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卫生治理 推进“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卫生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
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20世纪上半叶,天花、鼠疫、霍乱、麻风病、血吸虫病、疟疾、性病等传染病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泽东主席为此写下了著名诗句:“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这既是对血吸虫病危害的生动描写,也是对旧中国疫病肆虐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

为了打好疫病防治的攻坚战,党和政府执行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采取了一系列创造性举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是人才团队培养以及疫病防控的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我国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些甚至达到了本领域国际前沿水平,既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也为世界疫病防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今社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人对自然的利用以及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和疫病防控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各种新发传染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比如,2003年的SARS 疫情,2005年的人感染H5N1禽流感,2009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2013年的H7N9流感流行以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

此外,全球人口大流动也给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疫病防控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如2014年暴发的西非埃博拉疫情,2016年在南美暴发并很快蔓延全球的寨卡疫情等等,给世界各国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建设带来了威胁和难题。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为全面、系统地抓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本刊编辑部拟推出系列研讨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本期研讨专栏首先推出两篇学术文章:一篇是《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滥食野生动物问题的反思》,另一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血吸虫病防治的经验及当代启示》。

两篇学术论文以强化公共卫生体系为宗旨和切入点,共同聚焦“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建设。

第一篇论文立足现实,通过对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批判,呼吁社会公众警惕和反思消费主义文化,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绿色生活方式,防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该论文的特色和价值在于:郑重指出要把“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理念纳入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规划和法律修订中,要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坚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第二篇论文通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领导人民防治血吸虫病的过程,系统总结了疫情防控的宝贵经验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衷心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踊跃来稿。

本刊编辑部将认真做好组稿工作,推出优秀研讨专栏和高质量文章以飨读者。

姻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一)
加强公共卫生治理推进“健康中国”与“平安中国”建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