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可用考察学习对知识的回忆且于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的是()。

A.选择题
B.填空题
C.是非题
D.论文题
【答案】 B
2、合作学习也是-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

A.家庭教育
B.个别课堂练习
C.独立完成作业
D.教师的主导教学
【答案】 D
3、下列表术中不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是( )。

A.扩大教学规模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因材施教
D.提高了教学效率
【答案】 C
4、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答案】 C
5、初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一般是(
A.3-6岁
B.16-19岁
C.12-16岁
D.6-12岁
【答案】 D
6、()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
D.人口的阶级结构
【答案】 B
7、中医诊治的主要原则是()
A.因病施治
B.辨证施治
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
E.因人施治
【答案】 B
8、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答案】 D
9、小学教育通常是一个国家学制中(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答案】 A
10、下列关于小学教育具体任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正确姿势
B.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C.婴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
D.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可以等他们长大后再培养
【答案】 D
11、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詹姆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 B
12、根据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的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
B.90%
C.75%
D.50%
【答案】 D
13、"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中国古代()的教育主张。

A.朱熹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答案】 D
14、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

A.遗传
B.知识
C.练习
D.动作
【答案】 C
15、下列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B.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选择
C.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进行文化选择
D.按照本国历史进行文化选择
【答案】 D
16、“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 A
17、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现象
C.教育问题
D.学生
【答案】 B
18、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三因素论
【答案】 A
19、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D.求知欲
【答案】 C
20、儿童多动综合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A.3~5岁
B.5~7岁
C.8~10岁
D.十一二岁
【答案】 C
多选题(共10题)
1、一般来说,学习策略的类型可分为()
A.认知策略
B.调节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 ACD
2、自述法的具体形式有()。

A.日记
B.周记
C.作文
D.自传
E.内心独白
【答案】 ABCD
3、下列关于巩固性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而时习之”
B.巩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C.巩固就是死记硬背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答案】 ABD
4、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A.教师自身的因素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原有认知水平
D.归因风格
E.自我意识
【答案】 ABCD
5、学习策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答案】 ABCD
6、下列表述中体现了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有( )。

A.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
B.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C.提高义务教育的年限
D.构建学习化社会
【答案】 ABD
7、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A.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B.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E.科学文化素质
【答案】 ACD
8、我国小学德有的构成部分包括有( )。

A.道德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政治教育
D.思想教育
【答案】 ACD
9、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构成的。

A.认知
B.气质
C.情感
D.行为
【答案】 ACD
10、矫治儿童强迫症常用的方法有()
A.系统脱敏法
B.橡皮圈疗法
C.暴露疗法
D.行为中止法
E.替代法
【答案】 ACD
大题(共3题)
一、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
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
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
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
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
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
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
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
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
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二、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
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
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
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

”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
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
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
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
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
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答案要点】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
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
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
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
教育和关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
完全可以做到的。

三、某小学一个班级里,接连出现几起学生的物品丢失现象。

为了
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发生并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老师接受了
几个班干部的建议,决定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小偷。

投票结果出来后,学生李某得票最多,因此被班主任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此后,
李某总感觉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精神大受刺激,患上了严重的精
神分裂症,需送医院接受治疗。

班主任老师的这种做法合适吗?谁应该承担李某的治疗费用?为什么?
【答案】(1)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不合适。

学校应承担李某的医药费
等相关费用。

(2)学校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尊重的教育和信任的教育。

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规,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3)学校应对班主任老师做出相应的处分,并责令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