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复习内容: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复习重点:分封制和宗法制
复习难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主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1)王位世袭制:
创立- --禹死后,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意义---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从此“公天下”变为“”。

(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开始于夏朝。

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制度:中央---商朝设立参与商王决策的、。

地方-----在地方,封方国首领为“、”等。

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分封制:
目的:。

b内容:
①周王把和分封给、、,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王室。

②诸侯的义务有:、、
、。

③诸侯的权利有:、、。

c作用:
d衰落: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同时周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逐渐衰落。

到,分封制完
全瓦解。

(3)宗法制:
目的:保证王权的平稳过渡
b 由原始社会的直接演变而。

c特点:最大特点(或核心内容)是
d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两者,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
是。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
又是君臣关系,形成严格的宗法等级秩序:→→

f 作用及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
部的稳定与团结。

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传统。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礼记礼运》
问题:(1)材料一二分别放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2)你如何看待从材料一到材料而这种变?
(3)材料二中这种制度有何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於焦(今陕西陕县);黄帝之后於祝;帝尧之后於蓟(今北京一带);帝舜之后於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於杞(今河南杞县)。


“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於营丘(今山东临淄),曰齐。

”“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也在今北京一带,好像和帝尧之后封重了);封弟叔鲜於管(今河南郑州);弟叔度於蔡(今河南上蔡。

从这里看,管叔、蔡叔在邶、鄘、卫只是监国,管和蔡才是他们的封国)。

问题:(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它是什么时候创立的?
(2)归纳这种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以及瓦解经过。


合作探究
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分封制宗法制

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内容特点(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

(2)诸侯义务:服从周王、镇守边疆、
随从作战、纳贡述职
(1)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2)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
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
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1)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形成
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周王朝延续百年
(2)开拓了疆域
(1)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
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强王

关系
宗法孩子、分封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堂检测
⒈“家天下”制度的形成是①巩固部落联盟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结果③阶级对立
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③④ D①④
⒉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⒊下列对西周时期周王与诸侯关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分封制,周王与诸侯是君臣关系 B根据宗法制,周王与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周王与诸侯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 D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控制权
⒋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特点在于它们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⒌西周的礼乐文①是维护社会成员平等的工具②构成了西周文的主构架③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④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社会的和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③④ D①②④
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②③④D.②③
7《左传》记载:“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为仆隶)。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

”这段记载反映了
A.夏朝建立压迫奴隶的国家机器 B.西周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春秋诸侯争霸,天子有名无实D.秦建立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8.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9.(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引自司马光《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诸侯争霸 B.问鼎中原.分封衰败 D.天子遭难
知识拓展:
分封制,就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子弟、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在自己领地里进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和征派赋税,同时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进行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因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也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本国则是大宗。

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则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宗"的关系
与上同。

世袭的嫡长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

如此层层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

大宗、小宗的宗法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也纳入宗法关系。

于是,在全体贵族内部,举国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的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不但得到族权而且得到神权的配合。

"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是周礼的根本原则。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

嫡长制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并且,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因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

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

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

孔子自称熟悉(实际上不是这样)夏商周三朝的礼乐制度,据此开办私传授礼制而“克己复礼”西周礼乐制作为一种通过礼仪和艺术表现出的外在文,本身就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内涵。

本质上说,西周的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礼记》中的所谓“礼不下庶人”,以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荀子》中的所谓“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就指出了礼乐制在维系分封制、宗法制方面的重大作用。

知识结构:
起:
从禅让制
到王位世袭中央:
内容:

商地方
周内容:
的分封制
政意义及特点:治瓦解:


含义:
宗法制特点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