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潜在的功能和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0.12.025
.综述.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潜在的功能和作用
侯宇李爽郑晓梅张融
[关键词]外泌体;心血管疾病;细胞交联;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0)12-1517-04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个亚群,其主要是由细胞质膜的内陷形成早期内体。

随着早期内体的不断成熟,最终以胞外体的形式释放到细胞质。

外泌体自身可以携带DNA, RNA以及蛋白质等具有生物调控功能的物质[1]。

通过细胞释放后,外泌体携带这些物质与其他受体细胞相结合,发挥细胞间生物调控功能。

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血液、尿液、唾液中[2],故针对体液中外泌体的检测可以对疾病起到潜在的诊断作用。

另外,外泌体可以将其装载的内容物释放到受体细胞从而完成细胞间通讯通用,能够替代传统的干细胞治疗并被认为是新一代无细胞治疗且最有前途的运载体之—[3]o近年来,外泌体被报道参与到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但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整理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论述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

1.外泌体的生物学定义
2018年,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对细胞分泌的各种大小的囊泡进行了统一定义。

其中将大小介于100-1000nm的囊泡定义为细胞外微泡。

把30-100nm的囊泡称为外泌体,并且定义外泌体是由细胞自然分泌的且无法自我复制的一类脂质双层结构。

外泌体可以将其携带的具有生物调控功能的DNA、RNA和蛋白质转移到其他受体细胞[1],进而参与调节许多细胞功能(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化等),改变靶细胞的活性。

外泌体可以由多种细胞(如干细胞、血小板和肿瘤细胞)进行分泌。

并且在分泌岀细胞后其可以广泛的分布于许多生理性液体中如血液、尿液、精液和脑脊液[4]。

虽然外泌体是由不同细胞分泌的,但是其浓度一般介于1.13~1.19g/mL之间[5]o
2•外泌体的形成以及运输
外泌体从产生、装载调控物质到与细胞膜融合并分泌岀胞都十分复杂。

外泌体起始于细胞膜的内陷形成的早期内体,进而成熟为晚期内体也就是多泡体。

其中一部分多泡体会被细胞质中的溶酶体所分解,而未被溶酶体消化的多泡体则会携带着调控物质和细胞膜融合,最终以外泌体的形式释放岀细胞[6]。

外泌体在分泌岀细胞后,其可以稳定的存在于组织间液中。

这可能和其独特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有关。

这种特殊的结构不但可以保护外泌体自身不被降解,更能保证其内部携带的较容易降解的RNA及蛋白质免受侵害。

外泌体所携带的调控物质的组成成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分泌的细胞类型以及细胞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细胞受到低氧、炎症等刺激的时候,多泡体在细胞质内装载调控的物质成分会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外泌体内调控物质的含量和种类发生极大的变化[7]。

因此外泌体内调控物质种类、数量的改变会反映其来源细胞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但是目前对多泡体如何在细胞质内选择特定的调控物质而随其一起分泌岀胞的机制还不清楚。

研究认为多泡体内蛋白质的携带主要由内体分类复合物(endosomal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 ESCRT)或鞘脂(非ESCRT依赖途径)来管理[8]。

3.外泌体在心脏细胞间的作用
心脏组织主要由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构成,其中非心肌细胞中主要包括心肌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祖细胞。

这些细胞间动态平衡的信息传递维持着心血管系统内环境的稳态[9]。

当一种细胞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改变后,其他细胞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比如内皮细胞较容易受到各种炎症信号的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其会将应激后的信息传递给平滑肌细胞使得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换,与此同时也会激活心脏祖细胞进行修复以及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生[10]。

而外泌体作为新发现的一种细胞通讯载体,被认为在细胞间的信息调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外泌体在心肌细胞间的作用心肌细胞可以释放外泌体完成信号传递是由Gupta等[11]在2007年首次报道。

心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释放外泌体来维持和各种心脏组成细胞间的信息通讯。

但是在炎症、低氧、低糖等刺激下,心肌细胞会释放包含更多调控物质的外泌体,其中外泌体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60就会岀现非常明显的增高[12]o通过进一步对外泌体蛋白组学的测序发现,应激情
作者单位:130000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
通信作者:李爽,主管护师,大学本科,从事专业:心血管外科,研究方向:心血管外科基础。

E-mail:houyu82@
况下外泌体中蛋白的种类似乎变化不大,但是各种蛋白的含量较非应激情况下有所改变,其中包括HSP60、HSP27、HSP90,TNF-a、低氧诱导因子1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肌球蛋白、肌球蛋白等。

应激条件下心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TNF-a能够使临近的非应激状态下的心肌细胞发生坏死[13]。

而低氧诱导的心肌细胞也会释放微小RNA-30(mi-croRNAs,miRNA/miR)引起临近的正常心肌细胞发生自噬反应。

进一步研究通过阻断受损心肌细胞释放外泌体或是在正常心肌细胞中应用miR-30抑制物,使得正常心肌细胞自噬反应降低[14]。

说明外泌体在心肌细胞之间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当然除了miR-30在心肌损伤的外泌体中含量增加,miR-21-5p、miR-378-3p也会增加,但是这些物质都在心肌细胞损伤过程中产生抗凋亡的作用,因此应用过表达miR-21-5p、miR-378-3p的外泌体似乎可以治疗心肌细胞在应激条件下发生的凋亡反应[15]。

(2)外泌体在心肌和心脏纤维细胞间的作用心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也可以作用于心脏纤维细胞。

在心脏纤维细胞中加入心肌细胞源性外泌体后,纤维细胞各基因转录水平发生改变,有175基因上调,158个基因下调[16],说明心肌细胞释放的外泌体确实对心肌纤维细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一项心衰动物模型的研究中,miR-29b和miR-455被发现在心肌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这两个miRNA都跟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有结合位点,包含高表达miR-29b和miR-455的心肌源性外泌体在进入心肌纤维细胞后能够竞争性抑制MMP9的活性从而使得纤维细胞中MMP9的表达量下降进而抑制心脏重构和纤维化的生成[17]。

不但MMP9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诸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2(dual spe­cificity tyrosine-phosphorylation-regulated kinase2,DYRK2)以及WNT家族分子均被报道参与心肌纤维化的过程。

但是这些物质在心肌纤维细胞呈现岀差异性表达的原因尚不清楚。

近期一项关于心肌细胞和纤维细胞交互作用的研究发现,将血管紧张素I诱导后的心肌细胞培养基与心肌纤维细胞共培养会导致心肌纤维细胞增生,并且心肌纤维细胞中的DYRK2呈现低表达。

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是高表达miR-208a的心肌源性外泌体进入心肌纤维细胞而导致DYRK2低表达[18]。

另外,高表达miR-217的心肌细胞也可通过外泌体将miR-217传递给心脏纤维细胞,从而使得心脏纤维细胞激活并增殖,促进心脏重塑。

而也有研究发现外泌体中携带一些直接促进心肌纤维细胞激活和增殖的mRNA。

其中WNT3a和WNT5a就被指岀可以直接通过外泌体进入心肌纤维细胞加速其增殖进而导致心肌纤维化。

因此,通过差异表达包含miRNA的外泌体(如高表达miR-29b,miR-455或低表达miR-208a)以及mRNA的外泌体(如低表达WNT3a 和WNT5a或高表达DYRK2)可能成为未来防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增生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3)外泌体在心肌和内皮细胞间的作用在解剖学或是功能学方面,心脏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既往研究证实内皮细胞损伤后通过募集炎症反应因子从而激活心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变。

这种表现似乎只是由内皮细胞向心肌细胞单方面信息传递[19]。

但事实上心肌细胞自身也可以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与内皮细胞间进行信号沟通。

通过外泌体进行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之间的交联反应证实,受到低氧等外界刺激后的心肌细胞会释放包含较多miR-320和包含较少miR-126的外泌体,而这些外泌体可以进入内皮细胞使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HSP20表达量下降,进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

而当心肌细胞受到低糖刺激后,其会释放包含葡萄糖依赖性调节物质的外泌体进而调控内皮细胞进行糖代谢改变[20]。

事实上,当心肌细胞处于正常状态时,其释放的外泌体主要包含一些调控细胞生长的正性物质。

而当受到低糖刺激后,其释放的外泌体多包含一些调节细胞代谢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使内皮细胞也能对低糖条件做岀适应性反应。

因此当外泌体被证实能够参与细胞交联反应后,更多的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其对内皮细胞调控作用似乎与内皮细胞受损同时发生。

4.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中的作用
由于心脏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不但可以进入临近的心脏细胞间完成细胞交联反应,还有一部分外泌体会进入到血中,这就使得通过检验血液中的外泌体来判断心脏细胞所处的异常状态。

比如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最为经典的是检测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但是对于急性发病期患者,肌钙蛋白在发病后12h才能达到峰值[21]。

因此对更早岀现变化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检测将是未来探索的目标。

(1)外泌体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非编码RNA的广泛研究,许多学者认为非编码RNA能够调控编码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其在受损细胞中的改变会较编码基因更加提前,因此能更早的对疾病的诊断起到提示作用。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中miRNA的改变时间较肌钙蛋白更早。

研究指岀miR-208a在急性心梗患者岀现症状后4h内即可100%的检测岀明显变化[22],而其在正常人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这就使得miR-208a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时间较肌钙蛋白提前了8小时。

并且miR-208a上调的水平也能对心梗的预后起到提示作用。

但是miRNA的生物活性并不稳定[23],容易在血液中降解,从而给检测标准值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可能岀现漏诊。

因此,检测外泌体中的miRNA似乎成为了比检测血液中miRNA更加准确的手段,这主要是外泌体自身的稳定性以及其脂质双分子层对包裹物质的保护作用。

因此,检测血液中外泌体内的miR-208a 很有可能成为继肌钙蛋白后又一个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标志物。

另外miR-208a在心肌梗死后纤维化中的作用早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研究试图通过药物影响miR-208a进而减轻纤维化程度,而阿托伐他汀很可能通过影响miR-208a进而减轻心肌纤维化。

因此
miR-208a以及外泌体中miR-208a可能也能成为治疗心肌梗死后纤维化新的分子靶标。

(2)外泌体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心脏纤维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外基质从而为心脏提供稳定的支架结构。

由于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有限,心肌梗死后大量的心肌纤维细胞活化为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而导致纤维合成增多从而形成瘢痕组织,取代了原有的心肌细胞。

既往研究认为心肌细胞坏死后激活的炎症因子是导致心肌纤维细胞活化的主要因素。

而随着外泌体在细胞交联作用中的提岀,心肌纤维细胞很可能是受到心肌细胞坏死后释放外泌体的调控,进而活化增生[24]。

miR-21是一个在心肌纤维化中研究较多的miRNAo富含miR-21[25]的外泌体可减少因重组人程序性死亡因子4下调引起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进而减少心肌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将富含miR-21的外泌体注射到小鼠的心肌梗死区能够减少疤痕形成,进而改善心功能。

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低表达miR-21是导致心脏再生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作者认为miR-21-5p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管生成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但是当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后其释放低表达miR-21-5p的外泌体通过磷酸酶和张力素同源物/苏氨酸激酶1 (phosphat a 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 threonine kinase1,Akt)通路使得临近正常心肌细胞发生凋亡,而心肌细胞凋亡的同时心肌纤维细胞会不断的激活增殖来合成纤维细胞取代凋亡的心肌细胞。

另外通过构建富含miR-21-5p外泌体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后发现心肌细胞中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下降而使凋亡较少,从而抑制心肌纤维细胞的激活和增生。

另外还有研究证实miR-21-5p 促进心肌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是通过其下游调控的转录因子Smad以及甲硫氨酸氨基肽酶(methionine aminopeptidase,MAP)和Notch1通路[26]。

本文作者通过查阅targetscan数据库发现,miR-21-5p可以调控总共318个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其通过抑制不同的靶基因生物活性进而调控促进增殖或抑制增殖的信号通路,从而会发挥不同的生物功能。

显然,依据当前的证据发现miR-21-5p可以通过调控Caspase3和Pten/Akt信号通路抑制纤维化增生而通过调控Smad转录因子活性,MAP激酶以及Notch1信号通路促进纤维化增生。

因此针对miR-21-5p对心肌梗死后纤维化的作用仍需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实验验证。

(3)外泌体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发展结局,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诊断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BNP 和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NP,NT-proBNP),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其特异性较低,必须率先排除肺栓塞、右心室应变、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

而且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和肾功能都会影响心力衰竭的诊断。

近年来大量研究试图寻找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如抑瘤作用因子2、半乳糖-3、高敏肌钙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降钙素原和脂蛋白2o但是,它们均不是心衰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且经常受到其他多种疾病的影响[27]o尽管前期有研究指岀miR-210,miR-19,miR-145, miR-148b-3p和miR-409-3p都有潜在的作为心力衰竭诊疗标志物的功能,但是这些miRNA在血液中非常不稳定,个体差异性较大。

因此寻求外泌体中miRNA在心力衰竭中的诊疗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外泌体中miR-92b-5p被证明在保留心脏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呈现差异性上升[旳。

随后证实外泌体中miR-425和miR-744的降低也具有心力衰竭诊断的意义。

但是相比于外泌体在心力衰竭方面的诊断,更多的研究致力于将其应用于心衰的治疗。

转化生长因子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0receptors,TGF-0)是一种能够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转录因子,是心室重构以及心力衰竭过程心肌组织中其主要变化的一种分子物质[29,30]。

在先前证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液外泌体中降低的miR-425和miR-744都和TGF-3有结合位点,因miR-425和miR-744等降低导致其对TGF-3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得TGF-3在心肌纤维细胞中表达增多进而启动细胞纤维化过程。

研究通过对成纤维细胞转染TGF-3后,将上清液外泌体提取岀来。

其后又将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纤维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提取后,将这2种外泌体同时加入心肌细胞培养基共培养发现,过表达TGF-3的外泌体和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上清液中的外泌体都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由此可以推论在心力衰竭过程中,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导致凋亡后释放岀包含低表达miR-425和miR-744的外泌体进入心肌纤维细胞引起活化和增殖,而心肌纤维细胞又能通过释放高表达TGF-3的外泌体进入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发生凋亡。

因此通过药物阻止包含低表达miR-425和miR-744的外泌体释放或是阻断TGF-0的外泌体进入心肌细胞都可能在心力衰竭过程中起到潜在的治疗作用。

5.小结
通过对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中潜在作用的综述,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的发现揭示了许多细胞交互和信息传递的新观点,而心脏细胞间广泛的信息传递是维持心血管系统稳态的一个重要生理机制。

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外泌体在治疗许多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中的前景,并很快被认为可以替代传统的细胞治疗,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标志物以及靶向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Gloria B,Chiara G,Letizia F,et al.Exosom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complex world full of hope.Cells,2019,8(2):166.
[2]Caradec J,Kharmate G,Hosseini BE,et al.Reproduc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serum-derived exosome extraction methods.Clin Bio-
chem,2014,47:1286-1292.
[3]Wei ST,Ruenn CL,Bin Z,et al.MSC exosome works through a
protein-based mechanism of action.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
tions,2018,46(4):843-853.
[4]Ullivan R,Saez F,Girouard J,et al.Role of exosomes in sperm
maturation during the transit along the male reproductive tract.
Blood Cells Mol Dis,2005,35:1-10.
[5]Balaj L,Lessard R,Dai L,et al.Tumour microvesicles contain
retrotransposon elements and amplified oncogene sequences.Nat
Commun,2011,2:180.
[6]Mathieu M,Martin JL,Lavieu G,et al.Specificities of secretion
and uptake of exosomes and other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cell-
to-cellcommunication.Nat Cell Biol,2019,21(1):9-17.
[7]Vizoso FJ,Eiro N,Cid S,et al.Mesenchymal stem cell secretome:
toward cell-fre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Int.J.Mol.Sci,2017,18:1852.
[8]Klumperman J,Raposo G.The complex ultrastructure of the en-
dolysosomal system.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2014,6:
a016857.
[9]Hung J,McKillip J,Savin W,et parison of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combined static-dynamic effort,postprandial dynamic
effort and dynamic effort alo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Circulation,1982,65(7):1411-9.
[10]Laflamme MA,Murry CE.Heart regeneration.Nature,2011,473:
326-335.
[11]Gupta S,Knowlton AA.HSP60trafficking in adult cardiac myo-
cytes:Role of the exosomal pathway.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7,292:3052-3056.
[12]Malik ZA,Kott KS,Poe A J,et al.Cardiac myocyte exosomes:
Stability,HSP60,and proteomics.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13,304:954-965.
[13]Yang Y,Li Y,Chen X,et al.Exosomal transfer of miR-30a be­
tween cardiomyocytes regulates autophagy after hypoxia.J Mol
Med,2016,94:711-724.
[14]Zhang J,Ma J,Long K,et al.Overexpression of exosomal cardio­
protective miRNAs mitigates hypoxia-induced H9c2cells apopto­
sis.Int.J Mol Sci,2017,18:711.
[15]Waldenstrom A,Genneback N,Hellman U,et al.Cardiomyocyte
Microvesicles Contain DNA/RNA and Convey Biological Messa­
ges to Target Cells.PLoS ONE,2012,7:e34653.
[16]Chaturvedi P,Kalani A,Medina I,et al.Cardiosome mediated
regulation of MMP9in diabetic heart:Role of mir29b and mir455
in exercise.J Cell Mol Med,2015,19:2153-2161.
[17]Chen LC,Shibu MA,Liu CJ,et al.ERK1/2mediates the lipopo­
lysaccharide-induced upregulation of FGF-2,uPA,MMP-2,
MMP-9and cellular migration in cardiac fibroblasts.Chem Biol
Interact,2019,306:62-69.[18]Nie X,Fan J,Li H,et al.miR-217Promotes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dysfunction by targeting PTEN.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18,12:254-266.
[19]Wang X,Huang W,Liu G,et al.Cardiomyocytes mediate anti-an­
giogenesis in type2diabetic rats through the exosomal transfer of
miR-320into endothelial cells.J Mol Cell Cardiol,2014,74:139-
150.
[20]Garcia NA,Ontoria OI,Gonzalez KH,et al.Glucose starvation in
cardiomyocytes enhances exosome secretion and promotes angio­
genesis in endothelial cells.PLoS ONE,2015,10:e0138849. [21]Kuwabara Y,Ono K,Horie T,et al.Increased microRNA-1and
microRNA-133a levels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dicate myocardial damage.Circ Cardiovasc Genet,
2011,4:446-454.
[22]Vanni I,Alama A,Grossi F,et al.Exosomes:a new horizon in
lung cancer.Drug Discov Today,2017,22(6):927-936.
[23]赵明明,张金祝,李海德,等.阿托伐他汀通过TGF01/miR-
NA208a信号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胶原蛋白I的表
达.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38(3):303-307.
[24]Wang Y,Zhang L,Li Y,et al.Exosomes/microvesicles from in­
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deliver cardioprotective miRNAs and
prevent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in the ischemic myocardium.Int
J Cardiol,2015,192:61-69.
[25]Yuan J,Chen H,Ge D,et al.Mir-21promotes cardiac fibrosis af­
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targeting smad7.Cell Physiol Bio-
chem,2017,42:2207-2219.
[26]Thum T,Gross C,Fiedler J,et al.MicroRNA-21contributes to
myocardial disease by stimulating MAP kinase signalling in fibro­
blasts.Nature,2008,456:980-984
[27]Endo K,Naito Y,Ji X,et al.MicroRNA210as a biomarker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Biol Pharm Bull,2013,36:48-54. [28]Wang L,Liu J,Xu B,et al.Reduced exosome miR-425and miR-
744in the plasma represents the progression of fibrosis and heart
failure.Kaohsiung J Med Sci,2018,34(11):626-633.
[29]郭雯,马涵英,赵铁夫,等.肺动脉高压对右心重构及右心室
ATlR、TGF-01、ERKl/2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心肺血管病杂
志,2014,33(2):296-299.
[30]赵元,周新民,廖晓波,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致心力衰竭心肌
组织中IL-10TGF-01和NF-KB/p65的表达及意义.心肺血管
病杂志,2009,28(5):332-335.
(2020-04-02收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