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82-02
【关键词】剖宫产术手术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方法,凡妊娠28周或28周以上,经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
及其附属物的手术,称为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是当今最常用的术式,尤新式
剖宫产术或称快速剖宫产或改良剖宫产,特点是总手术时间短,多在 20分钟完成,娩儿时
间5分钟左右,术中出血少,缝合简单,术后粘连少,并发症少,肠蠕动恢复快,是值得推
广的选择术式。

产科工作者要严格、正确掌握剖宫产的临床指征,它是衡量产科质量的重要
标准之一。

剖宫产术指征能否正确掌握,实际上是与产科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临床经验、对
产妇的责任心以及系统临床观察后及时正确判断水平有关。

剖宫产指征可以是单一母体的或
胎儿的,也可以是多因素的。

1 剖宫产手术适应症
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某些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一种有效快速、相对安全的常用手术。

1.1产力异常而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宫缩乏力所致,县经积极处理无效;子宫扩张不全或子宫有强直性收缩或先兆破裂。

1.2产道异常
骨盆严重狭窄或轻度狭窄畸形可以及早发现而决定剖宫产术。

对于骨盆狭窄或因枕后位、枕
横位、胎儿过大、产力不佳所致的相对性头盆不称,此需试产,根据宫缩、宫颈扩张及胎头
下降等因素,判断是否可能经阴道分娩,还是及早采取剖宫产术。

1.3胎儿异常
胎儿宫内窘迫,短时间内阴道不能分娩者;由于胎心监护及超声的临床应用,胎儿窘迫得以
早期诊断。

Ⅱ度以上的羊水污染,胎心监护基线平直;持续或反复胎心减速(<100bpm)或加速(> 180bpm);频发的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脐动脉血流监测,S/D 比值显著增加。

胎心监护NST无反应型,伴羊水过少(平段<3或指数<5)。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5。

24小时尿 E3<10mg或
下降50%。

⑥B超发现脐带绕颈,并伴有胎心陈护出现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脐带先露;脐带绕颈三周以上。

不孕不育妇女经治疗后妊娠成功率增加,为避免经阴分娩对胎儿的风险而行剖宫产术。

1.4其它
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出血多时;重度需终止妊娠时;剖宫产史,尤其有体部切口史者或子宫
肌瘤剔除子宫有瘢痕;高龄初产妇,估计阴道分娩困难;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合
并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合并妊高征与巨大儿;肾病或肝病;既往有多次难产、死胎、死产、习惯性流产、早产等。

妊娠合并糖尿病、肾炎,经治疗达36周后可考虑剖宫产;妊娠合并
心脏病有心衰史;三胎以上妊娠几乎全部剖宫产分娩,因第二胎儿分娩时的不可预见性,并
发症较多,大多数的双胎妊娠也行剖宫产术。

2 手术方法
由于子宫下段是子宫峡部的伸展和延长,下段宫壁肌层薄,弹性、韧性及伸展性较好,血窦少,肌层交叉分布,切口易于扩大,切口撕拉出血少,子宫壁层腹膜以疏松结缔组织与下段
肌层相连,较易分离,术后愈合好。

子宫切口有腹膜覆盖,术后与腹壁、大网膜及肠管等的粘
连少,术后病率低。

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率较低。

除宫体剖宫产的几种情况外均可采用,是最
常用的术式。

3 手术步骤
麻醉后术前听胎心,常规肛查进一步了解宫口开大及先露位置使术者做到心中有数。

麻醉后
产妇右臀垫高15°,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切开腹壁,取仰卧位,如麻醉后血压下降,
则立即取左侧倾斜30°卧位或将手术床头部摇高45°,有利纠正和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取下腹正中脐下2~3横指,若胎头位置太低,取的下段横切口位置偏高,胎肩已经在切口
以下,取头时就较困难,长度为12~15cm。

打开腹壁及腹膜腔。

检查子宫有否右侧旋转,
有则予以矫正,预防子宫下段横切口伤及子宫血管或输尿管。

显露子宫下段:耻骨上拉钩将
膀胱向耻骨方向牵拉,两侧用腹腔拉钩向外侧牵拉。

此时可见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它是子宫
下段上缘的标志。

此时应查明子宫下段的宽度和高度,以判断可否行子宫下段剖宫手术,选
择子宫下段横切口(常用)或纵切口。

如子宫下段形成不良,选纵切口需向上延及至部分宫体;选横切口,则切口两端应弧形向宫
体部分延长。

于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 1~1.5cm处横行切开腹膜,如此处不够疏松可先于其间隙注射生理盐水后切开,并向两侧延长(两端略向上向外)达10~12cm。

两把Allis钳牵提子宫
下段腹膜膀胱缘,术者右手示指钝性分离子宫下段与膀胱间隙,深达3~4cm。

注意膀胱两侧角部分离下推要充分。

将耻骨上拉钩移至膀胱子宫下段间隙,并将膀胱向足端牵拉。

切开子宫下段于子宫下段腹膜反折切缘下2cm之中线处,横行切开子宫肌层2~3cm。

注意
切法应逐渐加深,不应切开羊膜囊。

切口术者左、右示指伸入子宫切口两侧呈钝性、左右、
偏向上外侧撕拉至10~12cm。

此法常用,注意用力适当,以防撕拉子宫血管。

也可在示指
引导下,用绷带剪刀向左右两侧扩大切口。

娩出胎儿,准备好吸引器,刺破羊膜囊,吸尽羊水,去除耻骨上拉钩。

术者以左手(术者站在
产妇左侧)四指沿切口下缘伸入宫腔置于胎头下方,向上捞起胎头并娩出。

捞头同时,术者右
手或助手用力推压宫底以助娩出。

胎头娩出子宫切口后,术者立即清理呼吸道粘液,接着再
以双手牵引胎头娩出胎肩、躯干及肢体。

手法娩出困难者,可立即使用产钳将胎头橇出。


为臀位按臀位分娩机转娩出胎儿。

如为横位,先行内倒转,以臀位机转娩出。

娩出胎儿后断
脐交台下接生者处理。

娩出胎儿时务必沉着、稳健,避免急躁、粗暴。

在娩出前应吸尽羊水,预防羊水进入母血循环。

手指伸入宫腔时,先进入示、中指置于胎头下方,触动胎头活动度,
不高浮与深定,胎儿或枕骨恰位于切口之中,切口与胎头适当,则四指均伸入绕过儿头,于
宫缩时,或另手推压宫底以娩出胎儿。

切口大小适当,娩头顺利,要避免心急、粗暴而致子
宫切口撕裂、出血;如果胎头高浮或深定,则更要沉着,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当机立断拿出
对策。

娩出胎盘,胎儿娩出后,宫体立即注射缩宫素,并用卵圆钳钳夹子宫切口以止血。

清理吸净
或拭净子宫切口周隔羊水、胎粪及血液。

尔后手伸入宫腔。

从胎盘边缘处徒手剥离胎盘,并
旋转取出胎盘胎膜。

检查娩出的胎盘是否完整,并用卵圆钳钳夹纱布垫拭净宫腔内残留的胎
膜或胎盘组织。

缝合子宫切口,胎盘胎膜娩出后,检查切口有无裂伤和出血。

如子宫收缩欠佳,则可再给予
缩宫素,并按摩子宫促进收缩。

如子宫切口两侧角有裂伤或出血,应用 Allis钳钳夹,提拉止
血后,用1号可吸收缝线或肠线,自术者侧连续锁扣伞层缝合子宫切口。

注意子宫切口两侧
角的缝合,应于切口侧角外0.5~1cm处始末,切口缝合后如有出血应再单独缝合止血。


未临产,在缝合子宫切口前,术者应用于指或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以利术后子宫缩复引流。

将膀胱侧、子宫侧腹膜切缘用以0号或1号肠线分两层缝合,注意避开子宫内膜,缝线不宜
过松、过紧、过密。

探查结束关腹,清理腹腔内积血及羊水,探杏双侧附件,将子宫扳成前位,并将肠管、大网
膜推至子宫后部而使子宫保持前倾功能位,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关腹。

缝合腹壁切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