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现有27g金属铝,则这些金属铝中含有铝原子的个数有
A.5.02×1025B.6.02×1023C.6.02×1026D.5.02×1022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玻璃破碎D.过氧化氢分解3.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B.证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就变成稀有气体元素氖的原子
B.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变成了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
C.两种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则原子得到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里柳絮飘扬,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气分子体积变大
C.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D.水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10.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二、填空题
11.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氟元素的原了序数为______,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若D是原子,则x=______。
(3)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12.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1)下图为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氟原子及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写出图中①代表的元素符号_____,镁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
(4)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_____周期。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13.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图1树上的“果子”有许多共同之处。
①从组成上分析,它们都含有____元素。
②从物质类别上分析,它们都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1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该“果子”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3)图2装置的A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证明B瓶中的燃烧产物所用的试剂是__;进行C瓶实验需要在铁丝下端绑一根火柴,其作用是___,小明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实验想象,请帮助他分析下其中的原因___。
(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中我们可得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
14.“天宫二号”使用的冷原子钟精度世界最高,三千万年误差小于1秒,制作该钟应用到铷。
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判断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周期;
(2)铷元素与钠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两者的化学性质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3)根据如图试写出铷离子的符号_____,其与硫酸根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4)工业制铷的原理为:在真空和高温的环境中,利用单质镁与氯化铷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请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15.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共有_____种元素。
(2)从粒子⑤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
(3)③⑤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
(4)①④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16.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图甲列出的是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11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离子与_____(填元素名称)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2)图乙是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_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推测16号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据图甲,请写出你能获得的关于15号元素的两条信息_____、_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的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有_______(填符号);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3)从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4)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有_______;
(5)第14号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6)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_______(填序号);
A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7)元素周期表中,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关系密切。
18.国际上规定: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都为6)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请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已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中子数都为6)的质量为akg,则一个硫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19.请用化学用语答题。
(1)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是_____;
(2)相对应的元素处于第一周期的粒子是_____;
(3)除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外,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
20.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或“离子”)。
(3)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
三、解答题
21.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这里的“铁”、“钙”、“硒”是指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②.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
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硒属于金属元素
B 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
C 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2)天然气是目前鄂尔多斯市主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CH4)。
①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若天然气泄漏易引发爆炸。
目前市面上销售一种天然气泄漏报警器,你认为报警器应安装在天然气灶的_____(填“上面”、“下面”)
22.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今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五号卫星,它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①温室效应主要是向空气中排放过多的_____导致的;
②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PM 2.5
D 臭氧
(2)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的Bi2Te3含有_____种元素;
②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不同。
(3)“抖音”中有许多制作“大象牙膏“的有趣视频,其原理是过氧化氢溶液在碘化钾(KI)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23.下图形象地表示甲、乙两种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
(2)乙中与分子构成的不同点为______。
24.如下图:A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B~E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上图中B、C、D、E四种粒子属于_________种元素,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_______(填字母),D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3)如图是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一个丁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的.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步骤如下:
步骤I: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色。
步骤II:进行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作为对比,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填“有”或“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6.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求这种原子的中子数。
27.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2n㎏,求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8.科学家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1)有人说:“要计算每一勺水里的分子的数量,就像用勺子计算大西洋的水一样。
”这句话说明分子具有的特征是(26)。
(2)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烧杯A烧杯B
实验现象(27)(28)
解释(29)(此处不必填写)
②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30)。
(3)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所示),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