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白溪水库防御特大洪水应急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
白溪流域是宁海县暴雨中心之一,灾害性洪水发生频率高;白溪水库下游分布有岔路、前童、城关等各种乡镇。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导致灾害,贯切“以防为主”方针,保障库区及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当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到有筹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使灾害损失减轻到最小限度,结合白溪水库工程实际运营状况,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根据
本预案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列》、《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宁波市防洪条例》和经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白溪水库二○○六年控制运用筹划》为编制根据。

预案中涉及技术文献按“白溪水库初步设计报告”规定进行引用。

1.3工作原则
保证重点、兼顾普通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布置,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明确职责,规范工作;工程办法和非工程办法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防洪抗灾,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涝灾害导致损失。

1.4合用范畴
本预案合用于白溪水库及水库管理和保护范畴。

如果水库工程由于遭遇超原则洪水、库区水面附近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超过设计原则地震灾害、战争或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而浮现险情时,启动该预案进行抗洪抢险。

2工程概况
2.1 流域概况
白溪是宁海县境内最大溪流。

发源于新昌县牛平岗,南流经天台县大同、宁海县白溪村,折东北至水车乡纳大溪,东流至越溪,从白桥港进入三门湾。

白溪主流长66.5公里,河道比降12.8‰,流域面积627km2(其中天台县
115.7km2,宁海县506.3km2)。

白溪流域中上游为山地,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部山岭高程普通为800~1000m,最高华顶山高达1098m。

白溪水库坝址以上大都为山地,流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茂盛,水土保持较好。

在水库上游规划并建有黄龙水库、漫湾电站等许多水利工程。

(1)黄龙水库坝址位于白溪水库库区天封坑原桐柏水库天封坑引水堰下游,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9.2km2,占白溪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1.5%,总库容1625万m3,没有专设防洪库容,水库起到滞洪削峰作用,只在一定限度上变化天然洪水过程。

(2)漫湾水电站坝址在白溪水库上游黄坛镇岗下自然村上游约500.0m 溪谷中,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2.68km2,总库容95.7万m3;水库死水位338m,相应库容8.3万m3。

电站厂房为引水地面式厂房,尾水直接入白溪水库。

(3)其他小型水库约有14个,总库容48万m3。

2.2工程基本状况
白溪水库是一座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海县境内白溪流域干流中游,坝址距宁海县城关29km,距宁波市107km。

水库集水面积254km2,近年平均径流量2.81亿m3。

水库正常蓄水位170m,总库容1.684亿m3,其中调洪库容0.234亿m3,防洪库容0.124亿m3,兴利库容1.35亿m3,水库具备不完全近年调节性能。

白溪水库为二等工程,工程枢纽重要由拦河坝、溢洪道、发电(引水、供水、放空三结合)隧洞、发电厂房、下游反调节池挡水堤和泄水侧堰等建
筑物构成。

拦河坝布置在河床,溢洪道布置在左岸岸坡,发电(引水、供水、放空三结合)隧洞布置在右岸山体,厂房布置在右岸引水洞出口。

下游反调节池设在坝下游,由挡水堤拦断下游河床形成,泄水侧堰位于挡水堤左岸岸边(枢纽工程平面布置见附图2)。

砼面板堆石坝、河岸式溢洪道、发电引水洞进水口为Ⅱ级建筑物,按1一遇洪水设计,一遇洪水校核;水电站厂房为Ⅲ级建筑物,按1一遇洪水设计,2一遇洪水校核;下游挡水堤与大坝间形成供水系统反调节池、挡水堤为Ⅲ级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一遇洪水校核。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Ⅱ级建筑物,按1一遇洪水设计,一遇洪水校核。

坝顶高程177.4m,趾板建基面最低高程53.0m,最大坝高124.4m,坝顶宽10.0m,坝顶长398.0m。

白溪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见附表一。

白溪水库已进入运营管理期。

蓄水安全鉴定、大坝性状分析、竣工工程质量评估及历年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论表白,工程运营状况良好。

2.3水文
2.3.1 暴雨洪水
白溪流域位于浙江省东部,气候温和,雨量丰沛,近年平均年降水量1840.8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梅汛期(4月16日~7月15日)最大一日降水量148.9mm(1990年),最大三日降水量为234.7mm();台汛期(7月16日~10月15日)最大一日降水量372.6mm(1988年),最大三日降水量为467.2mm(1992年)。

白溪流域洪水普通发生在5—10月,以7—10月台风暴雨洪水为甚。

当台风(热带风暴)在福建北部和浙江沿海登陆,由于河道走向与台风水汽入流方向对峙,天台山脉地形阻挡起抬升作用,有助于水汽堆积,因而流域常
成为暴雨中心。

流域中上游为山地,河道坡降较大,发生大暴雨时,常形成陡涨陡落大洪水。

2.3.2 水情测报及洪水预报
白溪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于4月所有建成,系统涉及1个中心站、6个雨量站、2个水文站(水位、雨量),系统中心站设在电厂,系统重要观测项目是降水量和水位,水情数据可以通过转发设备向宁波市防办和宁海县防办实时发送;6月中心站又增设了防汛卫星通讯系统,实时向国家防总、省防办发送水库水情信息;7月建成第二套水情遥测系统,采用GSM/GPRS 传播方式实时向省防办发送水库流域雨水情信息。

水情遥测系统站网分布见2.1中流域图。

管理局与宁海县气象局订立合同,定期获取有关气象预报信息。

水库既有两套洪水预报调度软件:一套由南京大学都市资源系于研发投用;一套由河海大学研发,现正在试用。

两套软件均采用新安江三水源水文模型,预见期为流域平均汇流时间。

经实际验证,第一套软件预报精度基本可以,尚有待改进,第二套软件正在试用。

2.4工程安全监测
水工建筑物观测项目与测次如下:
(1)面板应力应变、周边缝、永久缝,坝基渗流压力观测按每周一次进行不间断观测;
(2)坝体表面水平位移、沉降每月观测一次;
(3)坝体内部水平位移、沉降按每周一次进行不间断观测;
(4)渗流量观测依照实际状况尽量每月观测一次;
(5)导流洞堵头每月1-2次观测;
(6)绕坝渗流孔半月一次观测。

大坝观测设施完好状况见下表:
白溪水库大坝观测设施登记表
几年观测数据表白,特别在9月11日经受水库高水位173.64米考验后,各水工建筑物未发现异常状况,坝体沉降和位移均在充许值内,变化符合规律,并趋于稳定,渗流量稳定在3-5L/S,大坝、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运营正常。

2.5 汛期调度运用筹划
白溪水库洪水调度由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调度,在进入汛期后,通过合理调度发电和供水,保持水库处在合理低水位运营。

依照省防办批复,白溪水库在汛期不同阶段,可以依照实时库水位、天气预报、预报降雨量等状况在洪水入库迈进行预泄;洪水入库后,洪水前期和洪峰先后按照补偿调度原则进行调节,洪水后期及汛末视天气和水库实际水情合理调蓄运用。

洪水调度原则为:
(1)分级预泄。

在接到台风或大暴雨警报后提迈进行预泄,第一级先预泄到163.5m,视后期预报再以较小流量预泄到162.0m,控制最大预泄流量(含发电流量)不超过600m3/s,预泄开始时间为预测大暴雨影响前16—24小时;
(2)当库水位低于173.42m(一遇洪水位)时,依照预报降雨量不同量级进行控泄,即从预报250mm200 m3/s始终到500mm1340 m3/s。

当库水位超过170m时应按下游河道安全泄量进行补偿调节控制;
(3)当库水位超过173.42m低于174.20m(50年一遇洪水位)时,水库按不超过2100m3/s控制下泄;
(4)当库水位超过174.20m低于174.30m(1一遇洪水位)时,水库按不超过2900m3/s控制下泄;
(5)当库水位超过174.30m时,水库由控制泄流变化为按泄水建筑物泄流能力自由泄流;
(6)以上各级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入库流量;
(7)洪水过后,应依照天气预报状况,通过满发电等方式尽快将库水位降到汛限水位如下运营;
(8)泄洪闸门采用3孔均匀局部启动方式运营。

2.6 历史灾害及抢险状况
2.6.1建库前灾害状况
建库前白溪流域曾发生过4次有印象大洪水,分别发生在1877年、19、1956年和1988年。

这4场洪水中,以1988年“88.7.30”洪水为最大,1877年和19洪水为次大,1956年洪水为第三位。

前三场洪水由于年代已久,洪水规模无法推测,据调查测算,“88.7.30”洪水洪峰流量为3510m3/s,重现期约150年。

1988年7月29日晚上开始下雨,至30日凌晨,骤降暴雨,洪水下去,受白峤港潮水顶托,水车一带村庄一片汪洋,水深达6—7米,沿溪两岸群众受灾惨重,死亡人数达一百多人。

2.6.2建库后灾害状况
白溪水库10月18日下闸蓄水后,水库工程安全运营,未发生险情;8月4日“麦莎”台风和9月11日“卡努”台风时,在水库调节下,大大减轻了下游洪涝灾害。

3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3.1重大工程险情分析
白溪水库是新建水库,工程质量优良,现阶段尚未发生过险情。

依照水库功能划分和工程运营实际状况分析,导致水库工程也许浮现重大险情重要因素有如下几方面:①百年一遇以上超原则洪水;②库水面附近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③超过设计原则地震灾害;④战争或恐怖事件。

依照上述分析,白溪水库工程也许浮现重大险情重要是漫(溃)坝、地震导致坝体浮现裂缝等。

白溪水库大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不容许发生洪水漫坝是白溪水库工程设计和度汛最重要原则,一旦洪水漫坝,虽然水量不大,对坝体冲刷破坏难以预测,对坝后厂房将导致严重灾害;如果冲刷严重,进而导致发生溃坝,将对下游导致毁灭性灾害,涉及岔路、前童、跃龙、越溪等沿溪镇乡街道、乡村。

坝体如果浮现横/纵向裂缝,会导致坝体大量进水,破坏坝体密实性,严重也许会浮现溃坝等工程灾害。

3.2大坝溃决分析
3.2.1溃坝因素及形式
白溪水库大坝是钢筋砼面板堆石坝,依照初步分析,导致水库发生溃坝重要因素也许是超原则洪水导致漫坝(含库区内山体滑坡塌方等导致坝前水面浪涌至漫坝)及进一步溃坝等,溃坝形式也许会是逐渐某些溃决。

3.2.2溃坝洪水计算
溃坝洪水与发生溃坝时水库水位、决口大小、决口形式、决口距下游坝脚高度等因素关于,一旦大坝发生决口,由于大坝主体为堆石,普通会导致整个大坝发生溃决,而这时,水库水位往往较高,整库洪水下去,将形成特大洪水,沿溪两岸河床以上50米范畴内将有也许被淹。

3.2.3溃坝对下游区域影响分析
白溪水库大坝下游右岸附近分布有白溪水库水电厂、管理局办公区,下游有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沿溪村庄及关于行政、经济、居民生活区等。

当水库发生溃坝时,水库下泄洪水规模将会远远超过水库设计原则洪水,这些区域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产生毁灭性灾害,损失将无法预
计。

溃坝洪水影响状况详见附图7“白溪水库上下游洪水风险图”。

3.2.4溃坝对上游区域影响分析
普通来讲,受库水位迅速下降而影响区域重要是分布在沿库水面四周分布区域。

由于水库上游库岸由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构成,岩体构造较好,渗入性薄弱。

坝址上游1.2km范畴内,岸坡多为基岩裸露,岩层为含角砾熔结凝灰岩,岩体较完整,自然边坡整体稳定性良好,水库水位陡降,大范畴滑坡也许性不大,但是,在某些坡段也许存在裂隙和破碎带,形成不稳定体,这些不稳定体在水库蓄水或库水位迅速消落影响下,易产生塌滑,但它们体积均不大,与大坝有一定距离,因而整体影响不会太大,不会危及大坝安全和影响水库正常运营。

3.3 影响范畴内关于状况
3.3.1下游社会经济状况
白溪水库下游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各种乡镇街道,区域内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总量较大。

下游乡镇社会经济状况见下表。

白溪水库下游沿溪乡镇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
3.3.2防洪重点保护对象
白溪下游两岸村镇较多,宁海县跃龙街道也在保护范畴内,因而,保护重点为岔路镇、前童镇、跃龙街道、越溪乡等各种乡镇街道居民汇集区。

3.3.3下游防洪原则状况
白溪水库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安全重要依托于溪道两岸防洪堤工程。

依照白溪水库有关设计文献,下游河道堤防工程原防洪原则为5年一遇洪水(相应白溪水文站处洪峰流量1340m3/s),水库建成后经水库调节并结合河道整治,可将下游河道防洪原则由5年一遇提高到一遇,即当前下游河道防洪原则为一遇,一遇如下洪水坝址泄流量控制在1340 m3/S。

4 险情监测与报告
4.1险情监测和巡逻
依照浙防汛[1999]40号“关于颁发《水库大坝巡逻视检办法》(试行)和《汛期堤防巡逻办法》(试行)告知”规定,结合白溪水库工程实际状况和防汛职责分工,重要由工程管理科负责对工程险情进行监测和巡视,个别部位监测巡视需运营调度科配合。

重要监测巡逻内容及工作原则是:
⑴当水库水位处在正常蓄水位(170.00m)或如下时,对水库挡水建筑物、溢洪道、弧门及启闭设备供电状况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并把监测和巡逻内容记录在案,巡视时间每天一次。

⑵当水库水位处在正常蓄水位(170.00m)和防洪高水位(173.50m)之间时,巡逻人员要对水库挡水建筑物、溢洪道运营状况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并把监测和巡逻内容记录在案,对重点部位(弧门及启闭设备)实行24小时
监测。

⑶当水库水位位于173.50m以上时,对也许发生险情部位实行24小时监测和巡逻。

⑷若水库遇地震时,依照地震烈度不同,对坝体、厂房和其她建筑物进行24小时监测和巡逻。

依照巡逻状况,工程管理科负责人会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后,必要时请分管局长参加,提出解决意见,将巡逻成果和解决意见及时上报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局防汛领导小组依照状况,及时向市县防指报告。

4.2险情上报与通报
在监测和巡视中发现险情后监测巡视人员应按《水库险情及抢险状况登记表》(见附表1)规定及时向工程管理科负责人上报险情,随时发现随时上报,并在现场采用必要办法,防止险情发生或进一步扩大。

工程管理科负责人接到险情报告后需立即向管理局领导和防汛领导小组报告险情详细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防汛领导小组应依照险情状况及时制定、组织实行应急抢险办法,并迅速上报上级关于部门,通报宁海县防办。

有关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详见附表四。

5 险情抢护
5.1抢险调度
依照水库功能划分和工程运营实际状况分析,导致白溪水库工程也许浮现重大险情重要因素是超原则洪水、库区上游山体滑坡塌方、地震、战争或
恐怖事件等。

依照险情浮现不同因素,水库抢险调度方案如下:第一、当水库遭遇超标洪水或库区上游山体浮现滑坡塌方等状况从而导致库水位超过或即将超过174.30m时,溢洪道三孔弧门全开,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营。

超标洪水调洪成果见下表:
超标洪水调洪成果表
第二、当预报水库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烈度不不大于Ⅵ度时,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水库开闸泄洪减少库水位,泄洪流量原则上不能超过下游河段行洪能力,保证库水位降至险情发生部位如下。

第三、遇战争或恐怖事件时,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批准,水库开闸泄洪,泄洪流量原则上不能超过下游河段行洪能力,依照战争或恐怖事件发展事态、形势暂时调节,保证不发生严重工程劫难。

5. 2 抢险办法
5.2.1由暴雨引起超原则洪水,按如下办法解决:
(1)由于水库上游强降雨,为保证大坝安全,水库需要泄洪,泄洪期间,
管理局做好管理范畴内泄洪管理工作,县防指组织做好下游泄洪管理
工作,保证行洪期间安全;如有特殊状况,县防指及时与管理局沟通;
(2)如上游来水过大,管理局向市防指报批加大泄流方案,当流量不不大
于河道安全泄流能力时,水库或下游也许浮现险情时,启动该应急预
案,白溪水库应及时告知县防指,县防指依照河道状况,组织做好相应撤离:
(a)当水库水位超过173.42m低于174.20m(50年一遇洪水位)时,下游按水库2100m3/s泄流量撤离;
(b)当库水位超过174.20m低于174.30m(1一遇洪水位)时,水库下游按水库2900m3/s泄流量撤离;
(c)当库水位超过174.30m时,水库由控制泄流变化为按泄水建筑物泄流能力自由泄流,由县防指发布特级转移警报,下令凡88.7.30洪水
沉没带以上10米以内所有群众都必要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3)当大坝浮现险情时,管理局及时向市防指报告状况,告知县防指,县
防指及时做好下游关于村庄群众所有撤离;
(4)泄洪过程中,如下游发生意外状况,应及时告知管理局,管理局采用
相应应急办法,并及时报告市县防指;
(5)当入库洪水量减少,管理局向市防指请示减少泄量,经批准,闸门操
作完毕后,及时将信息报县防指;
(6)当水库泄洪完毕,管理局向市防指请示关闭闸门,经批准,闸门全关
操作完毕后,管理局告知县防指,县防指解除泄洪警报。

5.2.2库水面范畴内山体塌方等引起浪涌或库水位迅速攀升,遭遇恐怖袭击或地震超过VI度以上地震,水库大坝浮现险情,按如下方案实行应急抢险:
(1)拉响紧急泄洪警报,信号为三长一短,持续时间1分钟,准备十五
分钟后开闸泄洪,同步紧急告知市县防指,通报水库状况、预测泄
洪时间和泄洪流量等;
(2)十五分钟后准时开闸泄洪,依照水库险情状况,拟定泄洪流量,如
险情有也许危及启闭机操作电源,第一次宜开较大某些流量,如险
情危及厂房安全,则停止厂房内工作,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撤离到
坝顶配电室和溢洪道弧门启闭机室,其她人员通过绕坝工路撤离到
叶岙村;
(3)宁海县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发布紧急泄洪警报,并组织沿溪群众
按预测路线撤离转移。

(4)水库泄洪后水位应控制在险情水位如下。

水库泄洪完毕,管理局向
市防指请示关闭闸门,经批准,闸门全关操作完毕后,管理局告知
县防指,县防指解除泄洪警报。

5.2.3当有也许发生恐怖袭击、战争、不大于VI度地震,有也许危及大坝安全,按如下方案解决:
(1)发现状况后,及时向市县防指报告,报告水库水位及有关状况,请示解决方案;
(2)按市防指批示,如要泄洪,执行市防指指令,组织做好相应泄洪工作,并告知县防指水库泄洪安排,做好有关工作。

5.2.4在泄洪过程中或泄洪结束后,如水库下游发生二次(次生)灾害时,采用如下办法:
(1)泄洪时溢洪道下游消能区右岸防护墙如浮现裂缝或坍塌,则应迅速
派出防汛抢险突击队用沙包等在险情区外围筑堤,防止洪水漫灌入
发电厂区;
(2)其他区域浮现险情时亦应采用相应办法进行抢险;
(3)泄洪结束后,为防止灾区浮现疫情等,应由行政保卫科组织对有关
漫水区域和浮现死禽畜区域进行消毒解决,防止灾区发生疫情等次
生灾害;
(4)联系环境检测部门对水库水质进行饮用水化验,保证生活等用水安
全;
(5)其她二次(次生)灾害视详细状况亦采用相应安全办法进行排除,
防止受灾数量、范畴扩大。

5. 3应急转移
当发生险情,水库下泄流量将不不大于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时,白溪水库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依照市防指命令发布水库抗洪抢险紧急动员令,并依照关于预报和水库水情提出建议办法,报告市、县两级防汛部门及主管部门;由县防指依照市防指命令发布特级转移警报,组织白溪下游岔路、前童等地凡“88.7.30”洪水沉没带以上10米以内所有群众都必要按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预设线路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当也许发生二千年一遇及以上频率洪水时,坝后厂房建筑物及水工建筑物也许遭到破坏,厂房进水,下游乡镇将要严重受灾。

此时,白溪水库管理局防汛领导小组依照市防指命令下令停止发电,组织全体人员和重要仪表设备由左岸上坝公路向坝上叶岙村撤离;水库下游沿溪两岸各乡镇人员由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预设方案组织有序转移。

人员财物转移至安全区域后,白溪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应安排相应人员在水库工程险情发生区域巡视,防止发生不明状况人员回流和其她险情发生。

宁海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安排相应人员在防洪堤、险情发生地等区域进行巡
视,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6 应急保障
6.1 组织保障
白溪水库应急指挥机构由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宁海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白溪水库管理局、下游乡镇构成,网络图如下。

白溪流域防洪调度网络图
当气象部门预报也许有台风特大暴雨发生时,白溪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应迅速向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实时关于信息和建议,与宁海县防指保持联系,并依照宁波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命令,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水库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专家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抢险职责按管理局《防汛与大坝安全管理责任制》分工负责。

白溪水库防汛抗台工作内某些工如下:
(一)、防汛领导小组及防办
(1)防汛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及防办正、副主任现场办公,组织、领导
整个水库防御特大洪水工作,小组其他成员坚守各自岗位,指挥一线工作;
(2)依照市防指命令发布水库抗洪抢险紧急动员令,并依照关于预报和水库水情提出建议办法,报告市、县两级防指及主管部门;
(3)实时理解、掌握流域雨情、水情、工情,保持同市、县两级防汛部门及主管部门不间断联系;
(4)核算防汛物资储备状况,合理调配使用防汛物资;
(5)结合实际状况,及时制定并上报、发布泄洪调度方案,并现场监控方案实行;
(6)指挥抗洪抢险突击队驻守易于发生险情区域附近如坝顶、泄洪消能区、厂房周边等,随时准备排除险情;
(7)当也许发生二千年一遇及以上频率洪水时,坝后厂房建筑物及水工建筑物也许遭到破坏,厂房进水,水库此时下令停止发电,组织全体人员和重要仪表设备向坝上叶岙村撤离;
(8)积极组织作好灾后卫生防疫、安全检查等工作,组织检查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等运营状况,对缺损某些及时制定修复筹划;
(9)及时掌握水库灾情,总结抗洪抢险工作经验和教训,报上一级。

(二)、防汛抢险突击队
(1)集合队伍,进入紧急待命状态;
(2)检查、备齐抗洪抢险所需器材和物资,发生险情时在行政保卫科指挥下迅速把物资搬运至抢险现场,开展抢险工作。

6.2 队伍保障
白溪水库防汛抢险突击队由白溪水库各科室年富力强年轻人构成,当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