
参cān shēn
应yīng yìng
4.字词积累。

(1)我发现“咬、叼、嚼”这些字都是旁,都和有关;“睁、眨、瞧”这些字都是
旁,都和有关。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争夺秒凝神气高气爽波澜阔
光闪闪成结队大吃一谷丰登
(3)写出ABB式的词语:雾蒙蒙
5.选词填空。

连续陆续继续
(1)我军的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

(2)老师走上讲台,给我们上课。

(3)这场秋雨下了三天三夜。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照样子写句子)
乐乐高兴得。

得。

(2)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弟的脸上。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蜘蛛爬进屋子。

(蜘蛛怎样爬进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茛菜、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回顾。

7.知识回顾。

(1)与人,暖于布帛;以言,深于矛戟。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3)《山行》的后两句是,。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潺潺,流向大
海;,汹涌澎湃。

(《大自然的声音》)
(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谁)写的《》中的诗句;从《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我们知道:牛有个胃;《灰雀》一文体现了列宁的。

三、口语交际。

8.张小青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还没有回来,她想给妈妈做一顿晚餐。

在熬米粥时,她不知道该放多少水和米,正巧看到邻居王奶奶买菜回来,她想向王奶奶请教一下。

她该怎么问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

(13分)
课内阅读。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

”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

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既要有声响效果,又要有空间的距离。

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

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观赏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

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这幅画
...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在一幅立幅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道清泉自乱石山飞流而下,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顺着清澈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

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

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

此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想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难怪老舍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连声称赞齐白石先生构思巧妙呢!
9.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一名作一清泉一图画
10.大作家老舍给国画大师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出这样一句诗的原因
是。

11.文中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这幅画”的画面上都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老舍先生为什么称赞齐白石先生的画构思巧妙?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

(20分)
14.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一些老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爱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做小广告的人在墙上乱贴广告……哪些问题或现象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或问题有什么想法?从自己的发现中选一个写一写,题目自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猎;烈;遥;摇;岩;严;臂;壁
【解析】【分析】猎人:以打猎为业的人。

故填“猎”。

激烈:剧烈;强烈(指言论、动作等)。

故填“烈”。

遥远:很远。

故填“遥”。

摇头:1.头向左右摇动。

2.表示拒绝、否定或阻止。

故填“摇”。

岩石:高大的石块;大石块。

故填“岩”。

严实:严密,毫无空隙。

故填“严”。

双臂:上肢,两个胳膊。

故填“臂”。

墙壁: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故填“壁”。

故答案为:猎;烈;遥;摇;岩;严;臂;壁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于同音字的辨析与应用,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完成时要结合题目中已知的语素,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

2.【答案】安静;排列;地板;流泪;玩耍;整洁;演奏;蚂蚁;鼓励;战斗
【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安静”的“静”不要写成同音字“净”,“排列”的“列”不要写成形近字“例”,“玩耍”的“玩”不要写成同音字“完”,“鼓励”的“励”不要写成形近字“厉”。

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安静;排列;地板;流泪;玩耍;整洁;演奏;蚂蚁;鼓励;战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3.【答案】大人;大夫;参加;人参;应该;应付
【解析】【分析】考查了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大:[ dà ] 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后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年辈较长”、“再”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

[ dài ] 用于某些专称,如“大夫”。

参:[ cān ] 加入。

组词:参加。

[ shēn ]人参、党参等的统称,通常指人参。

应:[ yìng ] 1.回答或随声相和。

2.接受,允许,答应要求。

3.顺合,适合。

4.对待:~付。

[ yīng ]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组词:应该。

故答案为:大人;大夫;参加;人参;应该;应付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多音字。

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对学习过的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4.【答案】(1)口;嘴;目;眼睛
(2)分;静;秋;壮;金;群;惊;五
(3)金灿灿;红彤彤;黑乎乎
【解析】【分析】(1)“咬、叼、嚼”这些字都是口旁,“口”指嘴巴,所以,都和嘴有关。

“睁、眨、瞧”这些字都是目旁,“目”指眼睛,所以,都和眼睛有关。

(2)争分夺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一分一秒都不放过。

凝神静气:意思是使精神凝聚,使心气平和。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金光闪闪:光芒灿烂夺目的样子。

成群结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大吃一惊:形容非常吃惊。

指事情突然发生,思想上根本没有准备。

五谷丰登:意思是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3)联系生活实际和积累可知,ABB式词语有很多,如:金灿灿、红彤彤、黑乎乎等。

故答案为:(1)口;嘴;目;眼睛;(2)分;静;秋;壮;金;群;惊;五;(3)金灿灿;红彤彤;黑乎乎。

【点评】(1)考查了形声字。

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

形声字分形旁和声旁。

表示意义范畴的是形旁,表示声音类别的表声旁。

在区分时要加以分析和理解,以防弄错。

形声字是小学阶段掌握的一个基础知识,对于形声字和形近字要学会区分。

(2)考查补写词语。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考查词语仿写。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5.【答案】(1)陆续
(2)继续
(3)连续
【解析】【分析】连续:一个接一个地连续不断。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3)相符。

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1)相符。

继续:连下去;接着做,不间断。

依据意思,结合句子与(2)相符。

故答案为:(1)陆续;(2)继续;(3)连续。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6.【答案】(1)跳了起来;饿;前胸贴后背
(2)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3)蜘蛛慢慢地爬进屋子。

(4)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茛菜、黄瓜和西红柿。

【解析】【分析】(1)分析题干可知,句子形式“……得……”,据此仿写。

如:乐乐高兴得跳了起来。

饿得前胸贴后背。

(2)考查句子之间的转换。

“蒲公英的绒毛”与“我”调换位置,用“被”连接。

即: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3)本题考查扩句。

在“爬进”前面添加适当的修饰语,修饰蜘蛛怎样爬的。

(4)考查修改病句。

此句语病是分类不当,“西瓜”不是蔬菜,删去”、西瓜”。

故答案为:(1)跳了起来;饿;前胸贴后背;(2)蒲公英的绒毛被我吹到弟弟的脸上。

(3)蜘蛛慢慢地爬进屋子。

(4)菜园种了很多蔬菜,有茛菜、黄瓜和西红柿。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情景写话。

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7.【答案】(1)善言;伤人
(2)已过万重山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唱着歌;河流;大海哗哗
(5)李白;望天门山;四;尊重孩子的品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积累可知,“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意思是与别人说善意的话,让人感觉比穿上布帛还要温暖。

用言语伤害他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2)结合平时积累,从上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可知下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意思是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3)结合平时积累,《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

后两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此题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原句为“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5)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在牛肚子里旅行》主要讲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

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从课文内容可知,牛有四个胃。

《灰雀》主要讲了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一文体现了列宁很尊重孩子。

故答案为:(1)善言;伤人;(2)已过万重山;(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唱着歌;河流;大海哗哗;(5)李白;望天门山;四;尊重孩子的品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本中古诗、名言、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8.【答案】王奶奶,您好!我妈妈还没有回家,我想在她回来之前把米粥熬好,但是不知道该放多少米和水,您能教教我吗?
【解析】【分析】结合具体语境,运用礼貌用语。

如:王奶奶,您好!我妈妈还没有回家,我想在她回来之前把米粥熬好,但是不知道该放多少米和水,您能教教我吗?
故答案为:王奶奶,您好!我妈妈还没有回家,我想在她回来之前把米粥熬好,但是不知道该放多少米和水,您能教教我吗?
【点评】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囗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

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答案】9.张;道;幅
10.齐白石;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11.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招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

12.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副构思巧妙的名画。

13.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

此外,这幅画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认真阅读原文,在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9.考查了对量词的掌握。

从文中句子“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在一幅立幅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道清泉自乱石山飞流而下” 可知,应为:一张名作、一道清泉、一幅图画。

故答案为:张;道;幅。

10.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大作家老舍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出这样一句诗的原因是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故答案为:齐白石;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1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筛选、理解能力。

由“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在一幅立幅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道清泉自乱石山飞流而下,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顺着清澈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可知,“这幅画”的画面上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招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
故答案为: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

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招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

1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副构思巧妙的名画,赞美了齐白石先生画画技艺的高超。

故答案为: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副构思巧妙的名画。

1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

此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想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可知,老舍先生称赞齐白石现身观点画构思巧妙的原因是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

此外,这幅画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故答案为: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

此外,这幅画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14.【答案】班级里面的怪现象
我们班不知从什么时候,慢慢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说脏话!其实,在一、二年级时,我们班根本没人说脏话。

可在三年级时,班里的个别同学可能因为环境影响,开始说一些稀奇古怪、不堪入耳的怪话。

比如,有时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一起,他们就大喊大叫,说一些怪怪的话或做一些怪动作。

有时他们还把从社会上听来的一些怪话带到学校里。

开始,大家只是笑他们,不理他们。

但后来,班里的一些人也慢慢跟着他们学了。

我也没有例外,常常跟那些人学说一些连自己也不懂的怪话,还觉得蛮有趣!为此,老师经常抓住一些人批评,让他们写检查,并在班里不断地强调。

但由于这种不良习气在班上渐渐成为风气,几乎无法控制,直到现在我们已经是五年级了,班上还有很多的人在说这种不健康的语言。

就说今天下午吧,刚上完体育课,我和几个同学从操场回来。

这时,一个经常说脏话的同学,指着身旁黑板上“坏书刊”三个字对我说:“你看,这三个字是对你说的,你天天看黄书!”我很生气,踢了他一脚,他便不作声了。

这时又有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知道吗?那天他还说要借一张黄碟给我看。

”我听后哈哈大笑,连忙跑过去问这个说脏话的同学。

他气急了,骂了这个同学一句。

这时,正好被汪老师看见了,他把这个说脏话的同学叫了过去。

我们几个站在一旁嘻嘻地笑着,心想:好小子,这下看老师怎么收拾你!可没想到,上课前,汪老师把我们当时在场的几个人都叫了去,问明原因,批评了我们。

唉!真后悔!后悔自己不该对不健康的语言感兴趣,不该传话,更不该在老师批评他时幸灾乐祸!我总在想,我们班的这种不良现象什么时候才能改掉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不再说那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呀?我们是新中国的下一代,现在应该是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

如果我们都照这样下去,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我想,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我做起。

我是班长,如果连我自己都做不好,那别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我以前也跟着个别同学说过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话,那是因为自己不懂,跟着他们瞎起哄。

现在,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我要把“不健康语言”这个有毒“程序”,从
我的大脑中彻底“删除”,并清理出“回收站”,要它永远也无法“恢复”。

我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这样做了,我们班的这个不良现象才会彻底根除。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写你对生活或学习中引起了你的关注的话题。

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对这些问题有哪些看法?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

写作时,首先可点题,说明什么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然后中间结合具体的事例说明这种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有什么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应怎么改进?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本文结合具体的事例写了班级内出现的不良现象,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结构合理,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