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学情分析样题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九年级语文学情分析样题(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妇姑荷箪食,▲。
(白居易《观刈麦》)
(8) ▲,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小石潭记》一文中的“▲,▲”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都写出了
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红(fēi) 宽恕.(shù) 胆怯.(què)
B.污秽.(huì) 鞭挞.(tà) 锃.亮(zèng)
C.执拗.(niù) 挑衅.(xìn) 狩.猎(shǒu)
D.拮据.(jù) 煞.白(shà) 慰藉.(ji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奥秘禁锢无与论比
B.缄默溃赠吹毛求疵
C.伫立咫尺恪尽职守
D.招徕妖饶肃然起敬
班级开展主题为“直面地震”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4~5题。
(5分)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3分)
【新闻链接】
3月11日13时46分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级地震。
据14日零点统计,此次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1597人,失踪1481人,还有数万人无法确定是否安全。
①▲无法靠近现场,▲无法准确统计数字。
地震导致了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爆炸并释放大量核辐射。
受地震影响,三大汽车巨头宣布,14日起全面停产,且未公布复产时间表。
②因此整车供应和生产将大为减少。
(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1分)
(2)请在句①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分)
▲无法靠近现场,▲无法准确统计数字。
(3)句②是一个病句,具体修改方法是:▲。
(1分)
【资料助读】
由于核工业的发展,普通人接触到核辐射的可能性逐渐增多,为此,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IAEA)于年推出了核电离辐射标志图。
5.请说说此图标的含义。
(2分)
含义:▲
6.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红孩儿初见唐僧时,装扮成一个顽童,骗取唐僧的同情。
后来,他又假扮观音抓住了猪八戒。
孙悟空装扮成牛来
救八戒,红孩儿用自己的生日测验“父亲”的真假。
(《西游记》)
B.武松是一位豪侠之士,他景阳冈打虎是“勇”的表现,醉打蒋门神是“义”的驱使,斗杀西门庆是“恨”的宣泄。
(《水浒传》)
C.“孤独勇士绝望岛遇‘星期五’”的情节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D.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
次热烈地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名人传》)
二(43分)
(一)阅读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这首咏梅诗,侧重写一个“▲”字。
(1分)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中“白玉条”写的并不是梅花的形状,而是形容梅树枝的。
梅花开得茂盛,将梅枝全部覆盖,看起来就像白
玉条一样。
B.第二句的“迥”和“傍”字则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
C.三、四两句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都运用了比喻的写法,不同的是前者借雪喻花,后者
借花喻雪。
D.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古文阅读】
愚公之谷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①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②牸牛③,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明日朝,以告管仲。
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
使④尧在上,咎繇⑤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
⑥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
”
(《说苑·政理》)【注释】①臣:自称。
②畜:饲养。
③牸(zì)牛:母牛。
④使:假使。
⑤咎繇:人名,法官。
⑥见暴:见,被。
暴,欺凌。
8.下列每组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
...的一组是(▲)。
(2分)
A.以臣名.之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遂持驹去.委而去之.(《孟子二章》)
C.夫何为而与.之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此夷吾之过.也鹓鶵过.之(《惠子相梁》)
9.下列句中的“以”和“明日朝,以告管仲”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 / 3
C.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0.请用“/”画出句中的停顿。
(画一处)(2分)
此夷吾之过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
1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分)
从“▲”这句话中看出桓公认为愚公真的是愚;从“▲”这句话中看出管仲认为愚公不愚,他洞察世事,只是有点无奈罢了。
管仲“修政”的主要方面是▲。
(二)阅读《玛菲尔的秘密》,完成13~17题。
(14分)
玛菲尔的秘密
①四年来,天真的玛菲尔一直深信:父亲之所以一直没有回家,是因为他在宾州经营着一家大型采煤厂而忙得脱不开身。
当玛菲尔和两个弟弟想念父亲时,母亲就安慰他们:“采煤厂一般要经营四年才能稳定,到时候父亲就能回来看我们了!”
②圣诞节即将来临。
一天,同桌比索问玛菲尔希望得到什么礼物,一心牵挂着父亲的玛菲尔说:“希望父亲开着鲜红的跑车回来看我们!”比索听完她的愿望,睁大眼睛问:“什么?你父亲刑满释放还能从监狱里开一部跑车回来?”
③玛菲尔如遭雷击,泪水迅速涌上刚刚还阳光灿烂的脸庞,她低吼道:“你不能侮辱我的父亲!他在宾州拥有大工厂!”比索白了她一眼说:“不信去问你母亲,谁都知道你父亲在蹲监狱!”玛菲尔抓起书包狂奔出教室,她要拉母亲来跟比索证实:世上没有比父亲更正直的男人,他怎么会蹲监狱呢?
④远远地,玛菲尔就看见花园长凳上熟悉的背影,母亲一定是太累了,又在长凳上打起了盹。
四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着三个孩子,此时也一定和自己一样想念父亲了吧?玛菲尔放慢脚步,轻轻绕到母亲面前。
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⑤玛菲尔正要给母亲盖上毛毯,突然发现她怀里躺着一个浅灰色信封,“宾州第71监狱托比斯”,再熟悉不过的字体,却来自如此残酷的地方。
毛毯从玛菲尔手中轻轻滑落,她几乎哭出声来,然后踮着脚尖离开了花园。
⑥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
.......,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
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
⑦玛菲尔跟比索道歉,并求他:“千万别告诉我弟弟,请你相信,我的父亲回来时,只会还给人们善良和真诚。
”听到玛菲尔的话,比索羞愧难当,他说:“如果你父亲回来时需要一辆跑车,我想我父亲可能会借给他的。
”比索的父亲埃德华先生,经营着一家大型汽车租赁公司。
⑧也就是从这时起,玛菲尔开始为迎接父亲做起了准备。
以往不怎么做家务的她,现在居然开始学做面包了,为了以父亲的名义为家人准备礼物,玛菲尔还央求邻居考伯太太让她帮忙摘苹果,同时她还动员弟弟亲手为父亲做贺卡。
一天,玛菲尔带着父亲四年来发表的文章和他以前赛车得到的奖章,去了埃德华的公司。
小姑娘大胆的提议
.....让埃德华先生大吃一惊。
他问:“如果你爸爸骗走了我的车怎么办?”小姑娘咬着嘴唇,没有让眼泪流下来:“我发誓他不会这样做,再坏的父亲也绝对不会玷污女儿的尊严。
”埃德华先生点了点头。
⑨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当憔悴苍老的托比斯走出监狱大门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埃德华迎面走过去说:“欢迎您回家,托比斯先生!许多人都跟我说,您是最棒的司机,我等了您四年。
”托比斯狐疑地问:“为什么您会相信一个刚
出狱的犯人?”埃德华笑着回答:“因为我们都是父亲
........。
”
⑽快到家时,埃德华将方向盘交给了托比斯,“这车以后由您掌握,行李箱里有四份礼物,回家和孩子们亲热完再来上班。
”如坠梦中的托比斯打开行李箱,里面有四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还有崭新的西装和领带。
他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是女儿玛菲尔的“杰作”,他在心里对宽厚善良的埃德华充满了感激。
⑾妻儿早已等在门口,铁栅栏上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四个字异常醒目。
两个小儿子欢呼着朝红色跑车狂奔过来,那微笑着流泪的姑娘是玛菲尔吗?
⑿如果玛菲尔的父母有一天知道:11岁的女儿早就和他们一起以更宽容执著的决心来保护和捍卫爱的话,他们该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动……(田祥玉编译,有删节) 13.请在空格内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分)
▲
14.第⑥节中写到“玫瑰怒放的花园”在文中有何用意?(3分)
▲
1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她睡着了,唇角带着美丽的微笑,眼角有浅浅的泪痕。
▲
16.请结合文本,举例说说玛菲尔是个怎样的孩子。
(3分)
▲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全文来看,玛菲尔保守秘密的原因:一是不想让两个弟弟受到伤害;二是体贴父母,既为母亲分担忧愁,也为父亲赢得尊严。
B.第⑥节“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这句话与文章第①节的内容遥相呼应。
C.第⑧节中“大胆的提议”是指玛菲尔恳求比索的父亲为他保守父亲在监狱服刑的秘密。
D.从第⑨节中“因为我们都是父亲”可以看出比索的父亲也是一个宽厚善良的人。
(三)阅读《学问和智慧》,完成18~22题。
(14分)
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①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
智慧是一种▲,一种▲,一种▲。
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②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
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
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③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
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矻矻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
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
譬如孟德尔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
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于是,他奋身而为达尔文的“牛头狗”,为他张目。
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④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
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
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
......,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满怀希望等待父亲回家知道父亲没有回家的真相▲
一切如愿,父亲回家
2 / 3
⑤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
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
这种
..
绝代的美术作品
.......,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
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
出新。
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的美术史,尤其是建筑史,都可以证明。
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
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文章略有删改)
18.文中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合适词语分别是(▲)(2分)
A.反想远瞻透视B.透视反想远瞻
C.远瞻反想透视D.透视远瞻反想
19.本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
20.请说说第③节作者的论证思路。
(4分)
▲
21.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4分)
(1)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
(2)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
22.结合文本,下列说法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题目《学问和智慧》既点明了文章内容,即“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相互关系,又直接表明了作者鲜明的观
点。
B.学问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阐述两者的概念时,介绍两者的关系时,顺序不能交换,因为学问是智慧的基
础,智慧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学问。
C.第④节中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
D.第⑤节中的“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指的是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
三(50分)
23.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3 / 3。