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系数在儿童免疫接种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效系数在儿童免疫接种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目的应用功效系数对各年度儿童免疫接种率进行综合评价,以发挥对特定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方法应用功效系数及其分档法综合评价2002~1012年某地儿童免疫接种率。

结果各年度儿童免疫接种率排序结果为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12年<2005年<2011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02年和2003年为差等级,2009年和2010年为好等级,其余年度为中等级。

结论功效系数的排序和分档结果不同于TOPSIS法,应根据资料特点和统计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以客观反映儿童免疫接种率情况。

标签:免疫接种;接种率;功效系数;分档法;综合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efficiency coefficient for each year child’s immunization rates,better play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erta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population and a popular role. Methods Evaluation in childhood immunization rates from 2002 to 1012 somewhere by efficiency coefficient binning method. Results The annual rate of child immunization sort results 2002 <2003 <2004 <2006 <2012 <2005 <2011 <2007 <2008 <2009 <2010,2002 and 2003 for the poor grade,in 2009 and 2010 as well grade,as in the rest of the year grade. Conclusions Sorting and binning results of efficacy coefficien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OPSIS method,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a reasonable choi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o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child immunization rate situation.
[Key words] Immunization;Vaccination rate;Efficiency coefficient;Binning method;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国大陆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努力下,该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我国预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且与国际水平看齐,特引进了免疫规划概念。

根据国家或省(区、市)确定的免疫程序、疫苗品种或者是接种方案,有计划地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在做特定传染病方面的工作时,要加以预防及控制,这就是国家免疫规划[1]。

可以看出,与计划免疫相比,在内涵和外延方面,免疫规划都较为宽泛,安全有效的疫苗不断引入,是国家免疫规划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使预防接种收益的人群扩大了。

所以,完善和发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就是免疫规划。

为发现儿童免疫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应用功效系数对某地2002—2012年出生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资料进行综合评价,以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把儿童免疫接种工作做好,使其对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特定传染病能更好地发挥其预防和控制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相关资料
对某地2002—2012年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阅,对管理儿童在规定时限接种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pv)、百白破疫苗(dpt)、含麻疹成份疫苗(mcv)、乙肝疫苗(hbv)、流脑疫苗(men)和乙脑疫苗(jev)的人数和接种率进行统计并计算。

见表1。

资料来自文献[2],真实可靠。

1.2统计方法
应用功效系数[3]对2002—2012年某地出生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进行综合排序。

由于计算得到的总功效系数在0~1之间,可利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4]理论对其进行动态分类分析。

2结果
2.1各指标功效系数和各年度总功效系数的计算
由于免疫接种率均为高优指标,按照公式dj=(Xmin-Xij)/(Xmin-Xmax)计算各指标的功效系数,之后应用算术均数法计算得到各年度的总功效系数Di,并按大小排序,见表2。

公式中Xmin表示同一指标的最小值,Xmax表示同一指标的最大值。

2.2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的分类分析
经计算各年度总功效系数D与其累计频数之概率单位值Probit有r=0.8075,P<0.05的相关系数,D=-0.6210+0.2641 Probit是二者的回归方程。

为了与文献[1]的分档结果进行比较,按照最佳分档准则和合理分档数表[5],仍将某地2002~2012年出生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分为3档,见表3。

Levene检验表明表3资料三档总功效系数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971,P=0.2683),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档总功效系数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6270,P=0.0002),经SNKq检验各档总功效系数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最佳分档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