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自制小喷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自制小喷壶》
【教学目标】
1. 了解喷壶的作用和原理。
2. 学习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来制作小喷壶。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 材料:空塑料瓶、针、胶水、剪刀、小棉签。
2. 工具:尺子、小锤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话题:请学生用手机、喷壶或其他方式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喷壶的经验和场景,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喷壶的原理(10分钟)
1. 展示一枚喷壶,并请学生观察表面结构和组成部分。
2. 引导学生猜测:喷壶通过哪个孔洞释放水雾?学生回答完毕后敲击塑料瓶底部发出声音。
3. 解释喷壶原理:通过塑料瓶上的小孔和压力差形成喷雾。
三、实验制作自制小喷壶(20分钟)
1. 将一个空塑料瓶底部剪掉,使得瓶颈作为喷壶的喷头。
2. 用尺子和小锤子在瓶底部打一个小孔,大小适中。
3. 用针在另外一面瓶壁上插入几个小孔,使得水雾可以从多个方向喷出。
4. 将小棉签插入塑料瓶底部的小孔中,做成喷壶的插管。
5. 使用胶水将喷壶的插管固定住。
四、实验验证(15分钟)
1. 请学生将自制的小喷壶里注入适量水。
2. 引导学生按压瓶身,观察水雾是否从喷孔和喷头中喷出。
3. 学生对比小喷壶与购买的喷壶,思考两者的异同。
五、小结(5分钟)
1. 整理复习喷壶的作用和原理,要求学生口头回答。
2. 引导学生讨论喷壶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3. 鼓励学生利用自制小喷壶探究其他实验或创作的可能性。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利用自制的小喷壶进行花草的浇灌,提高植物养护的乐趣和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制小喷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更加精巧的喷壶,提高工艺水平。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对喷壶原理的理解、实验制作和实验验证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自制小喷壶的创造性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